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从“强奸巷”到“安全巷”

2015年07月03日 新西兰先驱报


从“强奸巷”到“安全巷”

——公共艺术早已不再冰冷


本报记者 刘浚 文/图




在Albert Park山脚下的奥克兰美术馆二层大厅里,一些木架子上的招贴不时吸引参观者驻足。这里展示的是第二届国际公共艺术大奖的32个入选项目,它们来自全球150个参选作品。


在6月27日至7月6日奥克兰美术馆的展出之外,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丶策展人丶博物馆馆长和学者们还在奥克兰大学参加了7月1日至4日的国际公共艺术论坛活动。




来自印度第三大城市邦加罗尔的Jasmeen Patheja以她的作品“跟我对话”最终获得本届国际公共艺术大奖。本周四,Patheja在奥大工程学院参加公共艺术学术论坛时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跟我对话”(Talk to Me)是Patheja於2003年发起的“缺位的声音”(Blank Noise)行动的组成部分。在印度,有一种特别的文化现象被称作“Eve-teasing”(戏弄夏娃),专指男性对女性的戏弄和骚扰,而传统上人们并不把这太当回事。2012年,印度曾发生一起严重事件,一名23岁的女学生在首都新德里的公交车上被轮奸,後来死於内伤,其袭击者被判死刑。此事引起极大轰动。


在Patheja的网页上介绍说,她上学时走在街头也常感到男性暧昧的表示,她对这种现象十分不解,在2003年发起了“缺位的声音”行动,已经引起整个印度社会的广泛讨论。


参加“跟我对话”项目的大学毕业生在邦加罗尔选了一条被称为“强奸巷”的小巷,这里没有店铺或路灯,入夜後一些男性呆在这里,对那些胆敢经过的女性动手动脚。


这些被称作“行动英雄”的大学志愿者们搬来桌椅,备好茶点,请过往行人坐下来,在一个小时里随意谈论任何与性骚扰无关的话题,结束时还会送一朵花表示感谢。一个月後,当地人对这里的印象大为改观,人们改称这里为“最安全的小巷”。


“两名陌生人谈天说地,参与谈话的行人也因此成为『行动英雄』。这破除了人们对男性和女性的一些偏见,不再把任何一个陌生人视作潜在的危险,给当地社区创造了一段美好的回忆。”Patheja说。


她说,来奥克兰参加公共艺术学术论坛就像海绵吸水一样,通过与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和学者交流,迸发的思想火花将生根发芽。


Sonya Korohina是新西兰北岛丰盛湾工艺学校的一位老师。她说,看到Patheja的作品展示时,不由得流下了眼泪,作者对女性的关爱令人动容。虽然这个项目在印度推行,但性骚扰现象在世界各地都存在。


“公共艺术已经不再是冷冰冰的纪念碑或者雕像,而是关爱——邀请公众积极参与。”她说。


来自美国哥伦比亚芝加哥学院的Bruce Sheridan教授在论坛上做主题发言,他的专长是音乐与影视艺术,曾经拍摄过离异家庭子女和葡萄酒酿造史等方面的纪录片。


Sheridan认为,这次艺术论坛最有意义的就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与会者可以脑力激荡,触发很多新的想法。他看到中国山东济南西部新城开发的计划後十分感兴趣。他将在十月访问北京,到时可能会去济南参观,看看有没有合作的可能。


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国际公共艺术奖(IAPA)创立於2011年,由《公共艺术》(中国)和《公共艺术评论》(美国)两家国际期刊共同创立,旨在体现以艺术家为核心丶突出地方塑造为特点的公共艺术项目。首届IAPA评选会於2012年5月在上海召开,2013年4月在上海大学举行了首届“国际公共艺术奖”颁奖仪式和国际公共艺术论坛。


今年国际公共艺术奖的六位大奖入围者之中包括来自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的郑炳鸿副教授。他倡导的启德河绿廊小区教育计划在原本脏乱差的启德河进行了以民为本的空间规划,改造环境的同时发挥了当地的历史文化。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