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涨了,财富就“自由”了吗?

2016年08月24日 澳洲房产投资


文:Victor刘磊

什么是财富?看似简单的问题,却不容易做出答案。



  存款、高薪、房产,狭隘财富观没自由

  存款不等于财富。2000年拥有100万元人民币存款可以算得上很富有了,在二线城市可以买3-4套房产;但这笔钱存到今天,即便给你5%的利率(实际远低于此),到今天恐怕也只能买一套房产了。

  高薪、高管也不等于财富。国内的创业者到今天还把“艰苦奋斗”作为行动座右铭,却不知国外的企业高管、合伙人每周只工作8小时。企业不小,房产很多,业务规模很大,却以和员工一起加班打地铺为荣,完全扭曲了成功的价值观;薪水很高,福利很好,但每天工作14个小时以上,福利都买了各种营养品,绑架了自己的健康生活不说,也让整个社会陷入了“疲劳循环”的模式。澳洲财富杂志的一篇采访中道出真谛:真正成功的企业管理者和CEO追求的是时间的自由,而非积累财富的快慢和多少。

  房产不等于财富。笔者之前撰文《成也房败也房,80%中产或陷入困境!》,就是揭露了当下买房卖房的伪富循环,以规模对抗通胀趋势、税务趋势,再加上贷款买房者要面临的按揭压力,只能说,房子越多,限制越多;房价越高,离自由就越远;自由跟房产规模不沾边。

  财富自由之内涵

  在一本叫《国民困难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的书中,作者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一个国家只有在劳动6小时而不是劳动12小时的时候,才是真正富裕的。财富就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马克思当年看到这本书,对此特别赞同,并强调这“在一切社会形态中都适用”。

  现在,更为符合时代气质的“财富自由”的内涵也就是建立在这样观点的基础上:指的是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主动投资带来的被动收入,而非为日常开销等生存需求和个人更高发展要求的成本需求进行的被动工作;从而有了更多富余时间去做自己喜欢或自己觉得更有意义的事情。

  有点绕嘴不是?用大白话讲就是:躺着都挣钱,但钱多不为挥霍。

  前半句大家都理解,后半句又怎么解释?还记得“北京房娃”的故事吗?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房娃”确实凭借房产暂时获得了暂时的“自由”,然而他不想上学、不想工作,做了房产的“寄生虫”。这就跟财富自由的内在精神背离了。

  财富自由的阶段性标志

  一级——生存自由

  人活着是为了吃饭,但要活着必须得吃饭。不再为几块钱菜钱纠结,买就买最好的;不再忍受苍蝇馆的午餐,吃就吃干净的;请客吃饭再也不算“人均价”,只追求吃好喝好。

  二级——安居自由

  再也不为买哪里的房子纠结,也不再跟中介或开发商为几万块“撕逼”;只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只买居住起来最方便的;有必要的话随时可以再租房,不求别的,只图个方便。室内装修也不犹豫,建材都用最好的,甲醛什么的都走开;电器厨具统统是进口的、最先进的,在家下个厨房都开心。

  三级——出行自由

  首先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什么东南亚这种华人出门就被揍的地方根本不考虑,美利坚、欧罗巴,土澳吃吃大龙虾;其次呢,管它大长假小长假,啥时候人少啥时候出门,机票车票从来不预约,人生嘛,说走就走的旅行才开心。

  四级——发展自由

  感觉身体被掏空?这种情况不会再出现。工作只是为了认识更多朋友,接触社会不让自己脑子“瓦特”掉,加班透支体力跟自己从此无缘;想上学就去上学,想读博士读博士,想去哪里读去哪里读,想读几个读几个,不为别的,就是提升自己。有钱不任性,自我修炼很关键。

  终极自由——全面的、永久的自由

  暂时的自由做到了,持续的自由在路上,一直沿着财富自由的路走下去吧!积累资产而非负债、让个人的净资产持续保有在一个安全的数量级上。合理规划消费和投资两者的动态平衡,保持健康的生活态度,最终在45岁提前退休,用安全、稳健、被动的收入保障个人和家庭持续的幸福生活,最终实现全面、永久的自由。


作者简介

中国外国专家局专家资质,国际注册高级理财规划师;《投资与理财》、《楼市》、《私享》、《重庆青年报》等媒体特约房地产投资专栏作者、作家;著有畅销书《决胜海外房地产》、《澳洲房地产投资全攻略》;私人银行家认证课程CPB、ICIE房产投资讲师;个人微信帐号:"Victorliulei";新浪微博:Victor刘磊



海外置业大讲堂
长按二维码关注

拨开房市迷雾,

挖掘投资本决胜海外房地产,

解密澳洲投资全攻略

微信号:Victor-liulei

新浪微博:Victor刘磊


官方网站:www.victorliulei.org; www.victorliulei.com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