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村落文化的消匿-------评《百鸟朝凤》

2016年05月16日 加拿大读书会


Jan 2016


浅谈中国村落文化的消匿

——以电影《百鸟朝凤》为例


ENTER TITLE


村落文化的消匿值得一声叹息,但我们更应该在考虑,如何衡量文明与文化的利害?如何更好地建立属于我们的更加适合当下文明的文化,是比现在的一声叹息更重要的事情。


农业社会的根本注定了中国的农村人口大于城市,而村落文化的构建对于整个中国文化的影响也是举重若轻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使得农村是保守传统的最后一道防线,当时代的浪潮冲破城市这层屏障流入农村,瓦解了原本的默守陈规,也就意味着原始保留的消匿。纵观整个文化保留地,中国的村落文化还是一块比较大的研究领域,但是随着工业文明的推进,农业文明开始受到冲击,原本辉煌的村落文化渐渐消失殆尽,退化成了城市的钢筋水泥混凝土。


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固有成分,是支撑一片区域的人们生活做事的默认的行为准则,不只言语的,只一个眼神便知其中轻重缓急。理念上来说村落文化的形成缓慢且相对稳固,维护着整个族群和生活。中国的村落文化还是很强大的,尤以黄河两岸的村落保存,相对更加完整。比如电影《百鸟朝凤》中丧礼中的唢呐匠地位的兴衰,电影其实不是说教,也不是说在谴责,只是尖锐的表达了文化与文明的矛盾,我们所要的文明,击打着原本的文化,甚至击垮掉它们原本的辉煌。随着社会的发展村子的人逐渐融入了当代的城市文明,开始抛开原有的村落文化束缚追逐城市的自由和时尚,导致村落文化渐渐消匿甚至消失。


每个人都会死亡,过去是死亡及其讲究礼数的,但现在,随着文明的不断提升,慢慢的,过去的礼数开始变成了繁琐的规矩,成了每个人争相逃脱的结。而还在那默默坚守的就变成了社会的末流,底层的傻瓜。电影《百鸟朝凤》讲述的是一个黄河岸边唢呐匠的故事,从原本的受人敬仰到后来的一文不值,表现了一代匠人坚守与执着。婚丧嫁娶一直是人们生活的一个重点,代表了这个族群的兴衰,在农村更是如此。特别是葬礼,是像婚礼甚至比婚礼还要重要的一个仪式。一个葬礼的形式,不仅表现了对这个人生命的尊重,还有对这个人的德行和平生。黄河岸边的葬礼礼数是要唢呐匠来负责的,一般人是四台唢呐匠,德行好点的是八台,德高望重的就是《百鸟朝凤》。


八十年代,学唢呐是一件令人无比骄傲的事情,学会《百年朝凤》则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谁家小孩如果成了唢呐匠,那真是比坟头冒烟还要开心的事情,天鸣就是如此。不到十三岁便被父亲拽去参加唢呐匠的收徒考试,底气不足,天资不够,靠着善良的品行被勉强成了唢呐匠的学徒,并成了唢呐匠的传承者。天鸣的师傅是唢呐匠辉煌的一抹夕阳在他之后整个唢呐行业在城市文明的冲击之下变得难以维持,生活在现代西方乐器的夹缝之中。颠覆传统亦或是消灭传统,成了一件无比骄傲的事情。所有的礼数都变成了莫须有的封建迷信,没所谓的无理取闹。


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唢呐的沉稳已经跟不上这个浮躁社会的脚步了。老唢呐匠的坚持,凭着最后一点气力为德高望重的老村长吹奏了最后一曲《百鸟朝凤》。唢呐出血的那一刻意味着唢呐匠整个行业的消陨,意味着唢呐匠行业的转型。面对当下社会的选择,老唢呐匠已经无力再去评价,再去批判,他只想要把唢呐匠这门技艺留下,哪怕只是最后的一个文化遗产式的文化产品。在老唢呐匠将死的时候他所想的全部都是怎样保留唢呐匠,怎样可以让天鸣重整唢呐匠的雄风,所以在文化局长来找到天鸣的时候,老唢呐匠拼尽全力想要天鸣完成这件事。


这是一件令人无比心痛的故事,吴天明导演讲述的方式是平静的,但表现却是极其揪心的。他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一件东西从有到无原来是如此令人痛心,而这种痛又是溢于言表的。突然想起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文化的保留俨然是社会发展中相对比较重要的事,但对此引起重视的人却寥寥无几。电影《百鸟朝凤》无论从主题还是表演都将文化消匿的过程表现的淋漓尽致,每一个镜头,每一个演员的表演都表现的异常细腻。因为影片的排片量不佳,出品人方励还为此奉献了男儿膝盖,且不说是出于票房还是对于吴天明导演遗作的尊重,还是想让更多人从村落文化的消匿认识到整个文化的发展方向,电影《百年朝凤》都是无比一部值得去影院观赏的影片。出品人的行为也间接影射了当下执着于小众文化的一批文化坚守者的生存环境。社会的大众品位的变化使得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变得越来越不讨喜,越来越不被整个社会需要,他们的匠人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感动痛哭,但痛哭思忖之后真的能保存在脑海想去改变的东西能有多少?真正可以为这些匠人的工艺找一个保存和发展方式的又能有多少?《百鸟朝凤》中唢呐的衰落让唢呐匠人从一个收人尊重、衣食无忧的体面人变成了社会的乞讨者,当手艺不再提供温饱,本应是艺术的门类也就变得一文不值,甚至受人唾弃。


唢呐匠行的消匿并不会给整个村落带来巨大的变化,族群内的人照样可以活的开心甚至赚更多的钱,过着更好的生活但当一切安静下来会不会觉得内心在缺少什么?过去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社会形式,使得村落文化是整个族群的整体信仰及价值观,它的兴起和兴盛使得整个村子更加团结,更加利于村子的发展和兴盛。但随着小农经济的解体,合作发展已经渐渐开始逃出血缘关系而更倾向于能力间的合作,村落文化变得越来越不适应整个社会的发展,不适合整个工业文明的要求。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