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这条河,一河之隔,富与穷的两个世界

2021年03月12日 澳微帮


目前因为超低的利率,澳大利亚多个州的房地产市场可谓如火如荼,在悉尼,这里迎来了20年以来最高的清盘率,蜂拥而至的买家为确保能抢购到自己心仪的房产,甚至不惜豪掷千金阻止自己看上的房区登上拍卖会的“舞台”,那么如果要在悉尼置业,了解地理位置是必须要做的功课。

悉尼这条河,一河之隔,富与穷的两个世界

悉尼有550多个居住区,一条由西向东的Parramatta河将这个城市南北分为了穷与富的两个世界,

以城市为中心点,东区临海的位置是悉尼的贵族区,这里的豪宅动不动就能卖出上千万澳币的“天价”。

富人区原先集中在悉尼的东北部区域,不过近几年随着当地人的思想改变,财富也随着人口流动逐渐注入到了西北地区。

在人们的潜意识里“豪宅区”已经不再等同于“富人区”,能被称为富人区的地方是以当地居民的平均收入和素质水平来评判的,不仅需要物质上的富有,还要具备高文凭、高素质。

悉尼这条河,一河之隔,富与穷的两个世界

富人区的家庭被称为“发达家庭”,放在古代就是“贵族阶级”。他们居住的地区不仅公共设施完善,而且享受着非常好的治安和秩序,曾有一位在Quakers Hill住了35年的老居民在网上对自己的居住的区域这样称赞:“生活到现在,我居然连件盗窃案都没听说过。”

看来这些贵族家庭之间唯一能比较的,或许就是各自的独栋别墅了,是昆士兰风格?还是维多利亚风格?外行人听得蒙圈,内行人比得尽兴。

即使住在诸如Jerrabomberra、Dubbo这样位于郊区的“富人区”, 高收入高学历人群也不会低于80%。

悉尼这条河,一河之隔,富与穷的两个世界

而河道的另一边相对来说就属于“穷人区”了,这里的人工资一般,教育资源也没有北部那样优秀,因此这里的治安相对来说并不稳定,人口素质也不高。但即使生活不如北方富裕,这里却是没有一个属于那种连饭都吃不起能被饿死的极赤贫户,据悉从1788年算起至今,澳洲从来没有出现过饿死人的记录。

实际上这里真正的“穷人”按严格意义来说是指享受社会福利的弱势群体,但也有一部分人不愿一直待在福利机构,等到机会来了便会出去工作。可能有人会说自己曾经在悉尼的码头看到过拉琴卖艺赚钱的人,认为这种人就是乞丐。实际上人家极有可能是街头艺人,这就是文化差异造成的认知不同。

悉尼这条河,一河之隔,富与穷的两个世界

那么真正的穷人又有什么特征呢?总的来说有三种。

一种是露宿街头却不行乞的人,这种人很少,且享有政府补贴的“低保”,他们性格孤僻,喜欢独来独往,过着如同乞丐般的生活,就算某天离开了这个世界也不会有人发觉。

第二种是boarding house的房客,他们住在管吃管住的宿舍,生活贫寒却也有自己的小日子。虽然身上穿的衣裤旧了些,但却整洁干净,穷也坚守着自己的底线。

第三种就比较常见了,多为新移民家庭,他们虽然生活"拮据",但是也很满足了,像是中东移民过来的家庭,身边没有战争就是最大的“幸事”了。

悉尼这条河,一河之隔,富与穷的两个世界

在悉尼,华人偏爱地区是CBD,Burwood,Chatswood,Hurstville,Eastwood,Rhodes,Wentworth Point,Olympic Park等等,分布比较均匀,财富的不同,选择的住区自然也不同。

在2019年第三季度之前,澳洲的房价一直处于颓势,但新政推出后,极大地刺激了全国的房市,让投资者变得积极起来。然而新冠病毒突然横插一刀,导致人们的热情硬是憋了回去。现在这“前所未有”的房价涨幅就是买家们在借势“低息”释放蓄积已久压力的信号,政府和银行都保持着观望态度。或许有人担心这种疯狂的状态会造成房地产泡沫,但金管局已在暗中密切注视,如果接近红线,他们将采取激进手段阻止悲剧的发生。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