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外国人发明了汉语拼音

2016年01月17日 今日头条


文章选自头条号“北京民俗”

昨天是周有光老先生111岁生日。周有光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但他本人并不同意这个称呼,他曾说过“我不是汉语拼音之父,我只是一个科普工作者。”

那么汉语拼音之父到底是谁呢?

汉语拼音的故事

我国原来没有拼音字母,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就是注了音也读不出来。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反切上字与所注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注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

周有光先生称反切是“心中切削焊接法”。这两种注音方法,用起来都不方便。

汉语拼音的西方之路

明朝末年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传教,为了学习汉字,他们开始用拉丁字母来拼写汉语。1605年,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MatteoRicci,1552-1610)在北京出版了《西字奇迹》

图为西字奇迹1626年,法国耶稣会传教士金尼阁在杭州出版了《西儒耳目资》,这是一本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的字汇。注音所用的方案是在利玛窦方案的基础上修改的。

1815年到1823年之间,在广州传教的英国传教士马礼逊编了一部《中文字典》,实际上是一种方言教会罗马字。

汉语拼音的中国之路

中国的汉语拼音运动是从清朝末年的切音字运动开始的。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挽救民族危亡和振兴中华的热情,激发着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提出了教育救国的主张,梁启超、沈学、卢戆章、王照都一致指出,汉字的繁难是教育不能普及的原因,因此,掀起了一场“切音字运动”。卢戆章(1854-1928)是我国第一个创制拼音文字的人。1892年,他在厦门出版《一目了然初阶》,公布了他创制的“中国切音新字”

图为《一目了然初阶》五四运动之后,陈独秀指出,语言和文字“此二者关系密切,而性质不同之问题”绝不能混淆,因此他提出了“先废汉文,且存汉语而改用罗马字书之”的意见。1925年9月在北京的部分委员和一些语言学者自动组织“数人会”,提出了《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

国语罗马字一直在台湾使用,1984年台湾地区发表国语罗马字修订草案,征求意见之后,于1986年1月28日正式公布,名称为《国语注音符号第二式》,改用于《汉语拼音方案》相同的符号标调法来表示声调。

在国语罗马字运动稍后,我国还开展了拉丁化新文字运动。拉丁化新文字运动一直延续到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公布时为止1955年2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设立了“拼音方案委员会”,开始设计汉语拼音方案,提出了《汉语拼音方案(草案)》。于1957年10月提出《修正草案》1958年秋季开始,《汉语拼音方案》作为小学生必修的课程进入全国小学的课堂。

周有光的贡献是什么?

1、1955年,周有光提出普及普通话的两项标准:全国汉族学校以普通话为校园语言,全国公共活动以普通话为交际媒介,并提出汉语拼音方案三原则:拉丁化、音素化、口语化。

2、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3、1979年-1982年,周有光出席国际标准化组织会议,促成国际投票通过汉语拼音方案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ISO7098)。

4、之后,周老继续研究以词语为单位的拼音正词法,形成《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5、1988年公布。他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主编《汉语拼音词汇》,成为电脑中文词库基础。

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他不是“汉语拼音之父”,他踩着前人的经验总结,但他的贡献早已远不止于此。



长按二维码,勾搭头条君

你关心的,才是头条丨今日头条

↓点击查看“北京民俗”头条号更多精彩资讯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