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节日之——春龙节

2015年03月21日 汉服在悉尼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虽然现在二月二的风俗已经基本流失殆尽,但这句俗语仍然在民间广泛流传。农历每年二月初二是春龙节,又叫龙抬头日。古时还有挑菜节、迎富日等称谓,南方也称作踏青节。二月二为什么龙抬头呢?学者许树安先生曾在报纸上撰写专文详细阐述了这个问题。据介绍,“二月二龙抬头”正式形成民俗节日是在元朝。中国自古是农业国家,气候的好坏对农业收成起着决定作用。这个节日反映了广大民众对春雨的企盼,希望春天有足够的雨水,为秋天的丰收打下基础。

古人以为地球是不动的,是太阳在运动。早在春秋时期甚至更早,人们就把太阳在恒星之间的周年运动轨迹视为一个圆,称为黄道。再利用某些恒星把这个圆分为 28 个等分,形成 28 个区间,称为二十八宿。“宿”表示居住。如果观察月亮的运行,它基本上是每天入住一宿,待 28 宿轮流住完,大约一个月,所以称“宿”。把这 28 宿按照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平分,每个方位便有 7 个宿。对这 28 宿,都给它们起了名字。在东方的 7 个宿分别叫做:角、亢、氐、房、心、尾、箕,它们构成一组,称之为东方苍龙。在冬季,这苍龙七宿都隐没在地平线下,黄昏以后也看不见它们。至二月初,黄昏来临时,角宿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了。这时整个苍龙的身子还隐没在地平线以下,只是角宿初露,故称龙抬头。《说文解字》在解释“龙”字时说:“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都是指这苍龙7宿在天空的隐现变化,并非是真有一条动物之龙在变换。“春分而登天”是指春分时期,角宿开始出现在天空,东方苍龙初露头角,即是龙抬头。“龙抬头”一说,最早见于明人刘侗《帝京景物略》:“二月二,龙抬头,蒸元旦,祭馀饼。”

二月二的民间传说很多,关于二月二的来历,相传,武则天废唐立周称帝,惹得玉帝大怒,遂命令龙王三年不雨。龙王不忍生灵涂炭,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便将龙王逐出天宫,压于大山之下。黎民百姓感激龙王降雨之恩,天天对天祈祷,最后感动了玉帝,于二月二将龙王释放,于是龙王又抬起头来耕云播雨,滋润禾苗,造福农人。

麦考瑞大学图书馆 Macquarie University Library

暗绿菱纹印花上襦 黄红绿三色印花齐胸襦裙

模特:肩上蜻蜓

摄影:江蓠

春龙节的主要风俗大致有:

①、引龙回、祭龙神、耍龙灯

在节日清晨,人们黎明前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把草木灰、谷糠等自河边、井边一路撒来,直到家中的水缸边,以求风调雨顺。回家后要点灯,焚香设供,祭拜龙神。仅仅有降雨还不放心,必定要把水引入家中,让雨降在自家的田地里,方才如愿。人们还在这一天耍龙灯,也是祈雨之意。

②、爆玉米花、龙须面、吃龙鳞、蒸龙蛋

二月二民间有爆玉米花的习俗,这也有传说故事。传说,龙王被玉帝打下凡间压在山下。玉帝还传谕天下,“金豆开花龙王方可重返天廷”。人们为报龙王救命之恩,到处寻找开花金豆。当二月初二这天翻晒玉米种子时,有人猛然想到,把玉米豆炒开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都爆起玉米花,并在院中设案焚香,供人间兴云布雨,从此民间就形成了农历二月初二爆玉米花的习俗。民谚云,“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 此日吃面,称龙须面。蒸饼称吃龙鳞。蒸菜团子,叫蒸龙蛋。总之,都要以龙的身体命名。

③、宴饮挑菜

宋时,二月初二这一天宫中有“挑菜”御宴活动。宴会上,在一些小斛(口小底大的量器)中种植生菜等新鲜菜蔬,把它们的名称写在丝帛上,压放在斛下,让大家猜。根据猜的结果,有赏有罚。这一活动既是“尝鲜儿”,又有娱乐,所以当时“王宫贵邸亦多效之”。

④、熏虫、炒豆

《帝京景物略》曰“熏床炕,曰熏虫,为引龙虫不出也。”史书载,“二月二,家各为荤素饼,以油烹而食之,曰熏虫。” 炒豆又叫炒蝎豆,多为黄豆,以糖炒之,香甜可口。

⑤、嫁女住春、童子开笔、停针线

此日,将出嫁的女儿接回家居住,称为“住春”。童子于此日行开笔礼。《燕京岁时记》载,二月二日,“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也。

看完了字意深奥的古文知识后,又到了我们介绍娱乐项目的时间啦,那下面考拉君向大家介绍几种我们现代人过春龙节的方式吧:

①、引龙回、祭龙神、耍龙灯

有条件的城市和乡村居民,可在二月二清晨穿汉服,打灯笼引水,做引龙回仪式。焚香设供,祭拜龙神。民间表演团体为人们表演耍龙灯等节目。

②、爆玉米花、龙须面、吃龙鳞、蒸龙蛋

按照前面的介绍,制作和享用各种春龙节日食品。

③、宴饮挑菜

可在家宴或其它聚会时作为宴饮娱乐节目。购买、采摘各种新鲜节令菜蔬,宴饮时猜之。并可

以由猜错者为大家亲手烹制爽口的菜蔬大家一起食用。

④、炒豆

好吃的,又香又脆的炒黄豆

⑤、嫁女住春、童子开笔

开笔破蒙的开笔礼是儒家的重要礼仪,标志着儒生幼童学习的正式开始。开笔礼有启蒙与激励的积极意义,是一种值得继承和发扬的传统礼仪。


更多互动请关注新浪微博 @汉服在悉尼

已添加关键词小科普词条“汉服”“直裾”“曲裾”。

回复关键词即有惊喜哦~O(_)O~~重复回复关键词更有不同内容!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