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5亿!今日上市封涨停,这个巨无霸市值将超贵州茅台?

2018年06月10日 创业财经汇



6月8日,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在上交所敲钟上市(股票名称:工业富联),开盘后秒涨44%,报19.83元/股。总市值达3905.57亿元,超过海康威视、美的集团等,位居A股市值第14名,同时成为A股市值最高的科技企业。



富士康今日上市封涨停,若11涨停市值将超贵州茅台


工业富联(601138)今日上市,公司发行价13.77元,发行市盈率17.09倍。富士康本次实际发行约19.7亿股A股股票,发行后公司的总股本增至约196.96亿股。如果按照13.77元的发行价计算,其市值即已达到2712.04亿元。



当前市场对独角兽的热情较高,如果富士康在上市后能有11个一字涨停板,其市值将突破万亿元,超过当前的贵州茅台(600519)。而药明康德(603259)此前上市后连续14个一字涨停板,如果富士康上市后涨停数超过药明康德,其市值将逼近15000亿元,超过中国石油,成A股市值最高的非金融类上市企业。


富士康坐上A股科技板头把交椅

富士康主营的业务分为三大板块,分别是通信网络设备、云服务设备、精密工具和工业机器人。三者在2017年的销售收入分别是2145.01亿元、1203.94亿元、9.66亿元。


作为全球电子产业的代工龙头,富士康有着巨无霸级的营收表现。2016年,富士康实现营收9327.69亿元,即便是此次拆分上市的富士康股份,其营收数据也超过了绝大多数A股上市公司。



从招股书公布的信息来看,2015至2017年,富士康股份营收分别高达2728亿元、2727.12亿元、3545.4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以2017年营收数据来比较,2016年A股已上市的公司中,仅有13家超过这一体量,可以说IPO成功之后的富士康股份将成为A股的又一大巨头。



在发行方面,富士康在招股意向书中就披露,发行方式上将采用战略配售、网下发行与网上发行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初始战略配售股份数量为5.9亿股,约占发行总数量的30%。


最终确定的战略投资者如图所示:



董事长:马上推出员工持股计划

 

富士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在6月7日的富士康大陆投资30周年论坛上透露,富士康上市后将会有员工持股激励措施出炉。

  

“富士康选择在A股上市的一个原因是,大陆员工很难拿到台股股票。”郭台铭表示,“工业富联上市后,会马上发行员工持股激励计划,激励人才。未来富士康可能会考虑合伙人制度。”

  

“互联网硬件对人才的要求很高,因此对核心人才进行股权激励,能够促使公司团队更加稳定,进而对基本面形成利好作用。”某电子行业分析师表示。


上市募资资金用途


根据招股说明书显示,工业富联本次公开发行股票19.7亿股,发行股份数量占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比例约为10%,全部为公开发行新股。本次发行价格为13.77元/股,募集资金总额约为272.53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约为267亿元。


此前,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曾首次对外公开A股股票网下发行初步配售结果及网上中签结果公告。在战略投资者名单中,BAT各获配2178.6万股,股票锁定期为3年。


富士康股份将此次IPO的募投项目锁定在了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这一领域,而智能制造是其中的重点。


招股书显示,此次仅智能制造领域涉及的募投资金就达到了173亿元,占募集资金总额的63%;其余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云计算、物联网等项目也将帮助富士康股份实现智能工厂全面网络化、云端化、平台化。





一系列项目的实施不仅会提高公司技术水平、研发实力和生产效率,也有助于缓解富士康股份所面临的用工难以及人力成本上升等问题。事实上,仅2017年富士康股份的直接人工成本就已经达到了165.62亿元,这一金额甚至超出了当年的净利润。


工业富联能否剥离苹果血汗工厂标签?


富士康最为外人所熟知的标签是苹果手机代工厂,来自苹果的生意占富士康总营收的一半左右,一部售价500美元的iPhone,制造商富士康只能拿不到10美元,这样的说法广为流传,让人一提起富士康就想到低端加工业。富士康还背负着血汗工厂的恶名,2010年的“十连跳事件”(富士康深圳基地半年内有十名员工跳楼自杀)让富士康成了众矢之的。2012年,纽约时报驻华记者以一篇《苹果的血汗代价》赢得了当年的普利策新闻奖。虽然此文重点针对的是苹果,但也令富士康的公众形象蒙羞。


就在A股敲钟前三天,富士康举行了一场为期三天的30年庆典,郭台铭在现场称,今天的富士康需要的不仅仅是体质强健的工人,而是高级人才,帮助富士康完成由代工厂向智能制造科技型公司的转型。


68岁的台湾鸿海集团创始人郭台铭把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跟制造业融合起来,即工业互联。郭台铭还希望,可以将其传统专业知识打包,向其他工业公司销售“智能制造”服务,包括全自动化工厂。


这是郭台铭主导的第三次转型。1974年,郭台铭在台湾地区草创塑胶企业鸿海有限公司,生产塑料产品,上世纪90年代转型为连接器制造商和机构件制造商。本世纪初,鸿海提出转型为高科技服务公司。2010年后,尝试推出自有品牌。2016年,富士康收购夏普,这是郭台铭打造面向2C市场自有品牌的第一步。郭台铭称,鸿海将成为“一家全球创新型的人工智能平台,而不只是一家制造公司”。


正在与富士康合作开发智能耳机解决方案的东方酷音创始人李斌称,几年前富士康代工烙印很深,现在更像一个产品运营公司,这为转型提供了基础,“富士康不缺钱”。

综合腾讯科技、21世纪经济报道、证券时报、财经杂志

喜欢本文的亲们,请在页尾留言、点赞哦👍

创业财经汇

创业&投资好助手

经商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推荐两个不错的公众号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