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对原发性痛风及其并发症的中医治疗

2016年01月31日 澳洲橡树屋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临床部肾脏科专家徐大基博士对痛风谈到了中医治疗方法:


痛风是由于长期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临床以高尿酸血症、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慢性关节炎、尿酸石形成和高尿酸性肾病等为特点。中医认为痛风其本在脾肾,由于脾肾功能障碍,湿热、瘀血等病邪留滞而致。


传统辨证可分为以下几型:湿热痹阻证:证见关节红肿热痛,局部触之发热,步履艰难,发热,口渴不欲饮,烦闷不安,溲黄浊,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瘀血痹阻证:证见关节疼痛剧烈,多呈刺痛感,部位固定不移,痛处拒按,局部肿胀可有硬结或瘀斑,或面色暗黧,肌肤干燥无光泽,口干不欲饮,舌质紫暗,有瘀斑,脉沉细涩。肾


虚湿热证:证见小便频数,灼热疼痛,尿色赤黄,急迫不爽,腰膝酸痛,苔黄腻,脉滑数。


肾虚石淋证:证见尿中有砂石,小便艰涩,或排尿石突然中断,尿道刺痛,少腹拘急,甚则尿中可见带血,腰膝酸痛。舌淡苔黄,脉细。阴阳两虚证:证见痛风日久,极度乏力,面色萎黄,倦怠纳呆,恶心呕吐,腰膝酸软,舌淡胖有齿印,苔白腻,脉细。


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多属于湿热痹阻证;慢性期多为瘀血痹阻证;以尿路感染为主要表现时,多为肾虚湿热证;以尿路结石为主要表现时,属肾虚石淋证,而病情发展至晚期肾功能衰竭,多为肾之阴阳两虚证。


血中尿酸增高是形成痛风的基础,因此降低血中尿酸水平十分重要。尿酸的排泄三分之一由胃肠道排出,三分之二从肾排出。


选用中药除了按辨证原则之外还可以参考现代中药药理研究的结果选用,如芫花所含的芫花素、芹菜素及大黄所含的大黄素对黄嘌呤氧化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能减少尿酸的合成。秦皮、车前草、土茯苓、苍术可以促进尿酸从肾排出;而大黄等通便药可以促进尿酸从大便排出。


对于初次发现血尿酸升高的患者,平时采用车前草15克,生薏仁30克,土茯苓15克,玉米须30克煎水饮,每周饮二至三次对降尿酸有一定帮助。


此外,痛风与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故除了药物治疗外,强调注意饮食治疗,其目的既要增强尿酸的排泄,又要减少尿酸的生成。如动物内脏、脑髓、家禽等肉类以及菜花、菠菜、豆类、蘑菇等含嘌呤较高,应尽量避免。


平时多饮水少吃盐,对心、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应大量饮水每天约2000-3000毫升,以稀释血液中的尿酸浓度,并增加尿酸盐的排出。


在痛风急性发作时宜选用清热利湿的饮食,如冬瓜薏米汤,也可常食百合汤、百合粥等。


中药详解


【车前草】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祛痰,凉血,解毒。用于水肿尿少,热淋涩痛,暑湿泻痢,痰热咳嗽,吐血衄血,痈肿疮毒。




【芫花】


性味:辛苦,温,有毒。


功能主治:逐水,涤痰。治痰饮癖积,喘咳,水肿,胁痛,心腹症结胀满,食物中毒,疟母,痈肿。



【生薏仁】


功能主治:健脾,补肺,清热,利湿。治泄泻,湿痹,筋脉拘挛,屈伸不利,水肿,脚气,肺痿,肺痈,肠痈,淋浊,白带。


【土茯苓】


功能主治: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用于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



【玉米须】


功能主治:利尿消肿,平肝利胆。用于急、慢性肾炎,水肿,急、慢性肝炎,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鼻窦炎,尿路结石,胆道结石,小便不利、湿热黄胆等症。并可预防习惯性流产。




【芹菜素】


中国医学科学院王海娣研究,芹菜素对多种肿瘤具有预防、治疗或化疗增敏作用;对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前列腺、肝脏、眼等组织、器官的病变具有防护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亦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对雌性和雄性大鼠的生殖系统的内分泌功能具有明显影响;芹菜素还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过敏、抗氧化、防护辐射损伤及调节分化等作用。



【大黄素】


大黄素(EMO)为蒽醌类衍生物,是中药大黄的主要有效单体,具有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中山大学以大黄素合成抗肿瘤化合物。


更多资讯,请长按下图二维码,关注“澳洲橡树屋”,做健康朋友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