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离婚家庭的孩子青春期是怎样的?(二)

2018年05月22日 澳洲阿凡姐


03


三,M的故事


 M的爸爸是家庭暴力男一枚,揍妈妈,也揍孩子。妈妈经历了很久的折磨,在7岁的时候,才带着她过上平静的日子。


因为逃离了魔掌,妈妈对女儿的保护,在我看来,确实有些过了。到我家来玩,妈妈随时打电话给我,让我报备孩子的行踪。


孩子们执意要去步行去海边吃晚饭,再自己步行回来。她不同意,一定要求我晚饭后去接她们。


最终M给女儿出了主意对我撒谎,他们还是自己走回来了。


妈妈对孩子的期望非常高,在音乐上,给她付出了很多的精力和时间。M不仅会拉小提琴,也吹萨克斯,还有吹笛子。


为了能达到妈妈的期望,她放弃了竞争激烈的小提琴和高音萨克斯,改拉中提琴和低音萨克斯,从而在学校最高级别的古典音乐乐团和爵士乐队获得了位置。妈妈深深感到骄傲。


跟M妈妈在一起聊天的时候,她会经常提起自己前一段不幸福的婚姻和暴力经历,忍不住的情绪就非常激动的要么哭了起来,要么就愤愤不平。


M妈妈喜欢野外旅游,每到放假,就会带着M开车到荒无人烟的澳洲祖国大地去露营,体验大自然的美好。在没有网络,没有电话信号的地方,往往是母女二人单独相处几天的时间,外加上妈妈喋喋不休的教导,两个人经常吵架。


我们在一起聊天的时候,经常能感觉到母女二人之间紧张的能量。


M在学校,会毫无理由的跷一节课,给老师随便编个理由,就自己躲到别处去了。而她的妈妈,根本就不知道M经常跷课,即便是学科报告得了C,她对妈妈说是不喜欢老师所以不爱学。妈妈居然是相信的。


她有了自己暗暗喜欢的男孩子,但是不知道怎么表白。周边所有同学都知道了,只有那个男孩子蒙在鼓里。


为了吸引男孩子的注意,她藏起来了男孩的IPAD,并关了机。学校老师和男孩家长都着急了,问到她的时候,她居然说不知道,还不允许其他同学告诉老师。


等这件事情真相大白,M被学校老师叫去批评的时候,她仍旧不承认是自己干的,对妈妈也撒谎说不是自己干的。


M妈妈就打电话到学校给老师说,俺家闺女干不出这事儿!


一个情绪起伏的妈妈,过于保护的妈妈,同时对自己的女儿期望过高,又盲目相信自己的女儿…


这实际上,是对女儿的控制非常强烈,导致女儿说谎。


单亲家庭相依为命的母子或者母女,特别容易形成母亲极度控制欲的模式。而这种模式下的孩子,为了满足妈妈的期望,只能用说谎来逃避母亲的追问;或者用说谎来美化自己,以确保满足妈妈的期望;而实际上,却是对自己能力不足,不能满足妈妈要求的失望,只能逃避现实。譬如孩子跷课,对于功课比较难,或者不喜欢的科目,认为我没有能力去学习,索性逃避。


所以,如果孩子爱撒谎,父母可以考虑一下,是否自己对孩子期望过高,控制太强,导致孩子无法满足要求而不断美化自己。

 

04


四,J的故事


J的妈妈是澳洲人,爸爸是美国黑人,在J六岁的时候,父母分开。


J一直跟这妈妈居住,在分开的前两年,他还去爸爸家中过周末,后来爸爸有了女友,搬到小镇,就很少碰面了。


J的父母分开以后,妈妈没有说过爸爸的坏话;爸爸也经常打电话给他聊天,对他的成长情况也比较了解。


J还有一个弟弟,妈妈自从和爸爸离婚后,一直没有找男友,悉心照顾两个儿子。这在澳洲,也是非常少见。但是在中国,却是比较常见。


J现在是一个非常有同理心的男孩子,对于其他朋友的困难,都能从别人的角度去理解和考虑,并主动帮忙,所以在同学之间人缘特别好,有很多朋友。


同时,他还是全A学生,学习成绩不错;音乐上更是有天赋,自学了9个月的架子鼓,就敲出了相当于5级的水准,令同学和老师都刮目相看。


J也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肤色有任何自卑,恰恰相反,倒是表现出一种自信。如果有人用冒犯的黑人单词称呼了他,他并不介意,甚至可以对自己的肤色自嘲。


J去年当选了学校年度最佳学生之一。


我觉得J的同理心和成长的健康环境,与妈妈的教育密不可分。


在单亲家庭中,最忌讳的,就是其中一方对着孩子抱怨另一方的不满,这种情况,多来自妈妈抱怨爸爸。


妈妈可能是出于无意识的发牢骚;或者出于让孩子站在自己的这一方,同仇敌忾,获得道义的支持,而发泄对前夫的不满。


在孩子没有判断力的事情,他们其实是非常困惑的,他们觉得应该无条件的支持妈妈,同时痛恨爸爸,这样做,妈妈才能够满意。


但是如果另一方缺失发声的机会,那么事实的真相其实是被掩盖了。


孩子在没有真相基础上建立的意见偏差,最终的结果,是他们在长大后,潜意识里完全遵从自己的爸爸。妈妈在过去无数遍唠叨千万不要学你爸,而孩子最终一定是为了认同父亲,做出与父亲当年相似的行为。


譬如缺失的父亲酗酒,那么孩子长大后,也会酗酒,虽然妈妈强调了无数遍,不许和你爸爸那样喝酒。


而不能做到和平分手的单亲家庭,孩子到了青春期,或者我们说的叛逆期到来,家庭中缺失的那一部分爱,随着孩子思想意识的成熟,就会慢慢浮现出来,而疯狂的寻找。


我们说每个有毛病的孩子背后,都有这有问题的父母的影子。

而作为单亲中的一方,譬如妈妈,并不会将离婚的所有罪过,都推给对方;而即便远离的父亲,也有机会能与孩子保持联系和沟通,对孩子成长来说,不存在缺失的感觉。


以上四个故事可以看出,如果父母双方在分开的时候,能够做到和平分手,对孩子的关注和照顾都有参与,那么对孩子的影响并不大。


这四个故事,都是澳洲本地孩子成长的故事,但是对于我们华人来说,其实情况是一样的。同样有着深刻的借鉴作用。


最后,祝愿所有即将分开的父母,都能和平分手,所有成长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依旧能够同时得到父母的关注和爱护。


点击下面的链接,可以看第一部分:

澳洲单亲家庭的孩子到了青春期是怎样的?(一)

幸福的家庭各不相同,不幸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高学历研究生的自杀,告诉你怎样教孩子从小学会说"不”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