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教授丘成桐 说中国学生基础好是自我麻醉

2015年10月30日 留学去美国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观点被普遍认同:中国学生与同龄的美国孩子相比,基础知识要扎实得多,只是创新能力差一些。但国际数学大师丘成桐则对这种观点进行否定,他说,“这都是多少年来可怕的自我麻醉!我不认为中国学生的基础知识学得有多好!



丘成桐是在国际上非常有影响的数学家之一,他在29岁时就攻克几何学上的难题“卡比拉猜想”,轰动国际数学界,因此在1982年获得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他迄今惟一获得该奖的华人。


管是美国,还是中国,能进我所就职的哈佛大学的学生都应该是这两个国家最好的学生。而两类最优秀的人相比,美国学生的基础知识绝对不会逊色于中国学生,相反是要强很多。


据悉,中国教育界和社会上还有这种说法,认为中国的中小学生要比美国的学生数理化知识学得多,比如,在某个年龄段,中国孩子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已经学得滚瓜烂熟,但美国孩子加减法还做得磕磕绊绊。


这也是错的,在美国比较好的中小学校里,中国学生念的功课,他们也都是要学的,而且学得很灵活,绝对不是像我们国家大多进行填鸭式教育。美国一些好的学校,十一、十二年级学生的微积分已经做得非常漂亮,但国内并不是所有的高中生都学微积分。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语言、数学、写作是三门最重要的功课。


西方的教育,从小学开始就训练小孩子的表达能力,无论语言和文字的技巧都得到良好的训练。一般来讲,受过这种训练的孩子都能够毫无困难地在集会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科研的成果,因此他们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发挥自己的意见而得到老师跟同学的重视。我们常常讲,中国的学生为什么到了美国念研究院,讨论的时候比不上国外的学生,我想这是他们从小训练出来的一个结果。

  

除了语言以外,推理是西方教育很重要的一环,因此数学是中学和大学最受重视的一门学科。欧氏几何定理不见得对社会有直接贡献,可是它的推理方式却是最有效的逻辑训练。以前,美国主要的大学非常看重两门学科,一个是语言,一个是数学。语言和数学不能够得到高分的话,他们基本上不会考虑接受你做他的大学生。最近还加了一个写作的能力,三门,语言、数学和写作,这三点是美国所有名校最重视的训练。

  

很多美国中小学还加上基础的法律训练。懂得法律和遵守法律是现代国民应有的知识和操守。

  

美国小孩的用功并不比中国学生差:

  

一般来讲,美国中小学鼓励学生交流。初中二年级以前,美国的中小学都比较鼓励小孩子发挥所长,让他尽量去博物馆走走,去运动场上玩玩。我们中国有的教育家因此以为,美国的中小学生不行,比不上中国。事实上,到了初三、高一以后,美国小孩的用功并不比中国的学生差。他们不用考试来训练学生,也很注重他们的基本能力。我们看到很多好的美国小孩,他们到了高中一年级或二年级才开始发挥热情,拼命去念书。到了大学以后,他们不会觉得学问是枯燥的。美国的名校我去过好几个,在念理科重要的学科的时候,他们很用功,花的功夫绝对不会少,往往是念书念到两三点钟才睡觉。而中国很多小孩经过小学和中学沉重的考试冲击以后,丧失了追求学问的兴趣和热情,这是很可惜的。

  

我在微软亚洲研究院举办的“21世纪的计算”论坛上做演讲时,很多学生们问我怎样才能成为数学大师时,我只想说:“我研究了30多年数学,对自己在数学基础上要求很严,希望能够尽量将自己的基础打好。打好基础才能游刃有余。”

  

这时候肯定有人反对“国内参加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孩子多厉害呀,连着多年占据金牌霸主的地位。美国孩子能行吗?”

  

其实这些讨论早在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就已经被讨论过。当时就有学界专家告诫,别被“奥赛”的光环蒙蔽。中国之所以能在数学“奥赛”上年年丰收,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选手都是层层选拔的,并在赛前经过了严格的强化训练。在国外,参加“奥赛”是自由的,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重视,组织得这么好。在中国,各种“奥赛”都带有明显的应试教育痕迹,不再是培养兴趣的活动。



小贴士



回复下面【】内的关键词可以直接查看往期精彩内容哦!

【031】留学前须知道:在美国最好的工作是什么?

【032】月薪三千美金,在美国能过什么样的生活

【033】美国四分之一女大学生曾遭受过性侵犯

【034】美国八大名校最爱的中国学生,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035】真心觉得这才是该看的美国大学排名。。。食堂排名。。。宿舍排名。。。orz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