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的秘密在于用心——《对话的秘密》读后感

2016年01月26日 伦敦读书会


非常巧合荣幸,在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通过伦敦读书会我有幸结识了樱桃老师。以至于在读后半部分的时候,一边读书中的文字,一边浮想出樱桃老师的音容笑貌,脑补着她和孩子们在一起时生动有趣的画面。读着读着竟感觉到在和她进行着一对一的沟通交流。一本好书,就是这样的吧,你感到作者诚恳的敞开心扉,毫无保留的和你亲切交流。



作者:樱桃老师


这本书好在哪里?

1)书中提供了丰富的、来源于实际生活和教学的案例分析。例如如何帮助自卑的孩子自信起来;如何用非强迫的方法教孩子不放弃;如何帮助孩子处理情绪;如何处理孩子之间的争端;如何帮有暴力倾向的孩子改掉暴力的习惯;如何安抚在父母离异中受到伤害的孩子……。相信所有第一次做父母的朋友都会在实际的育儿体验中遇到这样那样的困惑和问题,有时我们受困于自己的思维方式,有时受困于自己的成长模式,有时受困于经验,不能找出满意的解决方案。这本书中例举的各种案例,让你能够身临其境的体验育儿过程中可能出现在的各种“问题”,以及不一样的解决思路。


2)这本书是樱桃老师结合了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专业的培训和研究,以及深入的思考,又经过内化,所提炼出来的智慧结晶。在此我要强调的是“内化”二字。应试教育下培养起来的80后90后父母很擅长做研究,更舍得孜孜不倦的从各种育儿书中学习。问题是,回到现实生活中面对熊孩子,还是可能傻眼,遇到问题还是可能抓瞎。比如家里宝贝还小的父母会就纠结于不同的育儿观,到底怎么选?到底是亲密育让孩子跟父母一起睡,还是从小培养独立性,让孩子在哭泣中学会独立入睡并养成独立的性格?……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内化这些知识,没有把别人的理论变为适合自己孩子的可行方法。如果父母急于解决眼前的问题(或者说让“问题消失”),那他们就会急功近利的套用别人的方法,忘记了观察自己孩子的个性特点,生搬硬套的把不适合的方法用在孩子身上,适得其反。书中的每一个案例分析,樱桃老师都分享了自己的解决思路,并总结了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法。几个案例看下来,你开始能体会到樱桃老师的一致的教育理念,以及如何根据不同孩子的个性特点,灵活的解决不同的问题。




3)这本书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樱桃老师既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又是学校的老师,所以她能从家庭和社会的双重视角来看孩子的问题。并且你常能看到她把在家里学到的方法用到学校,也会把在学校里学到的方法拿到家里。

4)书中投射出大爱令人感动。樱桃老师帮助孩子、改变孩子并非站在“家长”,或者“老师”的权威者角度,以上而下。而是在一个和孩子平等的位置,“蹲着爱孩子”,去体恤孩子的情绪,关怀他们的心灵。被理解和尊重的孩子,自愿、愉快的解决问题。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顺便八卦一下,上一次读书会中樱桃老师分享数字命理学,我们由此得知她的命理数是9。命理数为9的人的特点是“有大爱,博爱,热心公益,慈悲,人道主义”,代表人物甘地。




5)书中所用的方法大多是游戏的方式,让孩子在玩儿和游戏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樱桃老师一直自诩“内向”,但是见过她的人都知道她非常外向幽默。书中她淋漓尽致的展示了幽默能在教育中发挥的奇效。在此剧透一个小案例,让大家感受一下。有一次樱桃老师家的两个孩子和朋友家的孩子一起玩,孩子们忽然开始讲和厕所和人体器官相关的话,樱桃老师的朋友极力阻止孩子,可是越阻止,孩子笑得越欢。正在做饭的樱桃老师举着铲子出来说“你们可以讲你们想讲的话,但是如果谁敢讲Gugugaga,那么他就糟了。“结果孩子们开始发疯的大叫Gugugaga,樱桃老师故作生气状,说“你们麻烦了……”。结果孩子们疯笑着说Gugugaga,全然忘了之前在说的和厕所相关的话。越是不允许,越是要说,大人反应越激烈,越是要说,这就是孩子们体验到的语言的力量。樱桃老师利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逆反的心理,巧妙地用一个杜撰出来的没有意义的“词”替代了希望孩子们不再说的语言,在玩乐中不知不觉矫正了孩子的语言习惯,同时也没有阻碍孩子们体验语言的力量。多么充满智慧和幽默的方法。所以,这本书我特地推荐给和我一样五行里缺幽默的父母一起阅读学习。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结合自己的一些体验和观察,展开了一些和育儿相关的思考。在这里想和大家一起探讨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孩子们的问题为什么是问题?就我目前的体验来看,很多“问题”其实本不是问题。父母认为的问题,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孩子成长的特性。比如,圈子里的朋友常会问:八九个月的宝宝怎么不好好吃饭,满地扔食物?一岁的宝宝注意力不集中,不爱听故事怎么办?宝宝一岁多了太粘人怎么办?类似这样的问题,有育儿经验,也了解幼儿特点的父母会很快识别出来,处在这些年龄段的孩子就是有这些特点。如果你用成人的标准去衡量一个正在探索世界的幼儿,那没有一堆问题才怪。往往孩子本身没有问题,你的干预和蛮横矫正才会制造出真正的问题。比如口欲期的孩子喜欢啃咬东西,父母的阻止会让孩子不能顺利度过口欲期,很可能长成一个到了青春期还啃咬指甲的孩子。

另外,孩子问题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急功近利的父母急于让问题消失,停留在表面去矫正孩子的行为,却不能透过孩子的行为去捕捉造成这个表象的原因,并在根本上去解决问题。比如最近看到尹建莉的答读者问,其中有个母亲问为什么孩子有拧袖口、扯领口的毛病,怎么说教和责打孩子都改不了。尹老师回答孩子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拧袖口扯领口是他唯一能疏导自己紧张焦虑心理的渠道。家长要立刻停止对孩子的打骂,多给安慰鼓励和爱。看到这样的案例,你不禁会心疼那个孩子,也可怜这样的父母爱孩子却不了解孩子,最终在结果上却是深深伤害了孩子。白纸一样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是在我们提供的环境中,被我们引导着,学着父母的样子,受到父母的影响长大的。如果看到孩子身上有问题,做父母的一定要反思和检讨自己的教育方法以及自己的日常言行。


第二个问题:我们教育孩子、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的动机是什么?请先不要凭思维惯性说那还用说,我爱孩子当然希望他优秀,所以要帮助他改掉缺点和毛病。人性的复杂常常令我们自己吃惊。本该无私的父爱、母爱背后可能夹杂着一些我们自己都无法意识到的动机。《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作者Stephen Covey教授在他的书中举例提到自己的一个儿子曾经发展滞后,令他和妻子很难堪,他们在外常常加倍维护这个被人笑话的儿子,努力的帮助儿子赶上常人。直到有一天,他和妻子意识到他们如此费力的帮助这个儿子是因为他们希望他看上去不要这么笨、不要这么丢人,说到底,他们最关心的是他们自己的形象,而一个发展严重滞后的儿子让这对父母颜面扫地。当认识到这点,他们深深的羞愧。决定彻底改变对这个儿子的态度。他们全然接受他,不再额外的鼓励他,推他,保护他,慢慢的这个孩子竟然奇迹般的走上了“正轨”,并且崭露头角。



这本书读完,我意识到,和孩子沟通对话的秘密不在于对话和游戏的技巧本身,而在于父母的用心。




感谢斯涵的思考和分享!

欢迎投稿: [email protected]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