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依靠贷款贷出来的时代该终结了!

2016年08月17日 澳洲房产投资


文:Victor刘磊

日前,全国百城7月新房价格出炉,整体平均房价环比已经连涨了15个月。尤其是一线城市,北上广深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是全国最高的,但他们的买房压力反而更大了。北京为例,城镇居民靠一人工作全款买90平米的房子需要65年,如果是夫妻两人,近7年的收入也仅仅支撑得了20%的首付。

  金融杠杆可能到头了

  即使这样,大家依然勒紧裤腰带,攒钱买房子——不,借钱买房子。借谁的钱?银行的钱啊!

  央行上周末公布了7月金融数据:人民币贷款增加了4636亿元,同比少增1.01万亿元,而住户贷款就增加4575亿元,也就是说,新增贷款几乎都成了房贷,实体经济几乎没有获得任何贷款。

  笔者看到有的评论说,在居民买房热情高涨的时候,部分地区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毅然限贷,显示调控房价的决心——笔者只能说,对于资本的逐利永不止步,如果停下脚步,只能意味一件事情:前方无利可图。因此,不要讲什么“断腕”这种充满“情怀”的话,现实是残酷的,贷款的流向和部分银行的政策只意味着一件事:房价前景堪忧,金融杠杆支撑房价上涨即将成为历史。

  M1、M2的剪刀差会剪断什么?

  另一方面,狭义货币M1与广义货币M2增长数据的“剪刀差”已扩至15.2%,历史新高,这进一步显示着资金“脱实向虚”的情况很严重,未来可持续发展堪忧。

  众所周知,中国房价上涨本质上看是货币现象,是伴生着广义货币M2的增长而增长。从这一点看,房价就是M2推动的。

  然而,没有任何法律和规则规定房价必须伴生M2。如今M1、M2“剪刀差”过大,势必会降低M2的增速求经济“软着路”;从这一点看,未来M2增长速度已触顶,这样意味着房价的上升空间也被锁死。

  而且,从2010年末至今,尽管M2增发,但房价能跑赢M2的城市几乎没有;即便是有也是个案,货币增长带动房价上涨的时代已经过去。

  说“恐慌”为时过早,讲“安全”未雨绸缪

  这样的宏观形势下,未来很可能会有一个“负增长”的集中爆发,比如开发商投资增速负增长,比如销售数据负增长等等。

  但如果投资者误以为经济不行了,那也是杞人忧天。毕竟负增长也是增长;要认清“负”的主体。比如,开发商上个月投资100元,这个月投资90元,减少10%,呈现“负增长”;但实际上还是有投资,而且数额也并不小。

  这并不意味着投资者高枕无忧就可以了!投资避险必须要做!资金体量不够大,资产形式不够丰富,资本市场没有全面占有,这样远远不及“高枕无忧”的水平。其实严格说,“一劳永逸”避险的想法只是美好的愿景,投资者实际上要随时根据实际的资产状况及市场行情,及时调整投资的规划,以求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配置最安全的资产。

  综上,房价的泡沫迟早要破,但会不会是灾难性的暴跌,还要看决策层的调控能力——崩溃也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而作为投资者,则应该高瞻远瞩,预判市场,重新规划个人财富配置方案,一方面,在自身资金有储备的情况下,多元化配置资产,不要把宝仅仅押在国内的房产上;另一方面,跳出单一货币、单一收入来源、单一市场下的收益模式,而进行多元化、国际化的货币储备和收入机制建立。只有这样,才能对冲房地产市场波动带来的资本缩水问题,才能保证个人的财富持续增长,打赢这场“房价狙击战”。


海外置业大讲堂
长按二维码关注

拨开房市迷雾,

挖掘投资本决胜海外房地产,

解密澳洲投资全攻略

微信号:Victor-liulei

新浪微博:Victor刘磊


官方网站:www.victorliulei.org; www.victorliulei.com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