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学生自杀启示录:是什么让他们选择死亡

2016年05月11日 新西兰天维网




留学生在国外除了因为交通事故和枪击案不幸身亡,其实还有另外一个主要的致死原因:自杀。留学生们面对高压力和缺乏家人的陪伴,在精神上往往容易出现问题。那么,大家为了避免这个问题,都做过什么样的事情呢?


我们来看看一位留学女生的不自杀清单。

文|XIONG
公众号授权转载:Panopath过来人

在近年几起中国留学生的死亡事件发生后,校园安全也跻身于师资和就业率等行列,成为了家长与学生选校标准的重中之重。

犯罪率,持枪率及无数的种族成见令人忧心忡忡。然而,很多人不知道,一股无形的危险早已在留学生的世界里蔓延并根深蒂固,却远未足够暴露在公众的目光之下。

根据埃默里大学的数据:每100000个大学生中,会有0.5到7.5个大学生选择自杀。每年在大学校园里平均会发生1000起以上的自杀事件。每十名大学生中,就至少有一名大学生严肃地进行过自杀计划。

这些数据代表着什么呢?
2014年,在加利福尼亚州,每100000人中有7.92人因为车祸死亡,4.4人因谋杀身亡。而大学生的自杀概率高于大学生的车祸死亡及谋杀死亡率。

在这诸多自我了结的年轻生命中并不乏中国留学生的身影。2014年,就读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Yangkai Li在校外的公寓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他的日记里,他这样写道:

"Honestly I just wanna be a plain, normal guy, you know, but perhaps that’s not the reality."
说实话,我只想做一个普通人。然而这或许不是现实。

同年,就读于麻省理工大学的Heng Guo亦在剑桥市的公寓中上吊自杀。


在这些英年早逝的华人留学生中,很多学生接受着精英教育,不缺乏物质资源与精神食粮,也无明显的巨大创伤。


然而,在这光鲜生活的阴影中,他们静默地选择死亡,背后的原因可能比枪支,比毒品,比任何环境因素都要可怕。


这原因作用于精神。


更可怖的是,相比于天灾人祸,由精神导致的肉体死亡往往是缓慢的。漫长而痛苦的踌躇到达极限,便跨越了对死亡的恐惧。


死亡只是极端的例子。


相较于本土学生,国际生更易产生负面情绪,也更难获得帮助,深陷抑郁症、焦虑症、社交障碍症的学生不计其数。


根据多数大学的统计数据,大部分国际学生在自己的留学生涯中都经历过“剧烈而无法面对的负面情绪”。



如此看来,与留学生的人身安全相比,精神安全同样重要,甚至更加关键,精神安全的匮乏已经成为了一个群体性的问题。


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留学生的精神安全问题?这一片笼罩着整个留学生群体的阴云究竟来自于何方,又将去向何处?


经过与不同大学在校生的交谈后,笔者在此列出这一问题的几个可能原因,仅供参考。

01
圈子
A在微信上回复我的信息时已是深夜两点。

“每天早上,我都觉得胸口沉沉地压着什么东西。这并不是因为被子太重了。”

“人大多都是趋同的。刚来美国,想要融入美国人的圈子,但是因为太过不同,每次都不知道他们在笑什么,该跟他们说什么,他们也对我并不感兴趣,有人表面友善,其实并聊不起来。虽然我们学校中国人很多,但是充满了镀金者、“网红”、精英主义者。跟学习相比,他们在意一些其它的东西,你懂的。但是我想学点儿东西,而且我的家里没有资源让我来挥霍时间和金钱。很快,我在这个圈子就格格不入了。”

“课堂太大,大家上课的时候反而不会有任何交流。 很多人在来大学之前就已经互相认识,早就形成了各自的小团体,而一开始就谁都不认识的自己,在社交场合感觉就像一个木桩。我或曾和别人有短暂的愉快的交流,但是没有进一步深交的理由,又各自生活繁忙,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了。其实我并不是性格孤僻,也并不是不想和别人成为朋友,只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我真的难以做到。”

“现在,我的社交生活几乎为零。我喜欢文学,但是为了就业,我在学着CS, 这是我不擅长的东西,每天几乎都要在图书馆泡到这个时间,现在才刚刚躺下。虽然一切都还悬而未决,我却感觉周围的一切都一片昏暗。”

我们的对话到此戛然而止,他不再回复我的信息。第二天他告诉我,他因太过劳累睡着了。


任何一个人所面对的外部世界都是由无数个圈子构成的,像无数个莫比欧斯环般层层叠叠地缠绕在一起,它们是年龄,是学校,是工作,是孩子的数量与对于性生活的需求。

对于留学生来说,这圈子更多是专业,是职业梦想,是兴趣爱好与生活方式。因人数有限,生活繁忙,留学生的圈子更为狭小,成员更新速度缓慢,更难产生全新的可能与生命力。


难以融入是多数人生活不愉快的主要来源。


对于留学生来说,这样的不愉快更加集中,更具粘性,也更难摆脱,仿佛封闭水沟内的沉沉死水。在生活其它方面的重压下,对很多人来说,这份无法融入带来的孤独感极易淤积,最终爆发。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笑话:一个孤独的青年在酒吧喝酒时接到的一个电话,电话另一边的男人恶狠狠地告诉他,青年的女朋友在他手里,让他迅速到码头交钱赎人。挂掉电话后,青年欣喜若狂地哈哈大笑。酒保感到异常奇怪,便问他原因。

“我有女朋友了!”青年眼中闪闪发亮。


朋友,家人,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些角色都可以代入这个笑话。你可能觉得这个笑话十分有趣,但是,你可能会发现,这并不是一个笑话。

再想一想。

02
压力
在国内许多人的眼里,留学生还是一个金闪闪的形象,平时开着不错的车子四处玩乐,无比悠闲,没有勤奋刻苦的模样。


其实,如果一所中等以上大学的留学生能够如此悠然生存,无忧无虑的话,TA想必非常厉害,要么智慧超群,要么家世显赫前途无忧,因为留学生所面临的环境,大多情况下都相对严酷,特别是对于想要留下来的人。


C就曾是后者。


她的父亲曾是一家能源公司的一把手,家境非常殷实,后来在反贪的风潮中被他人所累,现在还在接受调查。C已经数年未曾回国了


“本来是有轻松混日子的打算,但是来了之后发现根本混不了,竞争太激烈了。”C苦笑道。


美国的竞争与中国的竞争是迥然不同的两类。


美国的竞争更加来源于竞争者们的竞争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中国更为激烈。若是将中国与美国的教育与求职环境比作两条独木桥,美国的桥上虽然竞争者更少,但是竞争者们更精明,更老练。


那么多人都在竭力让自己更有效率,那么多人都在拼尽全力搜集资源。


留学生相较于本土学生本就处于劣势,如果不悉心规划自己的四年(或更多年)光阴,在自己希望发展的方向上略微落后于他人,便极有可能功亏一篑。


学术则是这竞争中关键也是异常困难的一环。校内成绩不仅仅取决于作业及考试成绩,也由上课与小组讨论的发言质量,小组实践项目,学期末演讲决定。

在诸如加州伯克利大学一般学术气息浓厚的学校里,为了学习嗑药的人比比皆是。在我就读的学校内,每到期末考试前的地狱周,图书馆内一边哭一边学习的姑娘绝不少见。

而学术能力又是如此重要,是无数机会的最基础考核标准,特别是对于理科相关专业,且毕业后希望进行学术相关工作的学生。


对于他们来说,就职之路已经变得格外严酷,充斥着血腥气与刀光剑影。要申请好的研究院,至少两次的实验室实习经历与一篇出版论文已成了申请的标配。然而,实验室对于申请参与研究学生的要求在逐年增高,申请者竞争格外激烈。



今年,杜克大学某专业的暑期本科生研究项目收到了 300多份申请,而研究助手的位置仅有不到二十个,诺奖频出的洛克菲勒大学夏季研究项目更是在800份申请中仅挑选二十个人,录取材料夸张到建议提交一篇论文。


申请这些研究机会的过程极为费时费力,和申请大学的流程基本相同,都要精心准备各种文书和推荐信等,花费巨大的时间精力换来的却是录取率常常不到5%的短短一个暑假的研究机会。


但是,若是这个假期没有积累研究经历,下个假期想找到研究机会更加困难。


这个规律也适用于日常生活里:一次作业做不好就会影响学期成绩,会影响和教授搞好关系的可能;一次考试成绩失利,可能会断送一个实习项目的申请机会。这就是国外生存最可怕之处,你我的任何行为,任何证明自己机会的结果都不会被忘记。它们可能会伴随我们一生。


这就像是走钢丝。

想象一下,你正和无数人一起在无数根钢丝上攀援一座高峰。每过一定高度,钢丝的数量就会减少。你不仅要走稳每一步,还要试图比别人走得快。如果失足,你可能就永远都赶不上了。

领先者害怕被赶超,落后者望着面前漫长的人流,又是怎样一种心情。

03
他人
在无比沉重的竞争重压之下,诞生了一种别样的氛围。对个人优良的评判不再取决于个人的内在与行为,更多取决于个人普世意义的成就。


一个取得实习,取得工作的人往往更加被社群接受,因为与他们结交有所回报的关系。诞生这个词或许不是太恰当,毕竟这一氛围已经存在了无数岁月。在一些留学环境中,社群更加狭小,这种氛围被放大,成为了主流文化。


这文化不一定是不好的,但是对两种人来说,它格外具有破坏性。


其一是那些不想追逐普世意义上的成功的人。这文化就像一股无形的酸雾,时刻质疑考验着他们对于自己“另类”的梦想的决心,使他们难以在社群中交到朋友,难以被理解,难以产生自信。


另一种则截然不同。


他们狂热地追求普世意义上的成功,几乎完全以功利性的目的进行社交活动,也自然地对与自己目的不符的人抱有偏见。他们活在朋友圈里,是名副其实的“圈族”。他们会在假期来临前询问别人的实习情况,会在与他人交谈时孜孜不倦地谈论自己。他们绝大部分的快乐源自公众的眼光。



据很多人说,萝丝就是这样一个人。


她几乎没有熟识的朋友,朋友圈发布都是自己寻找实习的心路历程与成绩单,和中国人说话更喜欢用英文。假期来临前,她才会出现在一些人微信消息名单上,询问假期的安排,进行简单的赞美,然后谈论自己。愿意与她相交的人在不断地,缓慢地减少,而关于她的奇闻异事则广为流传。


“我不明白你的意思。”当我问起她如此生活的感受时,她正低头用手机发着邮件,面前的碟子里放着几根芹菜。她似乎有些惊慌地抬头望了我一眼,又低下头去。或许她从未惊慌。而后,我们陷入了漫长的沉默。


04
不同
理解自己的生活与别人的不同,对很多人来说是异常困难的事情。


就比如,留学生对于车的需求在网上经常是不可理喻的纨绔子行径:国内享受着发达健全的公交轨交系统的人们可能很难想象,大部分留学生处于怎样一种没有车就寸步难行的环境里。


因此,留学生是个孤独的,卡在中间的群体。


周围的人与自己来自不同的文化,很多时候难以触及心灵,倾诉衷肠。远在他乡的亲人则处在一个渐行渐远的世界。最可怕的并非这些人的否定,质疑,而是他们善意的不理解。



“你在一所好大学里享受着那么好的资源,不愁吃,不愁穿,怎么还能不快乐?”

他们不理解你为什么过得不好,为什么那么辛苦,这只是读书而已。他们认为你物质充足,拥有着别人无法拥有的机会,应该非常快乐。他们夸赞你的优秀,不想象你有任何不快乐的可能,任何的不快乐都被当做了矫情或短暂的情绪波动。

在这样善良的不理解中,你难以启齿,难以诉说,难以摆脱逐流的思想追寻自我,最终深陷在问题的深渊。


这可能是留学生精神不安全最普遍,最基本的原因。



如何才能在留学时活得快乐?

这篇文章并非旨在宣传留学的负面,而是揭露一个长存的问题。


还未加入留学大军的准留学生们,不要因此感到害怕, 学会面对精神压力将是无价的收获。且这问题并非无解,毕竟有无数的人在这问题里快乐地生活。


在此,笔者总结出以下预防精神不安全的方式,供读者参考。

> 请你了解自我,忠于自我,毕竟没有任何其他人会为你的不快乐负责。

> 请你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谨慎选择环境与人。圈子比你想象中更能影响你。

> 请你不要放弃寻找帮助和战友,但是并不要过度依赖,特别是爱情。

> 请你在忠于自我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体验,走出舒适区,适度超越极限。

> 请你不要过于封存自己的负面情绪,但是也不要过度释放,寻找并选择属于自己的发泄方式。

> 请你保持健康,保持自己喜欢看的肉体与精神面貌。  

> 请不要给自己施加太大压力,当你发现自己做错了选择,请你不要害怕改变。错过的已成过往,正确的从来都不会来得太晚。

> 最后,请你不要放弃爱自己,因为你自己比世界上任何人都值得你爱,都值得幸福。

祝愿世界上所有的留学狗幸福快乐!

来源:Panopath过来人

在校生视角 了解实时 原生态留学生活
(长按并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合作推广请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