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为什么我们还拼死命地要知道真相》--癌症的真相与维他命B17(上)

2015年12月30日 健康加拿大



点击上方

此篇文章为梅襄阳医师 Special Topic 讲座~ 从『癌症的真相与维他命 B17 』谈到『糖质营养素』,这个讲题的主要参考资料,文中对癌症有惊人的报导,请大家慢慢的品味!

最近将戴菲力的书《癌症--为什么我们还拼死命地要知道真相》 (Cancer - Why we're still dying to know the truth)再仔细的阅读,对这位资深记者抽丝剥茧的功力、周延完整的观察及独到无碍的分析归纳十分佩服,也对他大慈悲、大无畏的精神赞叹。戴菲力在书本第一章即提出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我们到底可否打败癌症? 美国防癌协会的统计资料显示,癌症为美国人的头号杀手(也是台湾民众的第一死因);每三人 就有一人会得到癌症;若此现象持续发展下去,到下个世纪,癌症的致病率是100% 。 例如过去二十年死于乳癌的美国女性的人数,就已超过两次世界大战加韩战再加越战死亡人数的总合 。 故戴菲力所提的问题有其迫切性和重要性。 他所给的答案也很直接~是的, 癌症在几十年前早就有解了,只是真相一直被隐瞒,直到网际网路的发展,这个的解答才渐渐流传开来。然而美国的癌症政策是如何形成的呢? 这得从另一位作者艾德华. 葛雷芬(Edward Griffin)所写的《无癌症的世界》 (World without Cancer)一书看出端倪。 

葛氏在书中将美国的现代医学的转变,及医药学界对疾病的观念述说重头。话说二 次大战之前,全世界最大的化学及制药公司为德国的法宾(IG Farben)公司。 它不仅遍及九十三国,且对各国有重要的政经影响力;法宾公司也是后来恶名昭彰的屠杀犹太集中营毒气的制造者。 这家公司在二十年代即和美国的工业垄断者洛克菲勒的公司合作成立了一个全世界最大的制药公司。 直到今天,这家公司基本上以各种名称及组织,在美国的科学及抗癌政策上扮演着极重要的角色。洛氏集团知道科学可以带来的需求及大量的金钱利益。 在它们所赞助的美国医师学会(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和美国食物及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下, 将化学物称为「药」来申请专利,并提供给经由它们的组织所训练的医师及专家使用 。 在二十世纪初期,亚伯罕‧福来思拿(Abraham Flexner)在洛氏和卡内基(Andrew Carnegie)的避税基金赞助下,对美国的医学院进行改革,使得医生依赖药物来治疗疾病及从事开发新药物的研究。 而在政府部门的要职官员名单中,不难发现许多与洛氏集团的挂勾痕迹。 由此可知洛氏集团对美国食物及药物管理局和各级的政府部门的影响,可说是布线完整、环环相扣、牢不可破。洛氏集团以金钱改变了老式的医疗行为,转而使之现代化,组织化及商业化,成为以药物治疗为主的当今医药工业。 它改善了医师的生活,使他们从穷而落魄的郎中麻雀,飞上枝头变为高所得、高教育、高社会地位的凤凰。 这些医生在洛氏集团和卡内基的基金会出钱所建的医学中心受训,他们的药物研究也得到大量的财务赞助。

在商业挂帅的二十世纪,另类疗法或是无法申请专利的治疗方法,不但不为主流医界所接受,还频被迫害、抹黑(扣以无科学证据的大帽)和隐瞒;久而久之,社会大众也接受主流医学及其研发的新药物是抗癌唯一利器的思维。 

因此上世纪的前半叶,以百万为单位的金钱大量注入国际级的药物研究,期望找到有效的药物来对治各种不同的癌症。 由于没有一种所谓的﹁奇迹的子弹」疗法是一蹴可成的,世界各地的医学中心就不断地对病人进行新药及放射线的实验。即使在今日,这些化疗及放射线治疗已证明是无法治愈常见的癌症,医师们还是继续使用它们。 

报纸常有抗癌新药成功发明,或抗癌有重大突破等的新闻出现,但现代医学真正地治疗好癌症了吗? 有些医师不禁开始怀疑化疗的毒性反而是造成癌症病人的死亡主因。 1985年,哈佛大学微生物教授约翰‧凯恩斯(John Cairns)在科学的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发表评论说:…「化疗能否治愈任何一种常见的癌症还有待证实。 」有些肿瘤医师是会告诉病人没有证据显示化疗有效;有些则被科研报告误导化疗无法保证的乐观;有些更为了金钱的理由而开具化疗单。 因为开具化疗单比给病人抚慰还赚的多。 戴菲力更直言, 在七百亿美元的化疗工业的今天,依靠癌症讨生活的人数比死于癌症的人还多 。戴氏在书中举出许多主流医师不断地出来发表化疗无效的言论。

 比如: 1992年,毒物学家山淼‧艾普斯坦(Samuel Epstein)医师与三位前美国联邦官员在华府共写了一份声明,这份声明经由64位在公共卫生、癌症预防及疾病预防领域属于领导地位的专家背书。 声明指出:「我们很关切财源雄厚的癌症业界,亦即国家癌症机构(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美国防癌协会及二十几家完善的癌症治疗中心等,以不断的『战胜癌症』的主张误导及迷惑美国大众及国会。如今癌症每年夺走超过五十万人,每三位就有一位美国人得到癌症,每四位癌症病人就有一位死于它。过去十年,五百万美国人死于癌症,而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大部分这些死亡是可以避免的……而癌症业界及主要的制药公司动不动就发表毫无证据的声明说,治疗癌症有重大进步或「治愈」癌症的消息。 这种声明只是基于肿瘤组织初期的缩小,而非延长病人的存活时间,而且病人生活的品质被高毒性的治疗严重摧毁则完全不受重视。 」

1986 年,麦吉尔癌症中心(McGill Cancer Center)的科学家们对一百一十八位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的医师进行问卷调查,发现超过四分之三的医师征求病人进行肺癌高毒性的新药实验。 他们还被问到,假设是他们自己得到癌症,会用当时他们选择的六种新药中的哪一种治疗? 在七十九位回答中有六十四位说,任何含有一种极毒的Cisplatin化疗新药物他们都不会选用。 五十八位医师发现所有的新药都无效,原因是化疗的无效果及难以接受的高毒性。

德国的临床癌症生物统计学家优瑞许‧爱博医师(Ulrich Abel)在1990年康复杂志提出《进展型上皮细胞癌症的化学疗法》 (Chemotherapy of Advanced Epithelial Cancer)的研究心得, 他冷静而不偏颇地分析过去十年的医学报告,发现最常见的上皮细胞癌症,如肺癌、乳癌、摄护癌、直肠癌等的化疗很少有成功的 。 而全世界每年有一百多万人死于癌症,他们大多数曾接受过化疗,使用化疗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爱博还对几百位医师做问卷调查,发现:「许多医生个人对癌症的观点,与大众所认知的资讯有如天壤地别的相反。」「如果他们自己得了癌症,他们不会做化疗!即使癌细胞对化疗有反应,但是肿瘤局部或完全的缩小,并不会延长病人的存活率。 」「有时候癌症复发反而更加肆虐,因为化疗助长抗疗癌细胞的生成。 」

爱博医生将化疗病人在存活率改善方面,依不同的癌症与未受化疗的病人做比较。 

统计发现:

结直肠癌:无证据显示化疗病人存活率获改善。

胃癌:无明显证据。

胰脏癌:存活率完全无效;未接受化疗的病人活得较久。

膀胱癌:未做临床实验。

乳癌:无直接证据显示化疗延长存活率,化疗之使用有道德上的疑问(大多数乳癌患者在手术前后都给予化疗) 。

卵巢癌:无直接证据。

子宫及子宫颈癌:存活率未获改善。

头颈部癌:存活率未得到改善,仅有零星的缩小。

一位法国的肿瘤专家查理‧马士(Dr. Charles Mathe)甚至说:「 我如果得了癌症,我绝对不会到癌症治疗中心去,患者离这些中心越远,越有生存的机会。」

加州大学的哈丁‧琼斯(Dr. Hardin Jones)分析了几十年来癌症病人的存活率统计后说:「…癌症病人可能还是不要治疗的好。」像这样的癌症医师的见证在戴氏书中比比皆是,那么医师为什么还要对他们也束手无策的病症向病人说可以治疗呢?

享有『心理学界的爱因斯坦』雅号的肯恩‧威尔博(Ken Wilber)在《恩宠与勇气》 (Grace and Grit ,张老师文化出版)中,记述他的妻子罹癌的过程。 他提到一位好友罹患了末期癌症,她的医生建议接受另一种非常强烈的化疗,如果照医生的话做,应该还可以活十二个月。 她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我不接受化疗,还能活多久?」医生回答:「十四个月。」再度建议她采用化疗 。

 书中又提到一位癌症治疗权威写了一本非常受重视的书《任性的细胞》 (The Wayward Cell) 。 他花了许多篇幅说明化疗为什么无效 ,接着又说明即使如此,化疗仍然该被采用,「因为化疗能让病人维持正确的医疗方向。」

肯恩的评语:「老实说,它也阻碍了病人寻求其他的治疗途径…这根本不是在治疗疾病,这是在治疗心病 ~医生企图控制病人对疾病的理解以及其可能寻求的治疗种类。某种治疗也许对疾病无效,但对心病却有效,因为它可以引导病人听信某个权威和接受某种医疗。」

肯恩在书中说肿瘤医师并非企图恶意操纵病人,也非刻意掩饰他们的有限的技能,他们在病人热切的期望下,同样感到无助。 

因为医疗对癌症无效,所以医师被迫扮演安慰病人的角色,虽然这类角色是宗教家的专长,对医师而言是欠缺训练的。 但是在病人的眼中,医生确实是地位崇高的牧师。主流医师多半对另类疗法不熟悉,他们的生活非常忙碌,以至于他们得依赖医学研究或实验简报为讯息来源;而这些简报又多为反对另类疗法的组织机构(比如药厂或癌症医学中心)所准备。

 因为一位癌症病人对癌症医院或中心来说是一个利润中心(profit center) ,主流的癌症治疗在今日的美国根深蒂固的准则的原因,就在于它们可以让医院赚得最多,而且保险愿意付钱。 所以现行的美国癌症医疗政策,会继续掩饰事实,除非你自己从他们的神话中醒悟。那么今日的癌症病人到底有什么机会呢? 此即渐渐进入本书的主题了。

话说1950年代,一位生化学家小恩斯特‧克雷布斯(Ernst T. Krebs, Jr.)分离出一个新的维生素B17(Vitamin B17) ,又称为『力而卓』 (Laetrile) 、『阿米达灵』 (amygdalin) 。 他当时不清楚自己掀起了什么样的涟漪,虽然至今许多人仍相信克雷布斯找到了癌症的疗法;

然而跨国际的大制药厂因为无法申请专利或垄断维生素B17的使用,故而对VitB17发起了空前的恶毒攻击宣传,即使事实证明它对于各种癌症有疗效。克雷布斯和他的父亲也是将维生素B15(Pangamic acid)应用在医学上的先驱。

 他在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酵素及其在癌症治疗上的应用等方面的知识,这些酵素包括:凤梨酵素(bromelain) , chymotrypsin ,和木瓜酵素(papain) 。 父子两位至今被仍公认为维生素B17(VitB17)在癌症治疗机转方面的先驱。 

维生素B17是一种水溶性、无毒性的糖化合物 , 存在于自然界约800种的植物中,许多种可以食用。 含丰富VitB17的来源,最常见于非柑橘属水果的种子中,如:樱桃、油桃、桃子、李子及苹果等, 而以杏子(apricot)的种子含量最丰,约有百分之2至2.5。

根据葛雷芬斯《无癌症的世界》一书,克雷布斯研究之脉络溯源自二十世纪初叶,爱丁堡大学教授约翰‧毕尔德(John Beard)提出癌症的营养细胞球(trophoblast)推论。 毕氏的研究发现怀孕初期的原始胚胎细胞(pre-embryonic cells)亦即营养细胞球与恶性肿瘤细胞没有区别。 营养球细胞为胚胎成长所必需的,但是在怀孕期的第56天,胎儿的新胰脏开始分泌chymotrypsina酵素,从那时之后,营养细胞球的增生就被阻止。 葛氏写道:「营养细胞球在怀孕初期确实具有癌细胞的特征,因为它会很快速地增生及蔓延,最后它着床于子宫壁上形成胎盘,让胚胎可以得到母体的保护和营养。 」营养细胞球是另一种细胞经由一连串的步骤所形成的,葛氏将之简化为『完全生命』细胞(total life cell)(有点像现在最热门的干细胞) ,它可以分化为任何一种器官或组织,乃至一个完整的胚胎。 当完全生命细胞被男女皆有的动情激素启发而开始制造营养球细胞时,有两种结果可能发生。

 第一,如果是在怀孕的情况下,结果就会形成胎盘及脐带;

第二,如果营养球细胞是在修补的情况下被启动,结果就是癌细胞的形成。

 葛氏补充:「更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如果细胞修复工程没有结束的话,就形成癌。」营养细胞球分泌的绒毛刺激生殖激素(chorionic gonadotrophin - HCG) ,可以自尿液中测出来,准确度92% 。 假设检验呈阳性的话,葛氏说:「若是女性,她如果不是怀孕,就是罹癌;如果是男性的话,只有一种可能~癌。」

然而医学界明知此检验法简易却弃之不用,而采用危险性高的穿刺手术,造成某些癌细胞因而扩散到全身。克雷布斯自杏果种仁分离出维生素B17 ,将之合成结晶以供人体使用,并命名为「利而卓」。

 此化合物是由一分子氰化氢(hydrogen cyanide)结合一分子具止痛作用的苯乙醛(benzadehyde)加两分子葡萄糖所形成的。 虽然前两者分开来的毒性很强,但是它们结合在VitB17的分子里却十分稳定且无毒性。 

克氏发现,要将两者结合键打开,只有一种叫beta-glucosidase的葡萄糖酵素;这种酵素虽然分布于人体,但是在肿瘤处却是含量特别高。 

所以癌细胞所分泌的beta-glucosidase酵素一旦打破了VitB17的结合键,释放出氰化氢及苯乙醛,两者毒分子加在一起毒性更是超强,癌细胞就死在它们自己选择的VitB17手里。 (未完待续)

点击上方
“蓝色字”
可关注我们!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