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儿园做防拐实验,30分钟“拐”走54名孩子!家长都吓坏了!

2016年10月04日 澳洲微生活


澳洲最微信公号
澳洲微生活

澳洲微生活订阅超100万,热门新闻,生活,美景,美食等,您怎能错过!

仅用30分钟


拐走54名孩子


如果你为人父母,是不是该惊出一身冷汗


还好,这只是海口一个幼儿园举办的防拐实验


由10余名家长组成的“妈妈骗子团”半小时便成功将54名孩子从教室骗出,体验后的家长和老师纷纷捏了一把汗。


那,就跟晓编揭秘,“骗子们”的伎俩…

实验1 方法:零食诱惑结果:5分钟“拐”走2名孩子

幼儿园位于海口市福安村,是典型的城中村幼儿园。上午9点,老师撤离。由3名家长组成的“妈妈骗子团”,分别进入小班、中班和大班。向女士的女儿在小班,她进入了中二班。拿着准备好的发卡,她走向2名女孩。“这个发卡很好看,你戴上了一定好看。”向女士向两名女孩展示发卡。女孩心有所动,但又有些犹豫。这时,向女士把手上的棒棒糖递给了身边的男孩。看着男生吃着棒棒糖,女孩目光充满渴望。“阿姨没有了,我带你们去买棒棒糖好吗?”当向女士向2名女孩发出邀请时,2名女孩毫不犹豫随她走出教室下楼出了大门。

这一过程,仅仅5分钟。


实验2 方法:聊天熟络结果:3分钟带走2名孩子

随后,向女士又再次返回教室。“我是你妈妈的朋友。”她热情地和一名女孩聊天,随后便和女孩聊吃麦当劳,坐旋转木马,到动物园喂鱼。最后,她向女孩发出邀请:阿姨和你妈妈约好了一起去玩,跟我一起走吧。女孩终于放松了警惕,牵着向女士站起来。此时,坐在女孩身边的小男孩看到女孩随向女士离开,主动要求向女士带着他一起出去玩。此行,向女士还“顺手牵羊”带走了这名小男孩。

实验3 方法:去找妈妈 结果:内向孩子乖乖让抱走

小班,一名阿姨先后拿棒棒糖,饼干,玩具引诱一名男孩和他走,但腼腆的孩子始终低着头,背对着阿姨。“这个孩子有点内向,谁都抱不走。”躲在一旁观看的老师悄悄告诉南国都市报记者。就在这时,阿姨抛出杀手锏“我带你去找妈妈”,男孩竟然转过身,乖乖让阿姨抱走。

实验4 方法:去买玩具结果:“骗”走4名男孩

大班的学生已经有些自我防范意识,当“妈妈骗子团”进入教室时,孩子们都非常防范,并大喊骗子。阿姨们则不为所动,继续和男孩们攀谈。渐渐地,孩子们放松了警惕。这时,阿姨告诉孩子们玩具不够了,4名男孩马上答应和阿姨出去买玩具。

当天上午9点半,防拐试验结束。一数吓一跳。幼儿园总共有108名孩子,仅仅半个小时,“妈妈骗子团”总共“拐”走54名孩子。

充当“妈妈骗子团”的家长们,在“拐骗”别的孩子的同时,也在观察自己孩子的表现。向女士郁闷地告诉记者,自己的女儿便跟着“坏阿姨”走了,“阿姨说带着她去玩,她就走了”。她说,平时也有对孩子进行防拐教育,但是孩子平日都处于安全的环境,身边不是爷爷奶奶,就是爸爸妈妈,说了过后意识也不强。

“相信经过这一次实验,会对她的内心有所触动。”向女士希望幼儿园能经常开展这样的实验课。




1
让孩子学会对陌生人说“不”。

让孩子有明确表达自己意见的勇气,父母从小就要避免习惯性地替孩子说话。还要多找机会让孩子练习用强烈的身体语言和坚定的语气表达自己的意愿来保护自己。这里面有8个注意点:


1、允许孩子向成年人说“不”


研究表明,因为父母从小教育孩子:“要乖,要听成年人的话”,所以9岁以下的孩子对“性罪犯”很少会说“不”。父母可以让孩子知道,如果觉得不对头,比如有人想触摸他们的私处,让他们觉得很害怕或很不舒服,孩子可以用“不”来拒绝成年人的要求。必要时,孩子可以大声呼救。父母不会怪罪他们。如果明知有人让孩子做不应该做的事:比如,抽烟,欺负别的孩子,那么孩子也可以向他们说:“不”。


2、相信自己的直觉


有时候,孩子的“恐惧因素”具有强大的作用。但因为父母没有教育孩子学会相信他们自己的直觉处理事情,所以孩子往往不会使用。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如果他们觉得自己面临危险,可以使用自己的恐惧本能立即离开。不管在何种情况下,父母一定会支持他!


3、确保孩子知道如何拨打110


确保孩子知道自己的姓名,父母的姓名,家庭电话号码和地址。在自家电话设置110快速拨键,教给孩子在紧急情况下拨打110电话的方式:明确告诉110接线员“我需要帮助”,如果当时的情况不允许谈话,就摘下话筒放在一边,以便警察追寻孩子的行踪。


4、选择一个家庭暗码


选择一个难忘的暗码,只告知家庭成员或受信任的人。并告诫孩子不要告诉任何人自家的秘密暗码。还可以创建一个书写的代码(如“111代表被人诱拐”或“123代表有可疑的人跟踪”),以便以使孩子在遇到麻烦时,和父母联系。在加州,曾有孩子用这种方法得到了父母和警察的解救。


5、训练孩子的应变方法:“放下手中之物,大声叫喊,奔跑。”


告诉孩子,不要一个人去偏僻的地方。一旦碰到需要迅速摆脱的危境,可以丢掉任何携带的东西,大声叫喊,并快速奔跑。如果可能,可以跑到就近的成年人身边(最好是带孩子的妇女),尖叫“救命啊!这不是我的爸爸!”。如果被陌生人带走,要大声叫喊,并拼命抓住周围固定的物体,比如车门,自行车扶手等。也可以踢绑架之人的腹股沟或眼睛,躺在地上,不要轻易让绑架之人抱走。告诉孩子:如果为了保护自己而伤害了别人,父母永远不会责怪你。


6、同伴系统


哪怕是一分钟,父母也不要让孩子独处。放学回家,孩子可以和同学结伴走回家。周末和同伴一起骑车上公园,上街。有个同伴在一起总比孩子单独行事要安全。如果孩子需要用公共洗手间,父母应该和他们一同前往,以确保安全。


7、如果碰到困境,向谁寻求帮助


让孩子了解可以寻求帮助的人员,例如,警察,保安等。在商店或饭店,父母可以让孩子找商店或餐厅服务员帮忙。去游乐园,父母首先可以指出穿着制服的游乐园员工的。还告诉孩子,如果迷路了,可以找他们帮助孩子寻找父母。也可以和孩子约定游乐场中一个有明确标识的地点:比如“过山车”的入口,游乐园问讯处等一目了然的地方,“以防万一”。


8、千万千万不要给陌生人开门


如果父母在家,让父母开门。如果独自在家,千万别应门。接电话时,别让孩子说独自在家,可以让孩子这么说:“我父母现在有点忙,抽不开身,能麻烦你留个口信,我等会儿让我父母回电话。”这样给人的感觉是家中还有其他人。




2
要帮助孩子认识可疑成年人的行为。

有时父母为了吓唬孩子,用“陌生人很危险”的方式教育孩子,其实教育孩子认清什么是可疑的行为,更能让孩子掌握保护自己的策略和技巧。让孩子识别以下一些可疑的成年人的行为。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不停地提醒孩子,和孩子探讨这些情形,并让孩子熟知如果碰到这种情况,应该采用的应变方式:


可疑行为1:寻求孩子的帮助

“我需要你帮我找我的孩子,你可以帮我吗?”“你帮我找找我的小狗,好吗?”向孩子强调,大人无论什么原因都没必要向孩子求救。


可疑行为2:给孩子喜欢礼物或糖果等物

“你想要吃糖吗?”“我的车上有一个滑板,你要吗?”“如果你坐在我的腿上和我一起看视频,我会给你我的一只小猫(我会让你抚摸我的猫)等。


可疑行为3:佯装有紧急情况

“快点!你妈妈出事故了,我带你去医院。”


可疑行为4:伪装成其他孩子的父母

“你就是打我儿子的那个孩子。跟我来,我们去找你的父母。”


可疑行为5:假装成警察等公务人员

“我是警察,这是我的徽章,你一定要跟我来。“(告诉孩子一定要给你打电话尽快核实有关情况)


可疑行为6:伪造成父母的朋友

“我是你爸爸的一个老朋友。他让我过来看你,你能带我去你家吗?”


可疑行为7:让孩子保守“秘密”

“如果任何一个成年人要求你保持一个令人不安的秘密,孩子完全可以把这件事和他所信任的父母、大人讨论。


可疑行为8:向孩子询问个人信息

“你家的地址是什么?如果你告诉我,我会送你一个玩具。”“我需要你的电话号码,这样我可以和你的父母联系。”父母一定要告诫孩子:不要透露个人信息:如姓名,地址,电话号码,所在学校,家长姓名,社会安全号码,信用卡号码。还可以说明,大人不问孩子的个人信息。他们问孩子的父母。(有一个例外是孩子的学校)。




和孩子一起探讨以上可疑行为时,注意要以轻松的语气。也可以穿插在和孩子一起谈论游泳池的安全问题,安全过马路的方法,厨房内的安全注意点同时进行。


适当演示给孩子看,是最好的办法,比如外出时,可以指着停在路边的车子,问孩子,如果有人让你上车去拿你喜欢的游戏机给你玩,你去不去?等实地演习来加强孩子的安全意识。

其他国家的“防拐”方法

美国:(1)20时后不让孩子一个人在家


美国法律明文禁止父母把孩子交给未成年人照顾,也禁止家长在20时之后留孩子一个人在家。


(2)孩子“被拐”之后,政府马上搜救


美国政府在应对“儿童走丢”这件事情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具体来说,在报案之后警方和媒体会在第一时间作出回应,会派出大量人员进行大面积搜索。另外,当儿童被拐时,联邦调查局也会在第一时间介入。


(3)完善的社会搜救团队和资源


除了政府机关之外,美国还设有失踪儿童服务中心,孩子走丢之后,家长可以在他们的网站发布寻人启事,民间的专业搜救小组会帮助家长进行搜救。另外,美国还设有儿童局,无家可归的孩子都可以在那里得到救助。


加拿大:孩子九岁之前不能单独行动


在加拿大,不到九岁的孩子是不允许被单独留在家中的。就算是12岁的孩子,他们要想单独呆在家里,家长都得对他的成熟度进行考评,就算准备工作已经做得很充分了,独处的时间也不能超过5小时。


澳大利亚:孩子不能单独留在汽车里


澳大利亚除了规定孩子不能单独在家之外,还对外出时候的安全做了一些规定。抱着婴幼儿一起出门的时候,家长不能把孩子单独放在车里。另外,有了孩子之后,家长会自觉地把车锁换成安全锁。


德国:一定要父母陪着孩子才能出门


德国法律对儿童安全措施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规定,根据不同的年龄、性格和智商,法律上给家长提供了不同的执行方案。德国法律明文规定,孩子不到12岁,出门时候一定要有父母陪伴,在家也一样


假期到了,带孩子出去玩一定要注意留个心哦!



本文内容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推广



推荐阅读

Recommended reading

点击下列标题  阅读更多澳姐专栏

现在开什么店最赚钱,值得一看!

澳洲假奶粉原来是这样的!!

那英, 放下那支澳洲水光针 

德运奶粉花样吃法 

澳洲木瓜膏竟然有荧光剂?! 

最值得带回国的20种澳洲保健品 

居然有人高价收购swisse空瓶! 

澳洲保健品界“最难喝的水”

Swisse产品全系列介绍 

Blackmores产品全系列介绍

澳洲保健品吃了一周什么效果都没有啊! 

超全澳洲奶粉,千万妈妈的安心选择!

-商务联系-

澳姐微信:201102376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