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带宝宝千万别犯这10种错!

2016年04月28日 辣妈团V



点击题目下方辣妈团V一键关注



关于带宝宝,每位家长都有自己的一套育儿经,甚至同一个家庭的不同成员在方式方法上都会有差异。只要不影响宝宝身心健康都没什么问题。不过,下面这些错误的行为和做法,最好改掉。



1.吃饭时,喂一口饭就一口水



婴幼儿吃饭让很多父母头疼,为了让宝宝尽快吃完,有些父母在喂饭时会时不时地给宝宝喂一口水。


这种做法很不可取,一方面,食物没有经过牙龈磨碎或牙齿充分咀嚼,只靠胃液,很难消化。如果担心小宝宝消化不了,可以把饭做得细软些,也别边吃边喂水。


另一方面,喂饭剥夺了宝宝自主进食的机会。一般来说,10个月左右的婴儿,由于大动作和精细动作融合发展,开始尝试抓取食物送进嘴里。


1岁后,宝宝会试着用勺子来吃东西,但精细动作还在发展期,脑和手的配合还不一致,无法完成连贯的吃饭动作,经常把食物撒得满身或满地都是。


2岁左右的宝宝初步具有独立进餐的能力。因此,从添加辅食开始,就要让宝宝学用餐椅,自主进食。家长不用多加干涉,把吃饭衣给穿好,饭后打扫卫生即可。





2.时刻守着,破坏宝宝直觉



1岁后,宝宝学会走路、跑跳,家长总是担心他会磕磕碰碰,恨不得时刻张开双臂围在孩子周边。


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0~2岁的宝宝通过感觉和动作来认识世界。宝宝有自我保护的本能,著名的“视崖”实验表明,6个月的宝宝就可以在爬到视觉悬崖的时候,停止往前爬。


婴儿能够衡量自身与环境的关系,保护并做出有益于自己的行为。所以,家长不必过于紧张,把家里的危险物品收起来,给宝宝一个相对安全和宽松的环境,让宝宝多尝试,感受世界。





3.穿太多,宝宝更容易感冒



网上流传这样一个段子: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说的是很多父母怕宝宝着凉,总是会下意识地给宝宝多穿衣服。


事实上,宝宝新陈代谢旺盛,而且经常活动,会比大人更抗冻。特别是婴儿的体温调节中枢未成熟,体温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穿的过多,身体被限制在厚厚的衣服里,产生的热量无法散发,长久的高温易导致高热、脱水、缺氧、甚至昏迷等症状,出现“捂热综合征”


稍大些的宝宝,穿得太多,运动出汗后受凉,更容易感冒。身体总是处于汗湿的状态更容易堵塞汗管,造成痱子、湿疹等。正确判断宝宝冷热的方法是,用手摸后颈部和背部温度,以不冷且微微发热为宜。



4.宝宝玩得正起劲,给他喂口东西、喝口水,影响注意力发展



有些爷爷奶奶尤其喜欢在宝宝玩得专注的时候,给他喂口东西、喝口水,或不停地在旁边提醒“注意安全啊!”“小心啊!”……


这样做不仅容易造成宝宝吃饭没规律,还会影响注意力。0~3岁孩子注意力维持时间很短,多由刺激物本身特点引起,且难以同时注意很多事物,如果常被打断,日后就很难集中注意力,上学后学习成绩势必会受影响。


帮助宝宝逐渐养成自主且规律的进食习惯,不追着宝宝喂东西吃。在宝宝专注一件事的时候,尽量不打扰。




5.总对宝宝说“不要”、“不许”



很多父母的口头禅就是这也不许动,那也不能碰。“不”是最简单直接的指令,用在对危险行为的紧急制止上,而不能频繁地运用在亲子互动上,频繁的“不要”、“不行”之类的否定词,会使宝宝产生不被接纳的感受。


尝试将所有“不许”的指令转化为“可以”的积极、正面的论述。比如看到宝宝在墙上涂鸦,别说“不许在墙上乱画”,换成“我们一起在这张纸上画画,好吗?”



6.对宝宝缺乏尊重



很多成年人喜欢逗弄小孩儿:“宝宝给阿姨跳个舞!”“把你的糖给叔叔吃吧!”……


2岁左右,宝宝就会发展出尴尬、羞耻、内疚等自我意识情绪。内疚和羞耻被称为自我评价性情绪,经常逗弄宝宝,对孩子缺乏尊重,容易使他产生负面的自我评价情绪,感到缺乏自我价值,从而影响自尊、自信的发展。


聪明的家长不强迫宝宝做他不愿做的事,不“贴标签”,不乱作评价,承认每个宝宝的不同,接受孩子本来的样子,答应宝宝的事情努力做到。当孩子被他人逗弄时,家长更要温和而坚定地制止。



7.不接纳宝宝的情绪



当宝宝摔倒了,很多父母会说:“宝宝不疼,要勇敢啊!”甚至有的家长喜欢吓唬宝宝“你再哭,妈妈就不要你了!”


情绪没有好坏之分,每种情绪都有其意义。宝宝不会用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往往容易焦虑,如果情绪常被压抑,宝宝就很难建立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


很多人成年后也不会表达情绪,采用发脾气或者冷暴力的方式来处理。父母首先要认同和接纳宝宝的情绪,然后用共情的方式帮宝宝识别并表达情绪,当他的情绪被接纳后,往往会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8、总替宝宝看世界



如果带宝宝出去玩的时候,爸爸一会让宝宝看这个,妈妈又让宝宝看那个„„总是没等宝宝自己去发现,爸妈就急不可待地把看到的东西指了出来。从表面上看,这种做法是在向宝宝传授知识,实际上却局限了宝宝整体观察的能力,也剥夺了他们自由探索的乐趣。



9、把宝宝想得脆弱



如果一群孩子在玩耍,突然来了几个大一点的宝宝加入了,爸爸妈妈往往会担心宝宝吃亏,就把宝宝带离了游戏场所,这就是用自己的预想保护了宝宝的身体,却破坏了宝宝学习交往的环境。


担心自己的宝宝小,被大孩子欺负,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宝宝们的交往都是单纯的,他们表达情绪很直接,多数没有恶意。爸爸妈妈可以在旁边暗中观察,这样就不会破坏现场的愉快气氛,而且不断干扰宝宝的正常交往。



10、盲目替宝宝做主



当宝宝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时,出现的一些纠纷和问题,爸爸妈妈往往不征求宝宝的意见,直接就替宝宝做主了,这样会干扰宝宝之间的独立交往,让宝宝失去跟同伴交往锻炼的实践机会。


聪明的爸妈永远是站在宝宝身后的,在碰到宝宝与人交往中的问题时,爸妈不妨先等一等,观察一下宝宝自己的反应,让他独立拿主意。如果出现不恰当的行为时,爸妈再适时加入,引导他与同伴正确交往。


加辣妈团编辑微信号:bella0081 每天分享精彩内容。


END


版权说明: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作者的辛苦创作。因无法联系作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谢谢!

点击公众号下方菜单中的辣妈圈,加入我们的大家庭与小伙伴们互动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