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码标价”的中国式相亲 显现了怎样的国人价值观,请加拿大单身狗们对号入座

2017年07月14日 加拿大留学移民网



图片来源:网络


一份从北京公园相亲角流传出的

“中国式相亲价目表”刷新了国人三观

最近一张中国的相亲价目表在网上疯传,大家都被表上各项配置要求惊呆了。。。呐,加拿大华人和留学生们快看看自己属于表上的哪一层吧,实力扎心!


这张奇葩的表格上,从收入、学历、长相、户口等各个方面都对相亲对象做了明确的要求,看的不少网友吐槽:这是在寻找爱情还是买卖儿女?

很久以来,在北京的中山公园、天坛等有名的相亲角里,各路大爷大妈都为孩子的终身大事操碎了心,只要你有足够的“资本”,就可以在这里找到各种各样你期望的“对象”。。



一个身高不足1米65、大专文凭的东北小伙执意要找一个北京姑娘,他特地在择偶要求一栏注明,对方有轻度残疾也可以。



此外,在相亲角,其他十一生肖永远凌驾于羊之上。由于不少大爷大妈对“十羊九不全”的民间说法深信不疑,他们认为属羊的人(尤其是女性)命不好,不是中途丧偶,就是没儿没女,即便其他条件再合适,只要属羊,也一律不考虑。

今年26岁的北京姑娘彭顺利是少数出现在相亲角的年轻人之一,京籍京户、三环有房、985高校硕士的她立刻招来不少大爷大妈的关注。但当听说彭顺利出生于1991年、属羊时,大爷大妈只得惋惜地表示,“你什么条件都好,要是不属羊我肯定选你当儿媳妇了!”


彭顺利万万没想到,户口、房子、学历竟然败给了自己的属相。

不仅如此,有的人相亲不仅要看对方的学历,还会问GPA,要是phd肯定会互相查paper。。

有个经济条件特别好的男生,85年的,康奈尔大学的博士,他一点不挑,就觉得女孩年轻、好看,心地善良,学历高,家庭好就行。别的他不需要,有没有工作都无所谓。。。

如此风气之下的中国相亲模式催生了一条“鄙视链”,在各大相亲角里,我们丝毫看不到阅读理解题式的对纯洁爱情的美好向往。“中国式相亲鄙视链”背后,真的也让人惊叹物质对感情的冲击。



住在加拿大的我们,远远地看着“中国式相亲”,带着对“势利”的厌弃可是没想到,这条发展成熟的鄙视链已经不知不觉在加拿大也生长起来了!


旁观加拿大华人的一些相亲群和相亲活动,大家对相亲价值的考量标准和“中国式相亲鄙视链”竟如出一辙!


房子

同样是独立屋,所处社区不同,阶层就大不同。豪宅区的看不上普通社区的,普通社区的看不上老旧社区的。

独立屋优于镇屋,镇屋优于Condo,有个Condo就比租房好。


车子

最有“价值”的人,开个法拉利、兰博基尼、玛莎拉蒂是标配吧?只不过要看你有几辆。


奔驰、宝马、奥迪、路虎,在加拿大华人圈里,只能证明家庭情况还不错,起码不穷。


两“田”(本田、丰田)车主,基本可以自己去哭了。


身份

加拿大本地人,CBC,或者是移居多年的“公民”,都是相亲市场的抢手货呀!他们的家庭在加拿大本地生活久、植根深,爸妈都有一定积蓄和本地人脉,还可以帮到小家庭。


拥有PR身份,基本已融入加拿大社会,一般英语过关,工作稳定,将来入不入籍就看个人选择了。


拿工签和学签的人,如果有了稳定工作,加上英语过关,将来移民就有指望。如果这两点做不到,可能随时都要卷铺盖回国唉。


至于那些黑在这儿的人,就别想着在加拿大相亲啦。


学历

本地名校高学历,永远是最吃香的。多大、约克、滑铁卢、UBC、麦马等学校的硕士或博士,都是认真学习的优秀学子。没有硕士学历,名校的本科学历也不错。

再往下一层,Centennial, George Brown,Humber, Seneca等四大College专注职业教育,能力强一点的人混得也不差。


如果没有学历,除非家财万贯,否则在加拿大很难活得体面吧?


   加拿大相亲鄙视链


加拿大相亲鄙视链,小编综合归纳了一下,单身狗们可以来看看,对号入座。


顶配

移居加拿大多年,老移民或者已经是公民,基本融入加拿大社会,拥有1辆或者几辆超跑啊,豪车啥的。本科学历或以上,要么是有妥妥的家族企业(富二代也算),要么年薪在15万或以上。有至少1套豪宅,位置在市中心玫瑰谷,森林谷等,或在Richmondhill富人区。


高配

本地出生长大,标准CBC,或加拿大当地人,1辆及以上高级车,本科学历及以上,有家族企业,或者一份高工资,年薪8万以上。有至少1套房(最好是独立屋),位置在市中心,万锦或列治文山富人区。


标配

新移民,有PR,基本融入加拿大社会,1辆中档车,大专学历及以上,有稳定工作,年薪4万及以上,有1套Condo,住在北约克、万锦或列治文山(最好是学区房)。


低配

学签或工签,无PR,1辆中档轿车,大专学历及以上,时薪13元以上,租房。地区很有可能在士嘉堡啥的。


简配

学签或工签,无PR,Lease双田轿车(丰田&本田),高中或大专学历,拿安省最低时薪,合租房。地点随意,哪里方便住哪里。


不考虑

没有有效签证的黑户,吃完上顿没下顿,生活来源不稳定,合租房。哪里便宜住哪里。





不少人认为:“裸婚时代”已经过去了,当初文章的那句“我没有车,没有房,没有钱,没有钻戒,但是我有一颗陪你到老的心……”在当下社会已成为泡影。


相亲角中的每个人都在守卫自己所在的阶层:

谁也不想找条件不如自己、相对低层次的家庭,因为他们惧怕下滑,惧怕好不容易才积累的财富被人占用;谁都在找条件略优于自己、相对高层次的家庭,因为他们也期待上升。


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愿意裸婚,因为裸婚的背后不只是仪式感的缺失,更大的是安全感的缺失,在当下这个人人自私的社会里,大家都愿意把自己的安全感建立在所谓的物质基础上。


一直以来中国人的恋爱教育是缺位的

组织化的社交活动也很有限

以至于很多人不会谈恋爱

也没有太多机会跟人谈恋爱


相信许多试婚年龄的待嫁男女都曾经遇到过父母坚决反对早恋,而又希望儿女在踏上工作岗位之时就完成结婚生子。说到底就是社会的基因里还是父母包办待价而沽那一套。


从道义上,我们很难指责做出这些举动的老人,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的所谓的标准无论多么荒唐,似乎是出于好心。但正是因为这些比较平庸的老年人,在心力与胆识都在衰退的年纪,依照与他们的人生选择没有因果关系的优越条件,企图影响子女的人生选择。


他们用心良苦地想帮着子女往上爬,但是他们的见识成为了子女头顶的又一层天花板。



正如知乎网友limate总结的,相亲市场极限放大了阶级差异(户口、房子),高阶层父母尽量阻止跨阶层流动,低阶层父母尽力促进跨阶层流动。


展现了权力→资本、智力→社会大众的互动过程,北京严苛的户口制度和高房价抹平了高等级智力差距(外地博士男找本地大专女)、低等级权力差距(年轻小官找本地女、外地小官二代在京找本地女等)。


北京本地父母要求对方京籍,鄙视京户外地男,从经济上讲也是高房价的结果。京户外地男要解决父母养老照顾问题、年幼子女照看问题,都需要在京为其父母购置住房。大部分京户男解决自己婚房已经捉襟见肘,无力为其父母在京购房。北京本地父母的排外说辞,说到底都是经济选择的结果。

 


民政部今年2月公布的

2016年

中国结婚登记共1132.9万对

离婚登记共346.8万对


2015年

中国结婚登记共1224.7万对

离婚登记共384.1万对


世纪佳缘曾发布离异人群婚恋观调查报告中显示,“对方缺乏责任感”、“婚内出轨”、“感情变谈” 呈离婚原因Top3。可见,在婚姻中影响成功与否的因素并非物质条件,更多还是感情因素。




俗话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

这并不代表经济条件越好生活就越幸福。


据世纪佳缘调查,影响婚姻幸福的因素主要是信任、忠诚度和价值观,而家庭经济仅排在第7位虽然,婚姻需要门当户对是已经是个铁杆定律。但是,门当户对的定义严格说是男女双方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情况、职业相当。


并非“相亲角”所出现的“有车有房月入过万,只要北京户口,即是残疾也可以”。这种相亲条件本来就是门不当户不对的条件,并不是你有钱,你就应该能找个北京户口。也并不是你只有个北京户籍,没车没房没月入四五千,就应该能找个有车有房身高合适的人。


当你“明码标价”像卖猪肉一样,把儿女的资料晒出来时,这已经是对自我价值观的践踏。这是近乎人人都想找“顶配”条件,想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最大利益收获的价值观扭曲。

 


经济基础是婚姻条件中的一部分,而并非全部。

婚姻的先决条件是爱情,物质只是用来供奉爱情的。婚姻漫漫长河,汹涌且充满变数,一张冷冰冰的“相亲价目表”无法定义未来的婚姻走势。


“相亲角”折射了择偶市场的物化,莫把婚姻当做一场讨价还价的生意,婚姻应在物化的路上刹车,只看一张户口本,一纸房产证的势利婚恋择偶观不应被倡导


物质之上更应该有感情的基础,契合的三观和生活的趣味相投从本质上在全社会推动忠贞、责任、和谐、挚爱的婚姻观才更为重要。





欢迎关注加拿大留学移民网,不要错过精彩内容


目前100000+人已加入我们,有你吗?

       

       


综合整理FROM天天网,世纪佳缘

欢迎分享朋友圈,转载联系



关注这就是加拿大,及时掌握靠谱的海内外价值资讯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