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真的输给西方教育吗

2016年05月20日 新西兰微留学



最近带着女儿回奥克兰。女儿四岁,在上海她上幼儿园小班,到了奥克兰,就上了本地的幼儿园。我们国内看的大多数关于中西方教育的文章,几乎都是一边倒地偏向赞美西方教育的自由性,创造性,对孩子的天性和潜能发展方面的优势。而我却想说一些不一样的意见。


我承认,从整体来看,国内的公立教育整体素质,确实不如国外。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西方的穷人可以受到的教育和享受的资源福利,确实比国内的农民工及其子女要好。可问题是,在国内如果能够移民出国的家庭,基本上都是较富裕地区的小康家庭,如果在国内发展,不至于会把孩子送到所谓的“民工学校”,你所居住的区域可能本来就是“学区”,或者会把孩子送到比较好的私立学校。但是,如果你到了国外,受经济情况的限制,可能你在国外就买不了学区房,上不起私立学校,只能把孩子送到普通公立学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大多数新移民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其实是国内的“好学校”和国外的“普通学校”之间的比较。这样比较的话,我认为国内的基础教育——幼儿园小学阶段,绝对不比国外差。


五年前,美国虎妈蔡美儿的教育方式引发全球争论。绝大多数美国人都谴责她,说她一定会把两个女儿逼出心理问题。结果人家一个女儿进哈佛,一个读耶鲁,身心健康,还表示接受母亲的教育方式。当然,这是一个个例,那么再看看其他方面的情况。


去年,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国式教学》,让中国老师到英国学校带一个实验班,完全按照咱们国内的方式教学。结果中国老师教的英国学生实验班在数学、自然科学的最终考试成绩比起英国老师教的那组学生整体成绩高出10%,校长斯托格承认中国老师胜出,并且说“英国学生真的要向中国学生多学点东西”。


最近,根据报道世界银行5月17日在上海举办“”全球基础教育发展论坛”,在论坛上,世界银行发布了上海的教育体系研究报告,上海中学生阅读、数学、科学能力全球排名第一,不但依赖于其强大教育体系和优质师资队伍,最根本的原因是上海高效的教育体系。来自欧洲、美洲和亚洲25个国家的部长级官员们分享了上海基础教育的成功经验。


我想,这些数据很明显告诉我们,我们国内的教育,至少北上广的教育,绝对不比国外差。有人总喜欢说为啥诺贝尔奖获奖者都是西方人。可是,难道你教育孩子的目的是让他拿诺贝尔奖?并不是吧。大多数的家长只希望孩子受到良好教育,以后在社会可以上从事更复杂和高端的工作,可以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和经济上的独立。从这个层面讲,北上广的基础教育,更有系统,幼儿园和小学的老师更负责,学历和素质也比西方更高。老师有系统的教学,布置大量的作业,培养了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学习习惯不但使得孩子有更好的阅读,数学和科学能力,也让他们将来在工作上更努力和自律。所以我们国内的教育,确实能够使得孩子比自由懒散读写能力差的西方孩子更容易成功。当然有些家长过分拔苗助长,这也是比较可怕的,只要家长把握好度,根据孩子个题来调整教育方式,我不觉得咱们国内基础教育就差了。


而说西方教育轻松的人,也许没有实实在在体验过西方的精英教育。事实上,公立教育的目的,只是让大部分人获得最基本的知识和普遍的认知。在西方国家,私立学校管教和学习任务一点也不自由,不轻松。事实上,私立学校的孩子们不但学习的内容多,课外也照样要参加各种课外班,和活动。朋友的女儿在新西兰上私立小学,一周课后要学习芭蕾,钢琴,游泳,击剑,还要去骑马。她同班的男生们也是至少一门乐器,然后学习高尔夫或冰球,跆拳道或击剑和参加各种球类活动。虽然和咱们国内孩子学的东西不一样,精英的教育也是一样苦。网上流传的哈佛图书馆凌晨四点灯火通明的事儿虽然是假的,可是美国顶级学府的学生要靠兴奋剂来提神才能撑得住作业和考试的事儿却是真的。难道你敢说西方精英们都是小学中学晃啊晃的,到了大学就突然打鸡血了?这真是太偏激和片面了。学神的存在毕竟是极小比例的,大多数的学霸们,都是苦出来了。中方西方都一样。殷实的家庭基础,父母对教育的重视,才能让孩子课内课外各种能力培养起来,扩展眼界见世面。


所以咱们国内教育不一定就是那么差。让孩子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良好的习惯,才能在后面的学习和工作中走得更好更稳。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