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新手入门武功心法:四步循环升级法

2018年11月05日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作者:蛋壳花生

全文共 3126 字,阅读需要 7 分钟


———— / BEGIN / ————


  • 运营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

  • 运营就是心力费,什么事情都得会。

  • 运营细分也很乱,内容运营、活动运营、渠道运营、用户运营、产品运营、数据运营、社群运营等等啥都来。

    ……


这些细分有些是市场上形成共识的,有些是行业专属的,所以每个人理解不一样,把整个运营模块分类的方式也不一样。


于是等不同的运营新人入门三个月以后,如果来一次交流大会,他们就会发现:咦,为什么别人说的事情和我完全不一样?我们不都是运营么!


  • 为什么你在策划活动?

  • 为什么你在写文案?

  • 为什么你在做客服?

  • 为什么你在投放广告?

  • 为什么你又天天拉数据?

  • 为什么你天天找渠道?

  • 为什么你天天在微信群唠嗑?

    ……


运营就像一棵树,虽然大家一开始接触的枝丫不一样,但是只要往树心走,最后走到的主干都叫运营。


而这些主干里,就是运营核心的方法论,还有核心的理念。


其中有一个方法论,可以说是运营的核心,它几乎适用于任何运营场景。


那就是提出假设-验证假设-优化方案-复盘总结四步法。


提出假设


给你一个陌生的,或者熟悉的任务/项目,你第一个想法是什么?


一般人当然就是:憋说话,奏是干,遇山开山,遇水渡水。


但是运营不一样,运营心中永远有一把叫做效率投产比的算盘,所以每一个方法论必然要务必优化到极致。


所以先提出个假设,这事儿该怎么干?


假设哪里来呢?


新人当然是从师父那里来;如果没有师父,那么就去市场上看,横着看竞争对手,纵向看同等级玩家,他们怎么玩?


至于有运营经验的人呢?


当然是从经验里来,因为经验里的方法论都是在经验中验证过,或者至少优化过一部分的。


还有一种人,也可以得出假设,那就是懂行业的人,对于一个行业懂得越多,就越能基于这些行业信息,推理出方法论。


懂行业的人里面,还有一批更特殊更厉害的,那就是懂用户心理的人——懂得这个行业的用户心理,那就是运营界最缺的人才。


这样的人,天生运营和产品的料,只要来点技术层面的方法论积累,就能一飞冲天。


好了,基于竞争对手和其他玩家的方法论假设,来自于抄袭别人的攻略——这个可行性最低,因为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匹配。


基于自己运营经验的方法论假设,来自于曾经的成功经验和是错的经验,是从上述的方法论里经过了一道筛选,可行性高了一些。


基于对行业和用户的理解的方法论,基本上成功率就高很多了。


所以这三种方式提出的假设,就彰显出一个人的运营水平了。


接下来,就是验证假设的过程。


这一阶段,你提出的假设,验证的成本越低,成功率越高,你运营的能力也越高。


验证假设


如果没有验证假设的阶段,那么运营这个职业就没有了灵魂。


完全看天赋,完全看积累和经验的运营,那是没有前途的运营。


还好,运营有个自我优化,自我批判,自我迭代的步骤——验证假设阶段。


这既是筛选掉坏方案,平庸方案的步骤,这也是不断优化那个好方案的步骤。


它就像武侠里面的武功心法,不断的去劣留优,不断的让一个方案,一个产品,一个方法论越来越完美。


那么验证假设需要注意什么呢?


验证假设这个步骤本身,就是一个方法论,既然是方法论,就可以回到第一步,去进行好坏方法论的提出阶段。


每个行业,每个运营,根据数据维度不同,数据量不同,时间紧迫性不同,适用于完全不同的验证过程。


首先时间维度上,自然是越快越好,因为很多方案都有时效性,不在关键节点投放,就会失去红利机会。然后就是数据维度上,没有数据的验证阶段都是“弱验证”,甚至一不小心就会变成“伪验证”。


比如拿出10个方案,然后开个头脑风暴,不管头脑风暴里面组成的人物,是行业专家,是业界精英,还有精准用户,都容易存在偏差。


所以最好的方案就是进入战场,收集数据,进而验证,比如A/B测试。


当然,其实大部分小公司没有那种机会的,所以最低级的自然是一群人自己开个头脑风暴进行筛选。


再高一级呢?


就会对参与验证的人进行一个样本和人员筛选,比如多些行业专家,比如人群多样性上控制下,这些视角能更全面,再比如人数多点,再比如流程严格按照头脑风暴流程(没错,头脑风暴也是有方法的)。


再高一级呢?


自然是走到用户端去实战,但是还是没有实时数据,只是间接获取的,比如访谈、问卷、可行性测试获得的反馈数据。


再高一级呢?


就是访谈、问卷、可行性测试这些数据,加上部分实战的数据,只是数据维度非常少。


再高一级呢?


自然是真实数据测试,小批量,完全比例样本,完全数据埋点,就像大型互联网公司常用的灰度测试,A/B测试。


通过这几个级别的验证假设过程,出来什么结果呢?


自然是第一步的假设,是否应该放弃?或者达到了优化标准(可采用,但是得优化)。


这个验证假设的过程,一方面体现了团队的严谨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公司对于数据的重视度。


当然验证过程的细节追求,完善度,速度和效率,成本和时间,直接决定了这个运营团队的实力水平。


优化方案


一个方案、一个方法论,一个工作方法,只要经过验证以后是有效的,这就完了么?


不不不,运营的灵魂就是优化,没有最佳,只有更佳。


而且,运营需要面对时刻准备变心的用户,时刻在变形的市场。


所以此时的最佳方法,未必是未来的最佳方法。所以,运营不息,优化不止。


那么优化又该怎么做,又是什么个方法呢?


优化是一个运营思维,但是并不是一个方法论——因为它要重新回到第一第二步去。


没错,每一个优化的过程,都要走一遍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然后执行优化的过程。


当然优化有一个好处,就是它的试错成本反馈时间都比较小。


优化的过程,一方面是主观意识层面的追求,另一方面是为了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果。


所以,这里不提优化的方法,提一下优化思维的锻炼方法。


我每年双十一都会去逛天猫的各大会场,首先研究天猫本身的活动,然后研究各大品牌的活动。


然后会再去龙湖天街,会去银泰,会去看看线下商场的活动。


这里每一个营销,你都会发现可以优化的点,发现的过程会让你不经意的锻炼运营思维。


这些思维有流量思维,有用户思维,有对象感,有交付感,还有结构优化等。


  • 流量思维,比如这家店流量的转化路径是什么,转化率是多少,流量主要来源是什么?

  • 用户思维,比如这家店的定位,背后的用户画像是什么?为什么是这些人?

  • 对象感,就是这家店是否把店铺的装修,是否把产品的包装,设计成了他们的用户喜欢的样子?

  • 交付感,就是这家店里,用户拿到货的过程是否愉快,为什么?

  • 结构优化,那就是商品的陈列,用户消费的过程步骤,这些结构能否上下左右调换一下,为什么?


这些思维每一个都可以瞎想一下,能否优化?为什么?


这样,优化思维就会变成你运营的一部分。


一个好的运营,需要的就是对于效率的优化,对于结果的优化。


复盘总结


复盘的重要性不用说,现在基本上达成了共识。复盘的方法论也不用说,联想早已用几十年优化了成千上万次,直接拿过来用就行。


我们从运营的角度来说说复盘。


为什么我说运营的这四步是一个循环呢?因为复盘和总结的过程,其实就是在给你自己提出假设的能力赋能。


每一次方案完成后的复盘和总结,里面都有成功的、失败的、做的好的、做的不够好的、那些多做了白费资源和人力的事儿,也有些非常重要但是忘记做了的事儿。


1. 这些总结积累到了第一步你的经验里面。


2. 这些总结自然也积累到了很多人第二步的筛选理由里面,哪些不能做,哪些可以继续做。


3. 这些总结还回到了第三步的优化里面,每一次复盘就是一次优化的成功,每一次优化也是来源于上一次的复盘。


所以复盘总结,就是上面三个步骤的连接关键。


因为有了复盘,才让每个运营的上述三个能力继续升级,升级。


所以复盘,是升级经验。


而假设能力,是天赋和根基。


检验假设的能力,是一个运营团队,一家公司的武功心法。


而优化,则是一个侠之大者,内心的侠之坚持。


四者合一,日进修行,运营界的武林高手就是你。


———— / END / ————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APP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