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财富传承角度谈谈离岸资产配置的重要性

2014年06月05日 你懂澳洲地产吗



从财富传承角度谈谈离岸资产配置的重要性

中国科学院国家健康研究组曾对外发布《国家健康报告》称,国际资本按“利润最大化”原则,优化配置全球资源,分类定位国家的全球定位角色形成了:


1、 以美国等为代表的“寄生消费型”国家;


2、 以中国、日本等为代表的“劳动生产型”国家;

3、 以沙特阿拉伯、澳洲、加拿大为代表的“资源供给型”国家;


中国作为全球“劳动生产型”的典型正在上演以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恶化换来的经济增长。这些问题和海外房产投资、优化配置房地产、分散货币储值风险、抵御美元弱势引发的全球通胀输入、保证国人的财富有什么深远关系呢?


首先,国家之间的优劣比较体现在资源配置上,当发达经济体的美国等国家将能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和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转移到中国,使我们变成肮脏的“生产车间”;而美国自己的宝贵能源却封存起来以备后患;而对于国内泡沫化的房产市场而言,随时可能经历资金外流(美联储升息,资金回流美国)、国内流动性枯竭的境遇,从而房地产市场遭遇骤然崩塌的风险;因为如此,才应该在国内房产财富积累的一定规模基础上配置“资源供给型”国家的资源型财富(永久产权的土地或者房地产)作为储备,以备后患;


其次,财富的计量或者换算机制的改变同样是规避货币贬值风险的主要替代方式。举例而言,从1988年至今的日本房产价格变化不大(目前价格是91年房市崩盘价格的70%左右),但由于日元相对于美元的持续升值,出现了价格没有增长,但以美元计价的房产财富却增长了3倍之巨;同样的情景也可能在中国市场重演:那就是房产价格虽然不降、或者上升,但财富价值却被人民币大幅贬值、绝对购买力的降低冲抵掉了,就会发生收入增加了,房价涨了,但却变更“贫穷”了;

因此,大到国家都在重新配置不同的外汇储备—从单一美元转化为日元、澳元、黄金的多元化策略;而对于刚刚由于房产价格攀升而富有起来的国人而言,我们的币值风险都押宝在主权信用货币的人民币上了;因此,才会有27%的中国亿万富豪移民海外的境况,且愈演愈烈;移民和投资海外已经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一种规避风险的措施,特别是规避单一货币计价财富的模式。


最后,高投资、依赖出口、低对内消费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几乎已经走到了尽头,使得中国成为经济、资本一体化之下名副其实的“搬运工”;希望我们积累的房产财富在有自主处置的时候选择最佳的财富卸载目的地。


我们的土地国有,房屋的产权为70年,某种意义上讲是符合我们财富分配的发展规律的。我们均贫富的年限往往短于这个年限。我们生活在这样的土地上,财富在过去的30年迅速创造,但未来却可能无法有效传承。


王健林购买美国电影院线,富人们海外置产、获取第三国身份等,这都是想保护他们自己的财富可以有效和安全传承,我想这是基于人的本性—永久占有。对于财富拥有者来说,他们可以从中国高效的赚钱,部分财产可以在其他的地方有序的传承,他们的财富人生也许会相对平衡。我看过一期锵锵三人行节目,窦文涛说,现在富翁和精英都想去其他的国家。特别是以前,大多数清华的毕业生都去美国了,尤其是美国硅谷,中国的科技并没有受到丝毫的影响,中国反而得到了更平衡的发展。像神舟飞天,蛟龙探海,这都是世界尖端的科技和经济事件。


如果你想出去买房投资置业,尽量去那些与中国有互补性的国家。日本,欧洲之类的国家与我们是有竞争的,尤其是日本,它只靠制造业。除了制造业,它什么也没有。中国也是制造业立国,资源也相对匮乏。与中国互补的国家就是那些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如:澳洲,加拿大,新西兰。巴西也应该可以,但他们不说英语,不是世界主流文化圈。

因此,澳洲成为了首选,那里不仅大,而且美。是目前市场中几乎唯一一个货币相对人民币升值的国家。财富传承最重要的不是有多少钱,而是要选择财富传承载体和传承制度;说一千道一万,在中国的产权土地制度下,房子不是传承的载体,且传承的机制严重缺失;与其在国内苦苦寻觅,为什么不直接把财富安置在已经有传承机制和更易传承的土地载体上呢?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