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化年】苏格兰当代艺术展第一期艺术家推荐

2015年06月30日 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


海报俱乐部
《小麦、泥巴、机器》



海报俱乐部

“海报俱乐部”(Poster Club)是一个专注海报设计与印制的艺术团队,以海报作为开放性的实践起点。其关注点立足于以印刷为媒,探索实验性的协作实践。

“海报俱乐部”的理念简洁而开放。

① 制作海报

② 合作


围绕着“海报”的概念和其所蕴含的可能性,“海报俱乐部”以作品宣告自己的存在,但对于其中的意味秘而不宣。他们的海报不给出任何“客观”信息,而是发出隐晦的宣言、开放式的问题和幽默的隽语。


“海报俱乐部”成员包括:Anne-MarieCopestakeCharlieHammondTomO'SullivanNicolasPartyCiaraPhillipsMichaelStumpf,作品曾先后展出于加拿大温尼伯MarthaStreet工作室(2014)、邓迪当代艺术中心(2013)、格拉斯哥Platform艺术中心(2011)、格拉斯哥版画工作室(2011)、伯明翰“东区项目”(2011)等。


Le Poster Chaud,installation at Glasgow Print Studio, 2011

《小麦、泥巴、机器》

“海报俱乐部”为本次喜玛拉雅美术馆展览特别创作了一系列全新海报、贴纸等作品。


标题《小麦、泥巴、机器》既是展品物理特征描述,也暗指创作过程中所采用的数字和模拟技术。“我不想成为沃霍尔那样的机器,但我喜欢使用机器这个想法,”曾参与伯明翰“东区项目”(2011)的“海报俱乐部”艺术家PeterPhillips如是说。回顾以往的作品,语汇和装置是他们创作的重要元素,以一种诙谐的方式构成“海报俱乐部”别具一格的“机构自我批判”。“不想成为机器”但“喜欢使用机器”的想法也贯穿于“海报俱乐部”的丝网印、木刻印和数码印绘画、摄影、素描、雕塑和文字设计等实践。


《小麦、泥巴、机器》还包括一个非常简单的版画工作站。届时,“海报俱乐部”将邀请观众利用“海报俱乐部”字体印章打造属于自己的海报。通过这样的方式,艺术家也希望传统的展览海报能够走出美术馆空间,“飞入寻常百姓家”。


埃德加·施米茨 《剩余
客串布景:杺兰老岛之二》

埃德加·施米茨的《剩余 客串布景:杺兰老岛之二》是一个持续性的创作系列,通过布景和客串将美术馆空间转化为洋溢着影院情节和氛围的半虚拟式空间。对艺术影院、未来式基础建设和废弃的度假建筑残片进行重铸,施米茨的作品赋予展厅陌生的距离感、投射出一种在“别处”的感觉。


《剩余 客串 布景:杺兰老岛之二》以4幕创作的形式组成了此次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展出的特别版本。第一幕《皇宫酒店》(palasthotel)取材于柏林亚历山大广场一酒店的青铜色窗户;第二幕《地平线索罗亚别墅》(horizontessoroa)指涉曾在21世纪初进行翻修的古巴一度假村内的游泳池;第三幕《杺兰老岛》(sindanao)原本是1986年尤利·隆美尔执导的恐怖电影中凭空想象的地方,如今,杺兰老岛的背景被设置为2019年香港西九文化区M+视觉文化博物馆开幕前夕;第四幕《杺兰老岛之二》(sindanao2)以铺满整墙的光栅印刷为背景,将上海解构为一席池畔会话。《剩余客串 布景》第1-3幕在2012年由Sophia Hao策划的邓迪库柏美术馆展览上首次呈现。第4幕则是此次为喜玛拉雅美术馆展览所特别打造的全新创作。如果说邓迪的展览呈现的是想象中的中国,那么《杺兰老岛之二》则进一步将距离感凝结并放大,使其更贴近上海这座城市本身。



Edgar Schmitz, ‘Surplus Cameo Decor, Episode 1:palasthotel’ (detail), 2012, photo Ross Fraser McLean, courtesy Cooper Gallery,exhibitions at DJCAD, Dundee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详情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