被微信官方转载的文章:快速判定微信谣言的方法

2015年03月12日 澳洲雇主移民专业平台


点击 以上蓝字 关注我

澳洲雇主担保网,一个你梦圆澳洲的地方: www.guzhudanbao.com


我们提供有格调的文章!移民或其他


导 读

有朋友就有微信,有微信就有朋友圈。可是看到朋友圈里面转发的文章,看到一直很欣赏的朋友居然在转一些谣言文章,对该朋友的印象真的是大打折扣,故此特地去转发了这篇腾讯官方公众微信号“谣言过滤器”刊发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在朋友圈转发高质量的文章,毕竟被人当枪使的感觉都不太好。


来源:一小时爸爸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辟谣成了我们的一个主营业务了,每周都有1篇以上关于谣言的文章,不过还好大部分都是和亲子相关的内容,算是一个借口吧。不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是一个崇尚方法论的亲子媒体,所以与其一次次的辟谣,不如把判断谣言的方法给大家。


当然,真的有理有据的驳斥谣言是一件比写论文还要烦人的事情,需要大量的查证资料才可以。即便对于准专业人士这也是很麻烦的事情,更不要说普通读者了。不过如果把目标放在“快速对某篇文章下一个粗糙定论,判定他90%甚至99%的可能是否是谣言”,那还是有捷径可循的。今天总结的捷径有这么几条:


1,看微信公众号名字,准确率90%


打开微信文章,标题下面出现的就是发布者的名称,这是重要的第一关。媒体是一个专业度细分程度很高的行业,比如我们作为一个科学亲子的公众号,讨论一下儿童该不该吹空调是可以的,但是跑去讨论股市大盘就胡扯了。同样的,如果一个叫做什么“XX地产”,“XX通讯”,“XX硅藻泥”的公众号,发一篇《这些孩子最喜欢的食物都有毒》的文章,90%的可能是谣言。因为这些公众号是没有专业知识给出这样的建议的,你凭什么信一个地铁口贴膜的人给你的营养学建议呢。


2,看文章语气,准确率95%


区别专业建议和谣言的另外一个方法就是看排版和语气。如果一篇文章是出自专业人士的手笔,语气会带着习以为常的平淡感。就跟医生看病一样,哪怕是绝症也不会大惊小怪。所以如果一篇文章里面充斥着各种叹号、语气词、形容词,感觉跟刚丢了手机一样愤怒,那写这篇文章的人八成不了解自己说的这个问题。


3,看排版,准确率80%


文章的排版是和语气类似的另外一个标准,专业人士的文章也不会有各种新奇特的排版修饰。对于专业型作者来说,加粗和下划线,再用点底色就不错了,不会用更多的修饰来弱化自己的专业形象。这是大学写论文落下的毛病,部分人是改不掉的。一篇花里胡哨的文章,发布者的专业性就是非常值得存疑的。


还有一个简单的窍门是看字体大小:文章字号很大的话,谣言可能性就很高。和各种电话骗局一样,微信谣言的主要目标读者也是老年人群。因此发谣言贴的营销号们有时候会很贴心的把字体放的很大,来方便老年人阅读。


4,看证据和专家,准确率90%


当然最差劲的谣言贴是根本没有证据的,它只会告诉你XXXX是剧毒,XXXX吃了就死人这样。这种谣言贴会占据谣言总量的一大半。如果你看到一个只说有毒连有毒物质名称都说不出的,这就是最懒的谣言类型。稍微不那么懒的谣言则会和科普贴、新闻一样,会有各种专家和研究报告作为证据来取信于人。如果你发现文章背后标上各种参考文献Reference,这样的文章的作者八成上就是一个被教授洗脑的学院派,文章可信度就会高很多。


但这样的文章毕竟是少数,大部分的新闻稿则会引用一些国内专家或者高级媒体的话,这时候要看引用的来源和title。如果是中科院院士就加1分,如果是XX省XX市XX县卫生防疫站站长,就算了。而引用媒体则不是一种有效证据,出品过《走近科学》这种奇葩的CCTV的科学权威度也就比菜市场大妈好些有限。


另外一种专家是洋大人,这个时候要看一下句子语法结构,不错的证据是这些的:“某年某国某大学的某某博士在某期刊某月号上发表了这样的论文”,这就跟Reference的级别差不多了,上文中少一个某,就弱化一点可信度。如果只是说“法国科学家发现”,这就跟废话一样。


如果证据是微博大V们话,这样的文章也需要打问号。这种转了几手的证据可信度不高。尤其是被引用的大V的主营业务是公知的话,可信度就更低了,毕竟公知只要反政府反社会就会跳出来。就像某个被麦当劳薯条含有毒物质氯化钠的钓鱼文章钓出来的前抑郁症患者一样。这样的人只管发声吓人,可根本不管去核实新闻。


5,看结论严重度,准确率95%


最后也最关键的一种方法是,牢记一点:所有吓唬你的文章,默认都是谣言,即便是“一小时爸爸”的文章也是。结论越是绝对、越吓人,越可能是谣言。这个世界上很难突然从石头里面跳出来一条爆炸性的吓人新闻,即便有,这条新闻你第一次看到是在微信上的可能性更低。


看过美剧Newsroom的人会记得:一个负责的新闻媒体都必须假设所有爆炸性新闻是虚假的。这是因为人都会下意识的支持自己的第一印象,如果你先默认一件事情是真实的,那么以后挑错就很难了。面对微信上吓人文章,则也应该一律默认都是假的,用挑刺的眼光来看,看看能不能找出漏洞,这样大部分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些文章是漏洞百出的。假如你先被吓住,那么再看文章内容,就会越看越像真的。

结论


判断一条微信文章是不是谣言,其实并不难,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的结论让你很害怕,默认他就是谣言。然后去看发帖的微信号是谁;文章中结论是什么专家给的;文章的论证格式是否专业还是花里胡哨。这样可以排除你至少90%以上被谣言欺骗的可能性。


最后,总体来说一条和科学相关新闻的可信度,大致是可以按照如下的媒体发布渠道来划分的:

学术期刊 > 专业科普媒体(我们不会自卖自夸的) > 各路大V > CCTV和全国性报纸杂志 > 网络媒体 > 各位大妈 > 微信营销号


小编有话说

看过这篇文章之后,大家是不是有种get新技能的欢喜?辟谣君且私以为大家已经初步get到了一定的判断技巧,想不想学以致用化知识为力量呢?赶紧打开微信朋友圈,看看朋友圈转发的文章,根据上文中提到的几点,来判断一下疯转的那些文章到底是事实还是谣言,做一个有文化真可怕的知识人吧!




点击“阅读原文”,访问澳洲移民网站,具体咨询请回复:移民。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