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一场木构演绎的温暖纪念

2016年01月04日 加拿大木业协会



项目提供:韩晓峰

文字:Doramin

媒体:建筑师的非建筑 & 建筑师与fashionista



20141213日首个国家公祭日到来前,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韩晓峰老师接到一个特殊的任务----带领学生设计一个木头“架子”配合全校师生在公祭日当天举行纪念活动。老师从2011年开始研究木头并从事相关的教学实践,所以,这个看上去有点棘手的“木头架子”也理所当然地找到他。



▲韩晓峰在2012年以后受加拿大木业协会资助与UBC(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合作木构研究课题

虽然第一个公祭日意义重大,但“架子”作为公祭日的临时道具,在立项之初并没有受到太多关注度,大家关注的重点还是仪式和活动本身。接到任务已经是12月初,距离公祭日只有不到两周时间。除此之外,项目的预算还必须控制在很低的范围内。面对任务,老师将这个设计的关键词分解成:快速建造,低成本,参与性,纪念性。韩晓峰想做一个不一样的东西,哪怕只是个临时构筑,当然,他更加确信的是木构的表现力,用木构作为承载精神,表达纪念的媒介,也是从事木构研究多年的他第一次尝试。



韩晓峰老师指导的关于木构的教学实践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木构在中国几乎仅见于历史保护或一些景观项目,这种重要的结构体系在中国当代建筑中甚至失去了一席之地。重拾木构是一个话题,但目前来看,木构的应用还局限在相当小的范围内。木材易加工,无污染,组装拆卸方便,保证了这个项目低成本快速建造的设计要求。公祭日,选用木构的形式也同时兼顾了东大建筑学院的传统特色。


关于对纪念性的理解,韩老师说,在911纪念公园,越战纪念碑这样杰出的作品里,设计者并没有只是去塑造视觉上的震撼,而是在不断加强与环境互动中调动观者深层次的情绪,由空间体验引发更多的思考。韩晓峰非常认同这样的纪念方式:设计者注重的是公共环境中的私密体验,抛开沉重的政治主题而建立纯粹的审美体验。他希望在这个构筑中实现一些类似的探索---用一种贴近心灵的方式去表达朴素安静的力量,这也是他研究木构的初衷。



我开始木构设计研究是出于一个简单的愿望:将木材中自然的质感通过艺术的构筑方式重新唤起人们内心对日常生活环境的感知。

----韩晓峰




斗拱是中国传统木构体系中最特别的构件之一


方案设计


不去凸显构筑本身,着力营造场所感,那么在这个设计中构筑和周边环境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在韩晓峰的假设中,这个构筑最佳放置地点就是东南大学中轴线,大礼堂及喷泉前。这个位置不仅庄重也能与整个校园以及校园的标志性景观之间产生互动关系,加强感染力。



东南大学校园中轴线


大礼堂与喷泉


他想采用“坛”的形式,平面十字布局,立面取双手合十祈福的意向。定了这个想法后,方案很快出来:“坛”和双手合十的意向使立面抽象为整体对称的菱形形态,镂空部分与大礼堂,喷泉产生透视关系,考虑到快速建造的可行性,坛身通过非常简洁的木构方式形成轻盈的体积感,整体尺度由各种空间关系决定,形体的层层收叠与递进也吸取了传统斗拱的形式,同时坛身的木构接头兼顾仪式上点蜡烛与系丝带等活动的互动需求。方案上报时,预估造价为7000元。两天后,方案顺利通过,但此时距离公祭日只剩下三天时间。


韩老师当时的构思草图



双手合十的意向




根据空间关系所定的尺度,顶部十字交叉,形成“中”字造型


历时三天的建造


十几个没有建造经验的学生,两个木匠,韩老师自己去建材市场拉了一车木料——300多根松木条,为节省造价和简化加工,在这个设计中采用了统一规格的木料。建造加工地点选择了建筑学院的一间大教室,图纸出来后,首先将坛体的分解部件进行了预制加工,以备现场装配。坛基座采用隼卯连接,坛身采用钉子连接。在公祭日前一天,预制好的部件将被运送到喷泉前的广场进行最后的整体装配。


买来的松木条


没有建造经验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尝试局部的搭建


赶工的夜晚,灯火通明的教室


有条不紊的搭建现场


局部初见雏型


预制加工完成后,在韩老师的现场指导下,同学们开始最后的整体装配。整个装配过程很顺利,忙碌了一整天后,坛体的建造完成。


现场装配


初具雏形



接近完工的现场有些凌乱


公祭日


几经斟酌,最终这个构筑定名为“覆兴坛”,取意于一段中央大学校史,覆与兴承载了历史与未来。公祭日到来,这一天全城默哀,在覆兴坛前学校全体师生进行了系丝带点蜡烛的祈福活动。




点蜡烛,系丝带,手绘明信片寄托哀思


回归个体的纪念


入夜时分,600盏蜡烛亮起,覆兴坛晶莹剔透,覆兴坛的构思也展现得更加完整:木材的温暖亲切,跃动的烛光,平静的水面,肃穆的天空和校园背景相互映衬,凝重又温暖,将学校礼堂前的公共空间定格成一个永恒的瞬间。覆兴坛不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它成为场所的一部分,也与观者在公共空间中的建立起私密的互动。此时抛开那些沉重的历史主题,观者内心的情绪在这种平和又静谧的氛围中缓慢释放,完成一次属于个体的心灵祈祷。



安静的双“手”合十


坛体透空与校园主景的呼应



池水映出的倒影,覆兴坛引来市民驻足,祈福




一个朴素又温暖的公祭日之夜


后记


谁也没想到的是,公祭日当天,这个朴素又特别的临时构筑一下子引起了媒体和公众的极大兴趣,之后两天内的百度搜索量竟然突破700万。公祭活动结束后,校方决定将原来拟定拆除的覆兴坛放置到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保存,作为永久纪念物。一个小小的覆兴坛为何会受到这样的关注?也许公众对木构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古建筑的印象,覆兴坛带来了一种崭新的演绎方式。但更重要的恐怕是它对纪念性表达的探索赢得了公众的共鸣-----在一个沉重的历史主题下,通过纯粹的,审美的语言去传达个体的情感。


覆兴坛的建造留给韩晓峰非常难忘的经历,关于木构,他更确定了充分挖掘木材的潜力去演绎日常情感的探索方向-----重拾木构,让它回归我们的生活。在与UBC的合作中,他学习到更多现代木构在技术发展下可拓展的空间,回归中国传统,以榫卯为基础的木构体系则蕴含了演进千年的生活智慧与东方式哲学。面对环境污染日渐严重,人性化缺失,尺度越来越庞大的城市,韩晓峰相信温暖的木构会回来,为中国当代建筑空间和形式的发展提供另一种可能性。这是物质与精神的回归也是审美的回归,他的研究和探索还会继续。



以下为韩晓峰老师近期的一些木构实践:


木扇亭(中国传统木隼卯结构的当代演绎)

参展2015上海设计之都活动周




碎木之丘

参展2015上海设计周之“一千零一爱”上海嘉里中心绿色设计公益展

该装置由残余碎木设计组装而成




此装置已由韩晓峰老师捐赠给一所小学,作为游戏活动所用。




韩晓峰老师在木扇亭搭建现场




覆兴坛设计团队:

设计者:

韩晓峰: 建筑学博士,现任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环保主义倡导与践行者。


项目总协调:

李向锋


学生志愿者:

王子睿,陈宇龙,于佳欣,张雅楠,黄子睿,邵舒怡,杨清,刘子彧,叶波,王文涵等。


设计时间:5天

建造时间3天

参与建造:韩晓峰,两名木匠,学生志愿者

项目投资:12000元




加入“小而美”

(点我→)报名“小而美”设计推广计划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参与“小而美”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