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没算过?你一年要随多少份子钱?

2018年02月07日 钱夹官微


        

随礼也称随份子、凑份子。婚姻礼俗,馈赠风俗。送礼时,集体合伙,分摊钱财。是在男女结婚前,亲友们按约定的数额出钱,集中之后做贺礼,交付将要结婚的男女。旧时随礼只限于男家的亲友,现代女家的亲友也从此俗。


    “随份子”是中国的传统礼节,几乎每年我们都要在份子上花上不少的钱,不知道伙伴们有没有认真算过,这一年来,你到底随了多少份子钱?

      这个传统自古以来就有,原来的随份子更多是一种凑份子的概念,是一种原始的互济互助的形式,帮助亲戚邻里度过盖房、娶妻等金钱上的难关。到了现代社会,大多数家庭已经不需要到处凑钱完成这些事情,份子钱更多的变成了一场讲面子讲排场的比赛。原本一篮鸡蛋一双枕头就能表达情谊的事情,现在动辄上千上万,人情礼也成为现代家庭中越来越重的负担。

      有一份针对中国各个省份人情礼的调查显示:

       在2016年,重庆市家庭平均人情礼支出最高,高达10612元;宁夏回族自治区平均人情礼支出最少,仅为325元。

        整体上来看,在注重人情关系的东北、川贵地区,人情礼也成为家庭支出的重要一环,占家庭收入的9%—20%。而在外来人口较多的北上广地区,人情礼只占家庭收入的4%左右。

         在天津、湖北、湖南、安徽等省份,人情礼就要花掉一些人整整一个月的工资,辛苦工作一个月,最后都装进了红包送到了各个酒店门前。

         在山西、陕西等地,尽管一年仅需要“缴纳”3000多元的人情礼,但对于收入本来就不高的家庭来说也是一份很大的负担了。

      其实,在熟识的亲友之间随份子是很正常的,毕竟份子钱也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维系,也是一份祝福。但是,有网友表示,有时候一些从来没有往来的同学有时候会突然给你发消息,说要结婚了,请你来参加婚礼,或者干脆告诉你账号等等……这就显得尴尬了,缺少情感的随份子,其实意义不大,反而会给人徒添烦恼,弄得大家都苦不堪言。

       在中国这样自古以来以关系为本位的情理社会,礼物交换作为一种构建人际网络的互动形式,其中既蕴含着信息交流的需要,也寄寓了人情、伦理和面子。在亲属集团内部,礼物馈赠的方式、数量和性质象征着血缘关系的远近亲疏;而在同学、同事等后天搭建的非亲属性网络中,则代表了交往或业缘关系的密切程度。小小的份子钱,遵循的既是文化惯性,也是现代人的经济理性法则。

        最后,摸一摸自己的腰包,回想过去一年,份子钱让你肉疼了吗?有愿意拿计算器算一算的,也可以告诉我们,您一年花了多少份子钱?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