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木偶戏走进澳洲!把歪国熊孩子震惊了...

2015年11月05日 澳洲鏡報MirrorNews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悉尼中国文化中心及福建省文化厅联合主办,澳大利亚澳星国际传媒集团承办的“中国福建木偶戏文化交流活动”于2015年10月25日至11月4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和悉尼举办。



来自泉州市木偶剧团、晋江市掌中木偶艺术保护传承中心、漳州市木偶剧团的13名国家级和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走进澳大利亚中小学和大学校园,为师生们献上了5场充满中国传统文化韵味的优秀木偶剧目,介绍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情况,受到了热烈欢迎。


“中国福建木偶戏在亚太地区的传播交流推广”是国家艺术基金2014年度资助项目。此次澳大利亚是福建木偶戏系列文化交流活动的最后一站,今年上半年,该活动已分别在柬埔寨、印度尼西亚、中国福建等地相继开展,得到了外方观众的一致好评。



本次活动充分挖掘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实践名册项目的示范作用,推动艺术与社会的深度融合,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旨在促进两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活动以木偶戏的表演与历史文化的展示为样本,让木偶戏传承人走进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墨尔本唐卡斯特花园小学、墨尔本女子中学、悉尼澳大利亚国际学院、悉尼马斯登高级中学共5所澳大利亚校园,生动立体地展示福建木偶艺术的魅力,并通过人偶同台互动的形式,使师生们近距离领略到木偶的奥秘。

活动期间,福建木偶戏传承人于11月2日在悉尼中国文化中心参加了亚太中心主办的“南太平洋地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批约履约培训班”。



《福建木偶戏传承人培养计划》于2012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优秀实践名册项目。


在开班仪式上,福建提线木偶戏、布袋木偶戏的几代传承人为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萨摩亚、汤加、斐济、所罗门等9国学员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区办事处官员、培训师等表演了传统木偶艺术,形象地展现了履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过程中的中国经验。培训活动期间,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专家向代表培训学员介绍了中国在履行《公约》和保护传承木偶戏方面的实践经验。


亚太中心作为中国政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在华成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国际性机构,担负着在亚太地区48个国家和地区宣传推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精神,实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能力建设战略的任务。今年中国福建木偶戏的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是亚太中心国际培训形式的拓展和创新,更深入地展示和推介了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并有效促进亚太地区各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发展和合作。


相关信息


福建提线木偶戏,布袋木偶戏的几代传承人为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萨摩亚,汤加,斐济,所罗门等9国学员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区办事处官员,培训师等表演了传统木偶艺术,形象的展现履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中国经验。培训活动中,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专家向代表培训学员介绍了中国履行《公约》和保护传成木偶戏方面的实践经验。


亚太中心作为中国政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在华成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国际性机构,担负着在亚太地区48个国家和地区宣传推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精神,实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能力建设战略的任务。今年中国福建木偶戏的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是亚太中心国际培训形式的拓展和创新,更深入地展示和推介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并有效促进亚太地区各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发展和合作。


本次演出由泉州市木偶剧团,漳州市木偶剧团,晋江市掌中木偶艺术保护传承中心联袂演出。


泉州市木偶剧团&泉州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源于秦汉。保存至今的有传统曲目700余处,和由300余支曲牌唱腔构成的独有剧种音乐“傀儡调”。泉州提线木偶戏传统剧目中保存着大量古代闽南方言的语法词汇和古读音。保存着许多宋元南戏剧目,音乐,表演形态等方面的珍贵资料。千年来,泉州提线木偶戏与闽南语系地区民众生老病死等人生礼俗相伴共生,具有多学科研究价值。泉州提线木偶戏主要传承者泉州市木偶剧团创建于1952年,63年来多次参加全国各类演出活动,同时百余次出访世界五大洲近40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艺术节和比赛中屡获殊荣。2006年,泉州提线木偶戏更是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次演出中,有吴伟宏老师表演的《钟馗醉酒》,由戴勋老师表演的《命运傀儡》,由吴伟宏老师,林建裕老师,戴勋老师,和庄丽娥老师联袂演出的《狮子舞》都是来自泉州市木偶剧团的经典剧目。


漳州市木偶剧团&漳州布袋木偶戏历史悠久,据载“源于晋,兴于宋,盛于明”, 早在明代万历年间就流传到东南亚各国和台湾等地。其表演特点是用纸张直接操纵偶像进行戏剧性地表演,既能够体现人戏的唱,念,做,打,以及喜,怒,哀,乐的感情。同时又能表演一些人戏难以体现的动作,具有高超技巧精美造型,独特风格,古老艺术的木偶剧种。2006年,漳州布袋木偶戏和木偶雕刻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漳州市木偶剧团自1959年组建以来,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北国南疆在国内外屡次获奖。而今晚我们欣赏到的由木偶表演艺术家洪惠君,李智杰,陈丽玲和朱静怡联袂表演的《大名府》就是漳州布袋木偶艺术的著名剧目。


晋江市掌中木偶艺术保护传承中心&掌中木偶戏,又称“布袋戏”,流行于闽南地区,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稀有剧种,布袋戏地域文化特征明显,行当角色分工细致,木偶头刻形神兼备,表演细腻逼真传神。晋江布袋木偶戏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早在清末,晋江木偶艺术家们就出访东南亚诸国演出,开创我国木偶戏从事中外文化交流之先声。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