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经济学,能带来“安倍景气”吗?

2014年10月13日 Theo的澳洲生活旅程




发这篇是因为这是上学期经济学的一个论文题目,最近和同学重新讨论安倍经济学发现忘记的差不多了(老师很懒没有换题),于是搜了一下,发现这篇FT中文网的解释通俗易懂,很有意思。于是分享一下,说不定有人近期用得到。 :)


我自己只是做了一点简单整理,在关键的地方加了一两句话。再感慨一句,经济学确实有意思,可惜我智商不够。。。


正文:


日本去年(2012)再次陷入衰退之中,本国需求的微幅增长不能抵消出口的低迷,向几个主要市场的出口都有小幅滑落。



什么是通货紧缩?


Deflation是与通货膨胀相对的概念,即物价水平降低,货币购买力会增强。经济学家一般认为,通缩带来企业和居民长期信心不足,易使经济陷入螺旋式衰退和通缩。


不过有例外,道格拉斯·诺斯发现,美国在除内战以外的19世纪几乎都在通缩,不过这是由技术进步引起的,经济没有衰退,而是大幅增长。



债务高企


日本的政府债务攀升到惊人的GDP的240%,轻松击败包括欧猪国在内的所有发达国家。



好在问题不大


当然,其债务主要是内债,由于政府的负债同时也是为本国居民持有的资产,其危险程度并没有南欧国家那么大。


事实上,日本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只有令人羡慕的0.63%(2013.3.13)。竟然长期大幅低于德国和美国,领先于其他发达国家。


Theo's note:这里有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对比其他欧债危机负债累累的欧盟国家,日本的国债利率低的令人咋舌。可见日本国民对于日本还是很有信心的,只是在经济长期低迷的情况下,日本国民宁愿存钱也不愿意去投资,尤其是经历了90年代之后的房产泡沫之后,房产投资的资产大跳水,让不论是当时接触了房地产的国民还是大小企业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而国债利率相比比存款还能高那么一点,于是都会选择买国债。这里不禁让我联想到刚接触不久的澳洲房产,包括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之前总是有人拿日本房地产泡沫来比较。在我粗浅看来,中国的房地产,在一二线城市的需求还是在增长的,因为中国的城市发展以及资源分配不均衡导致了人还是源源不断流入大城市,但是房价收入比确实是个大问题。而澳洲虽然房产持续增长,但澳洲作为全球前列的移民国家,居住需求是很难萎靡的,资产伴随移民的流入让需求量一直坚挺甚至部分移民的购买力更高(其反馈就是房屋空置率在各大城市都非常低),加之房价和收入比还算比较健康,所以“泡沫”二字还是相当的远。


失去的十多年


通货紧缩的泥潭,日本一陷就是长达15年,而且物价的低迷仍在继续。 疲弱的经济增长再加上通缩,使得日本今天的名义GDP还不如1992年高。


安倍经济学


安倍晋三,二进宫的首相,声称他有药方(三支箭):


- 首先,央行实行更宽松的货币政策——将通胀目标上调一倍。


- 另外,政府开展经济刺激——能搞多大规模,就搞多大规模。

他说,这可以迅速刺激经济增长,而且带来又一轮的投资和消费增长。这一来,通缩的泥潭就可以走出了,另外,巨额的债务也就随着GDP的增长被摊薄。


- 第三点是结构型经济改革。


概括来说,这就是人们称为“安倍经济学”Abenomics的思路。


Theo's note:首先宽松的货币政策,说白了就是政府通过发行债券而有央行购买实现增发货币,货币增长会导致货币价值下降也就是贬值从而达到通货膨胀。而之前日本一直处于通货紧缩,长期的通货紧缩会抑制投资和生产从而造成经济衰退。政府的经济刺激目的是通过政府的投资项目带动各行各业的产能从而达到GDP增长。而最抽象的结构性经济改革,日本目前还比较难实现,因为日本的雇佣市场太过死板定性,企业在没有看到利好的状况下不会愿意去转型。



里根经济学


这个词汇的灵感来源于Reaganomics。


罗纳德•里根的经济顾问、“拉弗曲线”发明者Arthur Laffer总结了里根经济学的“四根台柱”:控制失控的政府支出增长,削减联邦所得税和资本利得税以鼓励投资和消费,减少管制以增强经济活力,以及通过保守的货币政策来控制通胀。


很显然,带领美国经济走出“滞涨”陷阱的里根经济学,与今天的安倍经济学恰好目标相反。




安倍经济学在日本民众那儿颇为热销,去年(2012)12月,他们在大选中给予自民党(The Liberal Democratic Party of Japan)及其盟友以众议院的超级多数席位(超过2/3)。


作为6年来的第7任首相,他雄心勃勃地提出额外增加10万亿日元的预算(约1012亿美元),并给日本央行持续施加着压力。



最新的2013-14财年预算为92.6万亿日元(合1.02万亿美元),高达46.3%的支出要靠发债。


政府称,基建投资、医疗和教育等方面的支出将扩散到日本的各个地区,刺激计划可以增加2%的增长。



现在挑战是让通胀目标“落到实处”,而不仅是表现在金融市场上。近来,日元持续贬值,日本股市也在经历着7年来的最好时光。


通缩与信心


通缩预期,让日本的家庭和企业20年来一直在囤积现金,而不敢扩大消费和投资。


不少人认为,通缩带来的信心的缺乏,正是日本经济的症结所在。


但有些人认为,“缺乏信心-通货紧缩”这一恶性循环的真正动力,在于人口结构的变化。——1995年来,日本劳动年龄人口几乎每年都在持续减少,至今已累积降低了8%,至不足7900万。


由于劳动年龄人口是消费的主力军,整个国家的内需就一直趋于衰减。


对于企业来说,销售无法提升,而且在可预见的将来也无法提升,为避免亏损,他们就必须削减成本——这就是最近20年内日本的企业一直在做的。考虑到海外的新兴市场一直在成长,日本国内的需求确实太过低迷。


那么不搞紧缩,通过涨价来弥补需求的下降怎么样?企业当然不敢这么做,在一个整体萎缩的市场用涨价来进一步放弃市场份额无异于自杀。



应对措施


企业削减成本,意味着员工的收入和购买力下降,这一直在拖低物价水平。


而政府的应对并不成功,比如说,2008年3月,时任首相福田康夫罕见地要求行业领袖们在日本传统的春季劳工谈判中给工人们增加工资,以刺激消费。


彼时,全球金融危机尚未爆发,而日本的企业利润连续6年都有增长,然而日本主要的商会都不愿大幅涨薪。 当年员工薪水水平上涨为2%,基本都是按照早先确定的规则,比如来自资历和工龄。


与欧美国家不同,日本有独特的“终身雇佣式”企业文化,再加上员工的收入较大部分是浮动的奖金形式,这使得劳动力成本的弹性较大。 显然,比起法、意、西等国低弹性的劳动力市场,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可以避免大规模失业。


今天的财政部长,曾经的日本首相麻生太郎,也在2008年10月提出了类似的呼吁,希望企业加薪,以便帮助家庭克服雷曼兄弟破产等带来的经济衰退。与上次一样,无果。


2013年春天,安倍首相再次提出呼吁,一些企业基于安倍上台的经济刺激预期进行了加薪。 但也有企业表示,它们并没有足够的空间提升工资,因为长期的通缩,加上日元仍然坚挺,它们的利润预期并不乐观。


打破这个循环并不容易。政府表示,愿意为涨薪和扩大生产的企业提供税收优惠。


但很多经济学家认为,更重要的是对日本的劳动力结构进行根本性的改革(注意与“劳动力市场改革”不是一回事),比如鼓励更多家庭妇女在生孩子后回到工作岗位上来; 比如允许外来移民进入等,以便从根本上改变日本企业对人口数量、经济增长和通货紧缩的预期。


安倍经济学,能带来“安倍景气”吗?



写在最后:记得经济学老师Steven对安倍经济学情有独钟,一方面惊讶于有国家元首能将这么理论化的经济学知识就应用到国家策略上,另一方面也对日本高负债低利率等现象觉得不可思议。而对于今年澳洲的各种开支削减计划,他非常嗤之以鼻,如果削减了各方面开支让人民收入减少,那代表着国民消费力的降低,消费力降低只会拉低生产力从而让整个经济更萎靡。


宏观经济学还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各国都处于不同的境况之中,总有些相似的地方却又各自不同,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只能让时间给出答案了。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