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了,总被叮嘱进入主流社会,到底是个什么主流?

2018年12月19日 澳洲盈德留学移民Linkworld



每每和在澳洲的华人朋友谈起在澳洲的生活,大多数的人都要感叹一下自己融入不了主流社会的痛苦。


"被排斥在澳洲主流社会之外"的失落是我们华人小伙伴们讨论的热门话题。那么,澳洲的主流社会究竟是什么样的?我们离它究竟有多远呢?



首先,我觉得澳洲有个高高在上的"主流", 是绝大部分澳洲人也被排斥在外的主流。


这群人的特点很明白:经常出现在电视报纸上。可能因为我来的时间不长,也可能因为英文名字难记,这些人在我的脑海中也仅仅是"混了个熟脸"。


他们中有体育明星,尤其是橄榄球,棒球明星,还有在澳洲最被人追捧的板球明星,这些比赛大多数中国人并不热爱,所以是不看的。



娱乐明星自然也在这个圈子里,看看周末的 SMH (悉尼先驱晨报)和 Daily Telegraph(每日电讯报) 就知道了。还有园艺,环保,政治,烹调,等等行业的名人。


澳洲的媒体总是围绕他们转,他们毫无疑问是主流,是普通人津津乐道甚至模仿的对象,但是他们处于社会的顶端,是"主流社会"中的极品。



中产阶级,主流社会中的大多数,包括各类专业人士和小生意者。这些人有比较稳定的收入,但是也有很大的生活压力。


他们很多人已经完全拥有了自己的房产,还有股票等投资,但也有的人还在还着贷款。


他们的孩子很多去了私立学校,但是去公立学校的也不少。他们有的开着奔驰宝马,但大多数还是选择丰田福特和 Holden 。


他们一般不会因为特价而特意去 Coles , 但是他们也绝对花钱有度,不该花的不花。



这个群中的 男人一般是挣钱的人,女人一般照顾着2-3个孩子。如果这种家庭里的女人也上班,她们的步伐总是比他人快,脸上带着倦容。


他们的生活以家庭为中心,朋友要么是孩童时的伙伴,要么是多年的邻居,更多的是自己孩子的家长。



最后,澳洲"主流社会"还有个下层,那些靠政府救济金过日子的人。把他们纳入主流,完全是因为人数众多。


我们怀着不同的理想,从中国不远万里来到澳洲,除了辛苦的工作,也希望在生活上融入它的"主流社会"。



技术移民大多数也是专业人士,层次上也算是中产阶级。有同事,在一起工作;有邻居,在一条街上住着。


可是,他们怎么还是离我们那么远呢?



语言,总是语言,这个天然的障碍

在国内,小A是英语本科毕业,后来又读了研究生,在高校教授英语13年,可是,到了澳洲,听不太懂,也说不太清楚。


电视上报道的事件,小A只能晕晕乎乎的听个大概,那些名人的名字我始终记不住。阅读稍微好些,可是看报纸,上网,理解总不够透彻,干脆看澳洲的中文新闻报道更省事。


在这里,小A感觉生活在云里雾里,什么都不知道,拿什么跟别人套近乎?看他们笑翻了天,也就咧开了嘴,干笑几下。



文化,还是文化,这条跨不过去的沟壑

中国的文化在自己的心里根深蒂固,无处不在。小A脑子里总是充斥着在国内跟朋友一起胡吃海塞的场景,那沸腾红辣的火锅,那飘着葱花的馄饨,那流着肉汁的小笼包…


小A对澳洲的历史人文知之不多,所以没有办法跟他们侃大山。小A(只看姚明)对棒球橄榄球不感兴趣,赛马我也不懂,所以不想参与。


小A不知道澳洲的同年人,他们在想什么,在玩什么,为什么所困,为什么烦恼,因为自己不属于他们中的一个。小A感觉他们都活得很轻松,整天嘻嘻哈哈,为什么自己就那么累,总是愁眉苦脸?



小A不是个种族主义者,更不觉得黄种人比白种人低一等,可是跟他们面对面,自己怎么总是有些心虚?跟华人打交道,小A觉自己是平等的,甚至有些高傲。


究竟是什么让我们不自觉地远离他们?说到底,还是自己的"二等公民"的心态在作怪。既然感觉不爽,为什么还要往上凑呢?算了,还是跟自己的同胞在一吧。



我们在这里生活得越久,离这个"主流社会"就越远,故乡也越来越淡漠,自己也就成了一片飘泊的浮萍,到着老了,再去归根。


融入的机会在每一个人手里,只是在于你想或者不想。融入的第一步就是放下抵触的情绪,学会尊重并且学习自己所生活的这个国家的人文。







如果一味地只强调自身的文化根基,根本不屑于了解或者接受澳洲本地已有的文化的话,不能融入到澳洲社会当中去,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我们读书是学过一个成语‘入乡随俗’。既然来了澳洲,并在这里学习和生活,至少要认同这里的社会价值观,而不是发自内心的抵触。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