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小孩是怎样学习音乐的?

2017年12月13日 澳洲阿凡姐


澳洲小孩是怎样学习音乐的

国内流传这样一个说法--


在北京,一块砖头扔出去,可以砸到4个处长;


在上海,一块转头扔出去,可以砸到四个总经理;


那么换算到澳洲阿德莱德---


一块砖头扔下去,估计可以砸到4个音乐家,一点儿也不夸张。


这可能就是为什么,阿德莱德被称为节日之城的原因吧—喜爱艺术的人太多了!


就说说我们周边的朋友们是怎么玩音乐的吧。


晚上出去遛狗,看到我家附近一条街的邻居车库门半开着,里面是一群朋好友组成的乐队加歌手唱的正high,一副非常专业的派头.


我家隔壁邻居是阿德莱德有名的油漆工,年轻的时候除了刷油漆,还在酒吧驻场弹古典吉他,即兴演奏,获得了很多掌声。现在因为要照顾三个孩子,弹吉他就跟老公成周末娱乐了。


所以前段时间疯传的悉尼工地小哥在商场弹得一手好钢琴这件事,在咱们国人眼中,觉得非常稀奇,其实在澳洲人眼中,真的是稀松平常的。


女儿的牙医,除了长得帅,周末的时候还有自己的乐队,专门去婚礼现场给别人演出。每次找他看牙的时候,他聊起自己的乐队,都是一副眉飞色舞的样子。


我家的老高同学的Didgeridoo( 澳洲土著乐器)的老师,只是因为迷恋这个乐器,曾经在北领地与土著人一起居住了20年,跟他们学习吹奏,学习怎样制作Didgeridoo;虽然他现在是全澳洲吹奏这个乐器最好的白人,有任何大场合需要演奏,他都是指定专家;即便这样的高手,每次教我家老高同学的学费,才收15澳币(75块人民币)。


这些成年人,都是小时候的音乐爱好者,但是他们,没有任何人有音乐考级证明。

澳洲有一个电视节目,叫做”little big shot”,翻译过来大概就是’小小天才人物“的意思。


有一次采访了一个6岁的弹钢琴的中国小姑娘陈安可,是从中国万里迢迢飞过来的哦!


作为一个6岁就把钢琴弹出天才感觉的小姑娘,在电视节目中不怯场,不害羞,真真给我们中国人长脸呢!


主持人问她,你几岁开始练琴,每天练琴多长时间?


小姑娘回答说,从四岁开始练琴,每天练习4个小时。

樊霖姐一口拿铁咖啡喷到屏幕上,想想我家那熊孩子,每天练琴时间连一小时都没有,有的时候半小时都凑不上,周末还休息不练,真真是扎心了!


在澳洲,我周边的六岁孩子们还没听到过每天练乐器超过一个小时的。


这使我开始思考,国内学习音乐的方式与澳洲孩子学习音乐的方式,有着太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01

澳洲孩子学习音乐,不以考级为目的,以培养兴趣为目的。国内孩子学习音乐,以考级,尤其是最高级为终极目标。


去年开家长会,我特意约见了学校的音乐总监。然后兴冲冲的问她,以女儿现在的水平,应该考几级比较合适?


他惊讶的看着我说,我并不主张学生考级啊!


然后他说,咱们学校的音乐生,很多在十二年级面试表演的时候就被考官直接说录取了,根本不用看什么证书啊。


好吧,不以考级为目的的学习音乐,这让我 一个亚洲“虎妈“真的感到无所适从。


02

澳洲学生学音乐以团队合作为主,单打独斗的很少。而国内学生学习音乐,多数以单个表演为主。


在澳洲的各个小学基本都有一到两个校级乐队,无论你是学什么乐器的,只要想参加,都在每周的一个固定时间内排练,在学生集会或者父母开会的时候集体演出。


到了中学,各类乐队的形式更加多样。很多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喜好,组建自己的乐队,将不同的乐器组合到一起,固定时间排练。


譬如女儿这几天突发奇想,想组织一个墨西哥音乐乐队,就跟小号手,打架子鼓的,吹黑管的,几个好朋友一协商,乐队就组成了。


告诉老师以后,老师非常高兴的给他们找了两首特色的墨西哥音乐让他们先排练起来。


这个乐队可以走多久谁都不知道,但是讲究的就是团队的合作,各种乐器的配合。每周五午饭时间要把小伙伴们组织起来一起排练,这需要一定的恒心和毅力才行。所以培养团队合作能力比培养音乐技巧重要。


而女儿的学校另外一个女孩,自己组了一个弦乐四人小乐队,从十年级开始就给各种婚礼,各种活动做收费演出,不仅锻炼了音乐能力,还能自己赚学费。


更加突出的是,这四个小姑娘的弦乐队,在美女与野兽电影开幕上,都邀请她们演出了里面的电影乐曲,可见已经小有名气了。

03

澳洲学生学音乐,有各种公开表演机会;国内学生学习音乐,公开表演机会不多。


刚才提到过,各个乐队,至少每年有几次机会在学校集会上,给家长们演奏。

另外,因为阿德莱德有各种各样的活动,都给孩子们公开表演的机会。譬如两周前的南澳总督府开放,就是Woodville学校的业余乐队,顶着三十度的高温,在草地上给大家演奏的。


譬如阿德莱德每年举办的“南澳小学艺术节”,公开考试在南部,北部和中部录取三个乐队,进行半年的排练,然后在10月份给整个社会连续两周的演出,从而给孩子们们锻炼了公开表演经验,不怯场的胆量。


04

澳洲学生学音乐,有很多世界级的音乐大师来阿德莱德给孩子们来指导排练,费用便宜的无法相信。或者有很多州级或者国家级的音乐夏令营,得以提高音乐水平。


在学音乐和武术的路子上,我们都知道名师出高徒这个典故。在学音乐的道路上,有著名的音乐家过来给指点一二,确实可以使音乐水平提高不少。


譬如前段时间墨尔本著名的交响乐队指挥到阿德莱德交响乐队交流,学生们就可以与阿德莱德交响乐队的音乐人一起与著名的指挥进行排练一个下午,包括给家长们一场演出,仅仅50澳币(250元)而已。


而国内如果能请到大师级人物给小屁孩们指点,只有两种可能。一是邀请方面子大,为了对权威表示尊敬,欣然前往。


要么就是花了大价钱,甚至学生也要付了高额的学费,才能排着队,掐着点的能被大师指点一二。(据说如果请到中央音乐学院的老师指点一下,每小时都要按千元计算了,不知是真是假?)

所以我觉着,国内我们让孩子学音乐的目的,是为了考级,为了比赛,为了出名的目的多一些。很多孩子从四岁开始学音乐,到十岁基本就已经达到了音乐考级的十级。但是因为过度的练习和压力,很多孩子没有体会到学音乐的乐趣,于是等乐器练习考到顶级后就把乐器扔到脑后,投身到轰轰烈烈的中考和高考中去了。


等上了大学轻松起来再想重拾乐器的时候,已经手生了。甚至要从头再来一遍的练起来。


另外,国内的孩子学西洋乐器,也有一种炫耀的成分在里面。毕竟交响乐,在国人看来,属于阳春白雪的东西,是高素质的人玩耍的。


但是,我觉得澳洲人学音乐的宗旨,是培养一种一生所拥有的兴趣爱好,和持续一生的学习能力,不是为了炫耀,也不是为了升学和考级。


所有喜欢音乐的小孩,可以充分在各种团队合作中,在表演场合中,或者与名家面对面中,来发现自己是否真心喜欢音乐。


如果喜欢,长大以后,还有各种各样的业余音乐团体,乐队,甚至自己组建乐队的演出。


所以我想,如果一生都对音乐有一种素养,是一个人层次与素质的双重体现吧!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这个公众号哦!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