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不落帝国下的帝国学院,你被学霸到了嘛?

2014年07月24日 英国留学申请



写IC之前,我要先吐槽下,表示可能大家对我写IC期望越高,但是往往会失望越高。借用我一个IC科技医疗翻译已经毕业的学生的一句话:我当时去呢,是因为IC名气大(好吧后来发现很多傻B HR根本不知道这个学校我擦)。。


好的,正文就从这个吐槽开始。

IC,帝国理工,地处伦敦西区,海德公园旁边,属于City of London1区核心位置。主校Kensington,被誉为是一所专精于科技和医疗的学校,当然工科的风骚。我们这种学商科的自然不懂也不需要懂。IC的地理位置的确很赞,所以去各大公司参加workshop、宣讲不能更方便(也就piccadilly坐几站就到了)”学校旁边就是三大博物馆。期末考试在博物馆里举行,绝对神奇体验。图书馆看书累了去海德走个15分钟绝对是享受!另外,学校某社团偶尔会租借一辆吊车,组织在图书馆外面蹦极。这种体验度在其他学校肯定看不到。当然相比谢哈提供各种萌宠供给学生虎摸来减轻学生压力的呆萌,IC走的路线更加让人喷鼻血。

说IC肯定是要说工科的,但是主页一般只讲商科,工科后面提几点。


IC是07年离开伦敦大学家族单飞的。那时候他羽翼已丰。研究水平已经不容小嘘。但是个人以为,IC的商科其实是G5里面最好进的。UCL连商学院都没有,很多金融方向课程还是和计算机方向勾搭。所以都不会太容易申请。反而是IC,给开的专业多。相对来说好下手。因为收的人也相对较多。


帝国理工商学院的历史并不算光辉,根据大学历史介绍,主页抽丝剥卷。发现IC的他家管理科学系是从机械工程系脱离出来。78年的时候在成立的社会与经济系。直到2000年,校友加里·田中捐赠两千七百万英镑帮助建立了一幢新的商学院大楼,才有了现在被命名为Tanaka 的田中商学院TBS。当然这个日裔美国人命名的商学院引发很多人绝对不爽,名字太怪。于是在08年的时候正式更名为帝国商学院。。。这回霸气太多吧?

所以按资历论资排辈,IC不算什么。这也是为什么申请美国前30的学霸总是斜眼看英国的原因。因为除了牛津,英国商科发展真的历史短暂。


当然学校的历史并不代表是否优秀。IC最引以为傲的skill就是挖人。通俗点就是挖其他学校墙角。用#王思聪体#来描述就是,我招牛人教授从不在乎花多少钱,因为我穷的只有钱。。。这种请牛人讲学授课的模式,引发了帝国校友无限的好感。于是每一个帝国人开始卖力推荐他们的母校。这种一传二,二生三的模式让IC迅速抓取口碑。帝国之名,不胫而走。表示据不完全统计,帝国商学院校友在2012年的时候就已破万。加上商学院本来就以赚钱为巨。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他要脱离UCL的原因。自己要创收啊。。。。

我们可以来研究下帝国的课程设置,帝国提供的学士学位是与其他的学院合作授予的,其专业有会计学,企业经济学,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营销学等。另外,该院还开设以专职,兼职,以及远程教学的MBA课程,其他研究生课程有:风险管理与金融工程学,金融,管理学,国际健康管理学等。。包括我开头提到的科技医疗翻译专业,虽然现在已经并还给了UCL,但是这个课程其中也有不少的part-time参加。所以一般在读的很少能统计到这个课程收了多少人。不过前几届都有13个人左右中国人。不过毕业后,从事的基本都是和这个领域无关的工作。这个以后可以细说下。


IC主要热门课程是:

MSc Strategic Marketing;

MSc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MSc Finance;

MSc Management;

MSc Risk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Engineering;

MSc Economics and Strategy for Business;

MSc Actuarial Finance

学费每年都在涨。上次微博上贴了一次均价。有点被IC的吸金能力吓尿。

这里主要说下这几个专业,MBA要工作经验就不说了。MKT这个申请要求本科课程必须有4门以上的商业课程。或者用少于2年的工作经验弥补。否则很难申请。雅思就不讲了,要申这个专业的,我相信不会渣。不需要G,会有面试的。这个专业是2011年新开的。所以不难申请,是主要集中给offer的一个专业。


然后创新和企业家精神这个方向,也不需要G。不过这个专业很奇葩,不接受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申请。因为刚刚提到的,欧洲很多学生会去学part-time,或者有背景不足的用working experience去弥补,我只能说这个专业你想太多。基本只接受非商科背景的学生。因为课程设置比较基础。而且有奖学金。最高能到10000,是不是被感动尿了?好吧,基本申不到奖学金哈。


至于最受欢迎,热度从来不减的金融,这个真心建议有math或者Engineering背景的学生去学。帝国的这个专业,跟Warwick、cass这些都不一样。非常非常的quant。是是mathematical finance的升华版。一开始的平时一周有3个Online test,还有很多很多的class,把你当神童一样教,考试是一周考4-5门。在加上IC出了名的作业,考试多,而且真的好难,pass paper没什么用,因为老师总换。所以如果申请到帝国学院的金融,也别急着高薪。因为IC的光环实在太沉重。。就等于无形中加了几个buff。都是泪。

管理,这个绝对是相对来说会好申的专业。英国每个学校都会开,开来干嘛。这个专业当然是用来赚钱。同样是不允许有商科背景的申。会被拒的比较惨。IC近年对绩点要求和雅思要求比较傲娇。这个专业没什么好说的。注意下自己的雅思和绩点。不用考G。如果有,真心不适合申管理。


Risk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Engineering,这个喝工程相关的专业要重点提下。很赞,就业超牛逼。但同样很难申请。需要超高的数学成绩。背景方面是认可数学啊工程啊,科学啊经济等背景的。不好申。基本会在每年的1月中就要截止申请了。总共开放申请的时间基本是2个半月。大家要准备好。课程难度很大


经济与商务战略这个专业,也是对工作经验过多的人说no的。必须会有面试。Project比较多。我有学生申到。还有2个月就快肥来。很苦逼。这个专业有autumn、spring、summer三个term。没学期大概6个课程。一年下来18个课程。基本有1/6的时间在和Project搏斗。说好的第一学期是适应是过渡的了?都是泪。。


最后一个精算金融,是个有1-2年工作背景去进修的advanced课程。要通过CT1 和CT3-CT5,或者学院组织的考试。专业也必须是数学、统计、数学经济和金融、工程或物理香港。很牛叉的。建议有G去申。特别是本科背景不够的。


商科基本说到这里。再点一下。IC现在的申请态度,基本对双非持草芥态度,对211学校70以后持非亲妈待遇。30-70持捡来的态度。只有前30的才是亲生的。但是对绩点一样有要求。所以双非的,你尽管冲,但是很有可能你的申请就是被拒之后给IC增加注册率/申请量的养料。还有哪些绩点根本不够,试图之后argue的。这个的确是可以的。但是,请考虑下和你同样学霸分数也够的小伙伴感受,他们愿意舍弃这个位置嘛?当然英国本科在读,或者3+1以及2+2过去的,另外算。但是基本也要一个First了。其他一些美本或者澳洲的也要根据学校和背景在算。。

好吧,基本是这样,然后有一个申请phd的tips要跟大家讲。因为导师都很忙,你找到合适项目之后,人家有自己的工作和social,其他国际学生给他们写信也至少都是每天30来封。所以每天邮箱一开就是100来封邮件。你要做的是不要灰心,天天写,刷存在感会吧?然后写烦了他也回你的。如果你不在乎phd的学费。可以自费。那么你的申请相对会更轻松一点。而且之后也有助研的工作去分担压力。第二年之后如果你boss对你满意,也会给你申请fund的。所以要申请phd的各位加油。。


用我一朋友的话讲IC是:之前投的Citi, MS, DB以及数个精品投行(比如Greenhills和Piper)都能拿到一面,这完全就是学校brand name的体现,完全能帮你通过top IB的简历关(IC是绝大部分公司的target school!)。周围朋友知道我读IC,也是各种膜拜…比如3~4月我听了11个guestlecture,包括UBS CFO的、麦肯锡BCG的、各种狂装酷VCPE的、MS distressed investment EMEA director等等等等。这些guest lecture能让你视野飞速提升!”【都是尼玛的炫耀啊】


好吧,终于写完。。。累死主页了,心疼自己。。



ps1:有问题,加主页qq聊吧。。95695602,对,就是这个靓号。


ps2:按写IC的进度,我估计UCL也要很长时间,哎,明天要不要写啊。。


ps3:话说,再来个投票。。写哪个学校?


ps4:大家可以转一下吧。挺有用。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