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真的比800w的学区房更有意义

2017年10月23日 荞爸的澳洲来信


亲爱的微友:


这两天朋友圈疯传了一篇文章,叫《对不起,爸爸妈妈给不了你800W的学区房》。


我本身是不喜欢这篇文章的,因为一张张精美的照片之间,穿插着许多矫情的文字,似乎孩子经过这次旅行,就能够洞察历史、理解宗教、塑造世界观。作者的出发点自然是好的,但未免言过其实,高估了旅行的育人作用。


但是,看到网上对这篇“毒鸡汤”铺天盖地的批判,我就有点坐不住了。


有人说这篇文章忽悠穷人辞职旅游。真的有吗?文章仅仅是晒出了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并没有鼓动和怂恿任何人。即便有人看了文章以后脑子一热真的开始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那也是他自己的事情。如果发文章说自己辞职的人需要为读者的辞职冲动负责的话,那朋友圈晒美食的人是不是就该为好友的肥胖负责,晒娃的人是不是就该为好友的超生负责?


况且,但凡不是零智商的,该不会想不到环球旅行也是需要巨额花费的吧?敢于辞职旅游的夫妻,本身的资金储备也肯定到了一定程度。又有多少饭都吃不饱的穷人会糊涂到会去效仿这种土豪行径?毕竟环球旅行不是买iPhone,不是卖个肾就能实现的。


更让我不能理解的是,很多人用“孩子旅行无用论”来攻击这篇文章。主要论据就是,这么小的孩子,根本什么都记不住,更别谈能够通过旅游获得知识的积累、人格的熏陶、境界的提升。


看到这么多人不约而同地抛出这样的论调,我突然明白了中国教育的症结所在——功利主义。即我们为孩子做的任何事情,都要与他今后的成功有关,否则就是毫无意义的。


的确,去年以来,我们带着女儿进行了两次长途旅行。在新疆,她走到哪里就知道要骑马;在澳洲,她走到哪里就知道要玩沙子。不管是荒瘠的古城,还是繁华的都市,对她来说似乎都没啥区别。由于无从证实,我们也没法硬着头皮说,一路的见闻会给她的内心留下潜移默化的痕迹。这样看来,花几万块钱带她出去旅游,还不如报几个培训班来得实际。


但是,我认为旅行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体验,而不是学习。至少我们成人自己,去新疆是为了体验少数民族风情,而不是为了学习千年西域史;去澳洲是为了体验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为了学习西方经济学。为什么放到孩子那里,就要期待他们会有什么提高和产出呢?


在旅行的一路上,孩子跟着大人一起坐飞机、住酒店、尝美食、逛景点,知道了这个世界上除了汽车还有别的交通工具,除了城市公寓还有别的住宿方式,除了米饭还有别的主食,除了太湖还有别的风景。人生就是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感知和体验,至于体验的过程中记住了多少、学到了多少,又有什么关系呢?


另外,在我们如今的亲子关系中,人们似乎过于看重教育,而忽略了另一个重要的方面,那就是陪伴。陪伴并不是陪孩子写作业,而是陪他们做孩子喜欢做的事情,体会成长的快乐。孩子最喜欢的是什么?吃喝玩乐!而旅行不就是一路的吃喝玩乐吗?如果孩子能在旅游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即便只是在草原上骑骑马、在大海边玩玩沙子,又何乐不为呢?


现在的很多家长白天忙着上班,晚上把孩子交给老人,除了陪送各种培训班,亲子时间少到可以几乎忽略不计。旅行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强化或者重建亲子关系的机会,一路的长途奔波、相互扶持、相依为命,你敢说不会让相互的理解更加深入、亲情的纽带更加紧密?一对为了还学区房贷款而日夜工作的父母,与一对愿意牺牲自己的时间陪孩子玩乐的父母,到底谁会拥有更健康的亲子关系呢?


话又说回来,如果你们觉得孩子旅行屁都不懂、什么都记不住,但是在这样一个幼儿园小朋友都要集中起来观看某某大报告的教育体制下,他们又能懂点什么、记住点什么呢?


用某个知乎答友的话来说,你可以暗自骄傲你的苟且,实无必要污了别人的远方。



荞爸




ps: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我去年写的新疆游记。就算我女儿已经把这段旅程忘个精光,但长大以后翻来一读,难道不也是一段美妙的回忆吗?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