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局副局长的儿子跳楼自杀,真相让人深思......

2017年10月10日 加拿大留学移民网


长这么好看点上方蓝字关注下加拿大留学移民网                                                                                    

每一个好看而有文化的人

都置顶了“加拿大留学移民网





近日,令人震惊的是,又一个鲜活的生命消失了,还引起了很大的轰动。9月7日,香港教育局新任副局长蔡若莲的长子潘匡仁在家里坠楼,从40多层的高空坠下,惜告身亡。警员没有检获遗书,初步相信事件没有可疑,正了解死者背景,调查他的自杀原因。



又一个鲜活的生命消失了。


9月7日,香港教育局新任副局长蔡若莲的长子潘匡仁在家里跳楼,从40多层的高空坠下,惜告身亡。


潘匡仁中学毕业于香港名校,之后赴海外留学,毕业后回港工作,热爱音乐,会弹钢琴,吉他,也喜欢运动,尤其是跑步和单车。


潘匡仁的母亲蔡若莲曾为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副主席,也曾任福建中学校长,2017年特首选举换届后,出任香港教育局副局长。



这样一位有为青年却因为去年在单车比赛中受伤而罹患抑郁症。


在他准备跳楼自杀前就被家中的外籍女佣见到,女佣曾阻拦他,并且也叫来保安制止,同时说服他回到自己的房间。


但后来又发现他把自己反锁在房内,之后便发生自杀惨剧。


资深教育工作者的优秀下一代,以自毁的方式表达绝望,是不是对教育的最大嘲讽?


这样的悲剧,发生在这样的家庭,多少显得更令人唏嘘感叹。


发生在2017年的以下事件,看得让人触目惊心:



2月15日,年仅14岁的上海市初一学生赵某某从小区高层跳下身亡。


2月16日,一名初二学生从学校5楼跳下,经救治暂无生命危险。


3月19日,沈阳一名高三女生趁母亲做饭跳楼自杀身亡,不到一天,同一小区又一名高中女生从4楼跳下。


4月5日,辽宁盘锦一个初中男孩跳楼身亡。




在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每分钟就有2个人死于自杀,还有8个自杀未遂。


较上个世纪相比,青少年自杀率提高了60%。


冷冰冰的数字后面,是一个个家庭挥之不去的伤痛。


当孩子自杀后,大家纷纷开始询问“为什么?”,想要抽丝剥茧找出原因。


但是生命已经停止,现在了解真相为时已晚。


我们能不能在孩子需要用自杀处理自己的困境前,就先帮助到孩子?



心理学家陈海贤曾任浙江大学心理健康与咨询中心老师,在浙大工作期间,他经常被优秀学生突如其来的挫败感惊到。


比如,有不少学生跟他说:“当我知道自己只考上浙江大学的时候,我伤心地哭了”。

还有不少学生把考上浙大当做重大人生挫折,“高考失败,来到浙大”,后来这句话被简化为“考败来浙”,在学生里流传。


陈海贤把这种优秀学生的挫败感做了一个分析:



这样的学生通常有非常严格的父母。父母习惯用挑剔的眼光看他,经常念叨别人家的孩子。小时候,无论他怎么努力,都很难赢得他们的赞许。


等他考上了浙大,遇到了挫折,备感压力了,他们的父母又摇身一变,从魔鬼教练变成了鸡汤专家,变得无欲无求了——“只要你幸福快乐就好”。


但这时候,孩子的心理问题已经根深蒂固了。



北京大学副教授徐凯文把成长过程中没有明显创伤,个人条件优越,却感到内心空洞,找不到活着的意义的案例,归纳为“空心病”。


空心病的症状在临床上跟抑郁症很像,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也经常会被诊断为抑郁症,但所有用来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和疗法,针对“空心病”都无效。


空心病的核心问题是缺乏支撑其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价值观,好像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维系自己在他人眼里的好形象,好孩子,好学生,好同事,好老公,好妻子。

活着这件事,就是为了别人而做,与自己并无关联。



《奇葩说》里,颜如晶说,没有人告诉我们努力的尽头在哪里,就像所有人都说,一个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但是当一个小兵发现不管怎么努力都当不了将军的时候,有没有人跟他说,没有关系,你可以只当小兵。


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我们的孩子们长大后,大部分也将成为普通人。


可是,“别人家的孩子”特别害怕成为普通人。成为普通人,就意味着他们最终也变成了那些曾被他们比下去的隔壁二呆子们。成为普通人,就意味着他们不再备受瞩目。成为普通人,就意味着失败。


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完美的世界里。活到这把年纪,我们都知道,这世上没多少成功机遇等着我们去把握,迷茫和丧才是大多数人生活的常态。


更多时候,我们都是被生活裹挟着,艰难地学习着如何处理各种不如意。


可是,“别人家的孩子”特别不能接受不完美。他们被禁锢在一切都应该完美的幻想里,把对环境不完美的厌恶投射在自己身上,无法接纳自己,也不知如何自处。



所以,作为孩子一生的老师,我们可以不可以告诉孩子:


① 人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没错,可是,不疏离于当下也是生活的哲学;


② 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没错,可是,如果跌倒的地方就是个坑,就顺势趴着,先匍匐着换个地方,再重新来过;


③ 遇到困难要坚持,要勇敢没错,可是,不跟自己死磕,平静地接纳自己也是重要的进步;


④ 努力拼搏,争当上游没错,可是,有的事情并不是高下之分,而是左右之别,如果努力了,还是被卡住了,没有关系,你可以放下,我们换条跑道重新开始。


为人父母,我们的喜好,我们是谁,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都因为孩子而逐渐完整。


更多时候,是孩子指引着我们修行。也有更多时候,我们很容易做到坚持,却很难很难很难做到接纳,因为我们会害怕,因为接纳比坚持更需要勇气。



如今,

面对子女生活和学业压力,家长需要做哪些努力呢?或者说,家长更该注重亲子问题的哪些方面?以下有十一条给家长的建议:


确保孩子至少每天6小时睡眠;


允许孩子因为喜欢而非同学压力而选相关课程;


如果你的孩子常规性地不能在12点以前睡觉,应该尽快对他的学业或兴趣班进一步的了解和适当的安排;


课外活动主要是让孩子通过做他们喜欢的事得以从课业压力中解脱放松和学习团队精神及人际交往能力。确保孩子不是仅仅为了增色简历而非个人爱好而选择课外活动;



告诉孩子你爱他们本身,不是爱他们带回家的成绩。告诉他们,他们是你的命根子!告诉他们你每天都爱他们。告诉他们在他们以后漫长的生命旅程中会有更多的人爱他们;


告诉孩子不要用初高中的标准判断自己在世界的位置。告诉他们"你比你想象的要更联明有能力。你会在大学感觉很棒"。所以好日子就要来了;


带孩子出去参加爬山、露营或其它户外活动,这是减压的好方法。男孩在共同活动如车里或爬山时易于敞开心扉。睡前和餐桌上也是和孩子交流的好时机;


告诉孩子经历挫折和失败是好的经验,它使你对克服它并从中走出来更有经验和信心。所以拥抱挫折失败吧,因为它使你强大,不要害怕它;



学会从朋友、父母、老师和其他成人那里寻求帮助,这叫"有路子",高情商的重要特质。寻求帮助是聪明而非软弱的表现;


通过活动等方式帮助孩子找到他们的热诚,使之了解生命的目的;


每天至少花半小时坐在孩子边上一起做事或只是说说话。


父母之爱,说容易又很难表达。可许多时候,只需要我们那么一点点支持性的关注,就能够让孩子感觉,我们能给他们更多的正能量。他们也因此能够对抗一些压力。


请别在让这种悲剧发生,因为,这会是父母最后悔的一件事。



点击查看以下几篇“热门”文章


*为什么一定要来加拿大?看完你就懂了


*【赏枫全攻略】加拿大各地区最美赏枫路线!史上最全!


【深度解析】一个“加拿大人”可以享受哪些福利?这算是“共产主义”吗?


关于加拿大免费医疗最详实的介绍


*【干货!硬贴!】2017加拿大入籍流程全解析!篇尾附入籍考试秘笈!


当下的中国,有一个很可怕的现象——“全民富二代”,扒一扒加拿大的真假富二代留学生


【新政】加拿大十年签证要取消?2018年加拿大签证要改革了,你必须知道这几点!






欢迎分享朋友圈

关注这就是加拿大,及时掌握靠谱的海内外价值资讯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