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好文 | 道理我都懂,但是‘房屋可负担力’是个什么鬼?

2017年02月28日 楼讯


为什么男人喜欢胸大的女人?那是为了让宝宝喝到健康奶,这是做父亲的责任。那男人为什么喜欢美女?那是为了家族改良后代,这是做子孙的义务。那男人为什么喜欢苗条的?因为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诉我们,大的要让给别人,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导读


安得广厦千万间?


全文约1000字 | 阅读约需2分钟




01



据说最近中国的海南岛的房子又被炒翻了天。三亚稍微好一点的房子价格已经站上3万开始向4万一平靠拢了。而整个海南岛的GDP和人口按照全中国来排序的话,估计得排到15名以后了。


显而易见,海南的房价最大的推手,不是别人,正好是去年冬天表现的特别抢眼的推销员:雾霾。


北京的雾霾催生了海南的房价暴涨,这或许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的体现。


北京的政府相关部门为了解决雾霾也是煞费苦心。研究半天,最终出台了一个这样的方案:从2017年2月15日起,北京市内禁止国I和国II排放标准的小汽车上路行驶。


国I 和 国 II 排放标准,基本上跟欧盟制定的 欧I 和 欧II 标准相当略低,制定时间在2000年~2004年期间。这个限制政策导致大概车龄在15年左右的40~60万辆小汽车不能正常上路行驶或者需要淘汰更新。


因为国内油品质量相对国际标准低,以至于相当一部分小汽车(包括当年从排放标准更高地区的进口小汽车)被‘冤杀’。 而这批淘汰的‘老爷车’多半会被卖到周边外地(比如:一墙之隔的河北)再换成新车以保留住北京珍贵的“车牌“。


理论上一般人在被动换车的时候,都会考虑买更高阶一级的车型,大概率比原来淘汰的旧车排量更大,级别更高从而能耗和排放更厉害。


为了响应政府的政策,老天开眼,在2017年2月15日当天,北京再次迎来了一次原汁原味的大雾霾。而那些被禁止上路而趴窝的小汽车们,估计心里都默默的奔腾着呼啸而过的千万只草泥马。


小汽车的燃油尾气排放跟雾霾的形成是弱相关,这点已经被科学所证明。


一台柴油车的尾气的排放污染比一台汽油车会高出上百倍甚至数百倍,比如:常见的大货车,渣土车,工程车,农用车,还有相当一部分公交车也是如此。


国外发达地区,到处马路上都跑着车龄超过20年的老爷车就足以证明汽车尾气跟雾霾产生的相关度是非常弱的。即便有,也跟汽油燃料的质量更相关而非汽车本身。


真正产生雾霾的源头凶手又不能被捕杀,但是如果不做点什么又显得政府在对待雾霾这件‘民怨极大’的公众事件上有些不作为,于是只好出台这么一个隔靴搔痒的政策。


用一句流行语来形容就是: 


羊毛出在猪身上,最后让狗来买单。


02



最近新州政府很热闹,提出来一个提高‘房屋可负担力’的说法。


该提议一出来还被媒体誉为“时代的强音”。女州长Gladys Berejiklian在说到‘房屋可负担力’的时候那一本正经的样子,简直比川普还川普呢。


可是谁能确切的告诉我,‘房屋可负担力’是什么鬼?


呃。。。。看起来好像跟房子贵有关系。。。


房子又不是傻子,当然贵。好房子更贵,好地方的好房子,简直要贵上天了。


‘可负担力’,听起来就是一副苦大仇深的表情。但是仔细想想,什么叫‘可负担力’?


你是一个9岁的孩童,让你去背20公斤的包裹,当然是负担不起的,会把小朋友的脊椎压坏的,是要出生命危险的。


同样的,你让一个刚刚走进职场的年轻人,去负担一套‘MOSMAN’的豪宅,显然也是负担不起的,除非这个年轻人的名字叫:王~思~聪~~


所以,可负担力,是个伪命题。


一对刚结婚的年轻人住一居室是合理的‘负担力’还是应该二居?

要符合‘澳洲人的家庭观念’,那是应该住TOWN HOUSE还是应该住独立屋?

“别人家的小朋友”可以在自己的泳池嬉戏,那是不是也必须要求‘负担’里面加上?


就好像每个人的酒量都各自有别,有的人千杯不醉有的人半杯就倒,不同的人对‘负担’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 


你觉得一星期工作三天就要了命了,但是有人就觉得每天都要工作12小时浑身才舒坦星空才灿烂。


你觉得负担一周仅仅200块的房租就已经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他觉得如果40岁以前不囤够3套住房才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


总之,用一句鸡汤话来说就是:


“你在望着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望着你。” (尼采)


你有多少本事,就吃多少粮食。

虽然这句话听起来有点不近人情,但事实就是这样。


有钱人屁一样的事,就是穷人山一样的难。


那么你怎么去解决穷人山一样的困难,你又凭什么去解决?(比如:让一无所有刚刚进入职场的年轻人就坐拥一套500平市区别墅)


总不能再来一次“打土豪,分田地”吧? 


房屋可负担性,就是这样的一个听起来正确,实际上无厘头的概念。


《左传》说过: “力能则进,否则退,量力而行” 。


试图去解决‘没有能力’或者‘能力还不够’的人去负担他不应该负担的东西,本身就是违背市场规律的。而如果把这种‘可负担性’的幻觉建立在政府的调控手段而不是建立在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和评估的基础上,那么其结果必然是缘木求鱼。


如果把事情说的更夸张一点,政府在对负担不起房屋的人进行补贴和资助以‘帮助’他们能够‘居者有其屋’这件事本身,就是对那些一直祖祖辈辈努力工作并创造财富能够自己购买居所的人的抢劫和不公。


类似的,诸如国内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保障房’等等,本质都是一回事。


换句话说,如果大家都等着让政府来控制所谓的‘房屋可负担力’来解决住房问题,那么最终的结论就导向了这样的事实: 奖励懒惰,惩罚勤劳


03



但是越来越多的人买不起房子这件事那么怎么办? 难道就应该坐看房价涨个不停,然后穷人永远买不起房子么?


答案是: 是的


市场总是有一双无形的手在高效而公平的对待这个世界。


老话说,有多少钱,办多少事。


一个年轻人负担不起‘MOSMAN’的别墅这本身就是合理的。住不起市区,你可以住到西北郊区去啊? 买不起独立屋,先买个小UNIT啊?如果实在买不起,那就租个小房子住,然后老老实实努力工作攒钱,什么时候攒够了再说。


房价确实是在飞涨,那么你应该做的不是仅仅诅咒房价控诉政府大骂开发商和有钱人,正确的姿势是:调整心态,努力赚钱,尽早买入


除此之外,都是无用功。


只要有需求,一定有敏锐的商人来提供服务。政府需要做的不是去研究什么‘房屋可负担性’,政府仅仅需要让这个市场更自由,让市场的产品更丰富,让中间的环节更清爽,其他的都不需要做,交给市场和市场的每一个参与者。


这就是公平和效率。


当然,政府如果提出来减税的政策,无论是何种情况那都是正确的。


很多时候,我们容易把政府想象成一个全能的大神,似乎依靠政府,所有的负担都不是负担了。而尽早摆脱这样的婴儿心态,或许才是追赶上房价的第一步。


这也是每一个人的个人问题,我们的‘负担力’只跟我们个人相关而跟外界无关。个人的努力才是你自由的源泉,如果我们试图去依赖政府的政策去满足自己的小愿望,那么到底,还是会失望的。


因为人的欲望总是在增长的,永远你都会觉得自己少一套房。而政府也没你想的那么全能和高大。所以,千万不要被女州长的义正言辞所迷惑,以为日后政府会把你的‘负担’变成别人的‘负担’,而你就可以轻轻松松的实现一个小目标了,这是自欺欺人的可怕黑洞。


自己为自己的欲望买单是正义;羊毛出在猪身上,最后让狗买单,不是正义。


话没说完,悉尼独立屋的中间价位突破142万刀,这对政府期待可负担力改善的企图真是一记满满的负能量暴击。。。



这是一个超越政治的问题,因为生活成本成了每个澳大利亚家庭的巨大压力,而住房负担能力位列生活压力之首。“  


 -- 把‘澳大利亚’换成任何一个地球上的国家,这句话都一样的事实。




欢迎转发朋友圈,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