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我的群(六六九)小夫妻的故事

2019年01月15日 新西兰生活


我的朋友我的群(六六九)

小夫妻的故事



有一位群友和我们私聊时说,他没有身份,身高也不突出,与女群友聊过几次,都没有超过五分钟的。他说:“像我这样的,是不是传说中婚恋次品啊”!


群友的这句话,让我想起了新西兰婚恋群的一则案例。


新西兰婚恋群成立于2015年6月30日。刚成立的时候,人不多,群友经过沟通与讨论,确定了《入群须知》,严禁已婚者进入、严禁有稳定婚恋对象者进入、严禁一夜情者进入、严禁商婚者进入、严禁商业婚介进入、严禁提供虚假信息者进入等等。我们就想把婚恋群做成以婚恋选择为核心的微信群。


那会儿,也没有什么婚恋案例,我们每天我们都会推出一个婚恋主题,供大家讨论,服务员把讨论的内容,通过文字编辑出来,发布到“新西兰生活”微信平台,或者一些报刊或论坛上等等。渐渐地,入群的单身朋友开始多起来了。其中,有一位男士入群了,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这位男士是马来西亚华人,十五岁的时候随家人来新西兰,他在新西兰读书、考学、工作等等,一晃,十几年就过去了。他进入新西兰婚恋群后不久,遇到了一位女孩,非常的喜欢。经过交往,他把女孩带回家,与父母见面。


在新西兰经历了十几年生活,从思维角度来说,他属于“不黄不白”的状态。所谓“不黄”,就是心理与思维同新西兰的kiwi人差不多。所谓“不白”,就是生活习惯及接人待物,依然保留华人家庭的很多传统。


他原以为,父母看到他带了这么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孩回来,一定会很高兴。未曾想,等女孩走了以后,父母就劝他与这个女孩分手。他很不理解,问父母说:“难道她不漂亮吗?难道她不温柔吗?难道她接人待物不好吗”?


他父母说:“正是因为她太漂亮、太温柔、接人待物太好,所以才为你担心”!


父母的中心意思就是,希望他客观的看待自己的实际情况,选一位与自己般配的人。


他有些恼火,问父母说:“你们眼中的般配到底是什么东西”?


父母说:“你做为男孩,身高只有1.65米,就找一位身高1.55米左右的女孩就可以了。你相貌普通,就找一位相貌平常的女孩就可以了。你对人踏实,就找一位老老实实的女孩就可以了。现在呢,这个女孩个子比你高,相貌很出众、接人待物又八面玲珑,你也不想一想,她为什么要找你啊”!


听父母这么说,他简直要气炸了!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他们亲生的!如果是亲生的儿子,父母难道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找一个漂亮、大方、温柔、体贴的妻子吗?他说,他当时真的很怀疑父母的脑子进水了!


如果这种事情发生在kiwi家庭,绝大多数的kiwi父母都会祝福,不会劝阻一位已经成年的孩子该做什么或者不该做什么。但是,很多的华人家庭,则会本着为孩子好的初衷,不仅会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且会劝阻孩子的选择,甚至有的父母还会通过切断孩子经济的方式,促使孩子屈服。


他父母呢,一开始是通过商量。发现他不听劝,就提出让他独立出去,不要在再与父母住在一起。这样,父母或他,都眼不见为净。


很多单身朋友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时候,都嚷嚷着独立生活。可是,真的独立单过的时候,各种柴米油盐酱醋茶,也确实需要一番适应。好在年轻,两人高高兴兴的租了一处房子,住在一起了。


这个女孩呢,在国内是大学毕业,来新西兰留学,选了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专业,目的就是为了学期短,尽快移民。结果呢,看到很多毕业的学哥学姐的现状,很不乐观。关键是,她真的不喜欢所学的这个专业。你想啊,她在家里是独生子女,除了煮泡面,几乎没有上过灶台,而现在要以厨房为职业环境,先不说专业技术怎么样,就是心理转变也是需要时间的。


她与男士商量说,两人尽快结婚,这样留学的钱就可以省下来,她也不读书了,直接工作,两人攒钱买一处房子,然后生孩子,过着自己快快乐乐的小日子。


两个人的婚恋生活啊,特别像墨菲定律说的:当我们无法控制事态发展的时候,更多的时候,事情会向我们不期待的方向发展。


有很多朋友听我讲故事,经常说:“老师啊,你讲的太绕了,什么意思啊”?


其实呢,这个墨菲定律就是我们常说的: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


结婚,在新西兰是很简单的事情:填张表格,约个时间,念完誓词,十五分钟,结婚完成。


婚后初期,小两口的日子过得很好。但是,中国有句俗话说:“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会受穷”。


他说,他们第一次争吵是做家务。女孩是很漂亮,但是,一开始觉得她有些懒。到后来发现,她真的很懒。等两人生活半年后,他得出结论:她奇懒无比!


于是,两人很快从恩爱形态转变为拌嘴模式,有从拌嘴模式进入小吵状态。


他说,两人第一次大吵,是因为经济问题。独立生活的要义在于计划和节制。这是小两口都欠缺的地方。因为女孩不是很爱工作,整天呆在家里,但是也无所事事的样子。两人的生活压力都在他身上。无论是计划还是不计划,每周的收入都是定期就清空。


为了钱,两人大吵了一架!


放到过去,无论是在他的观念中,还是在她的想法里,怎么可能为钱争吵!


可是,现在两人各自的家庭都没有经济支持了。男士的父母自不必说。女士的父母想着,女儿都结婚了,自然不需要再用学费或生活费了啊。中国老话说:“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哪有结婚的女儿还向父母要钱的。


可是,在房贷的压力下,小两口还真的为钱,犯愁了!


吵完架,日子还要过啊。无奈之下,两人商量着,各自向父母要一些钱。


所谓向父母“要钱”,在很多刚成立家庭的小夫妻开来,“要钱”就是找个理由,无论父母情愿或者不情愿,都要拿到钱。


对“要钱”有依赖的人,我们俗称“啃老族”。对“要钱”隔三差五,但是没有依赖的,自然就成为父母眼中的“败家玩意”。


更为重要的,男孩父母一定认为是女孩指使儿子回家要钱的。女孩父母一定认为是男孩没能力才让女儿回家要钱的。小两口的双方父母,很快就成了他们小家庭的负面舆论环境。


父母做为过来人,对于小夫妻,很多时候也有不理解和不理智的时候。比如,其中一种就是,女方父母总以为:“我女儿这么漂亮,即便离婚再找,也会找一个更有能力的男人”!男方父母会认为:“以我儿子的能力,闭着眼睛都能找一个勤快又能干的女人”!


小两口的日子,如同周期一样的发生着经济危机。伴随着经济危机,两人之间,各自与父母之间,以及对方父母对另一方当事人之间,各种矛盾越来越严重。


夫妻之间的矛盾严重的主要标志,就是用气话代替沟通,用冷战代替交流,用吵架代替互动,用激怒代替共识,用离婚代替共建。再好的感情啊,吵着吵着,感情就淡了;骂着骂着,背影就远了;哭着哭着,真心就凉了。


不到两年,两人终归走到了离婚这一步。


在新西兰啊,结婚只需要十五分钟,离婚则需要两年。双方各自聘请了律师,开始讨论分居协议的当天,医院体检报告传来消息:女孩怀孕了!


摆在两人面前的问题就是:这个婚,离还是不离?


两人抱头痛哭一场后,回家了,决心为了孩子,好好过日子。


很多单身朋友问我们:“在婚恋生活中,什么是最难的事情”?


我们经常告诉单身朋友说,生活中最难的事情,有时候是人心,有时候是环境。这是一个因人而异的答案。


人心之所以难,就在于有些单身朋友能用几年或者十年的时间创造一番业绩,但是,却很难转变某种心态。心理学称之为“偏执”。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偏执,或许能成就一番事业或者学业。但是,我们也必须要承认,另外的一些偏执,可能会毁了我们的婚恋。


环境之所以难,就在于很多时候,当我们人心转变过来的时候,我们发现每天必须面对的环境却依然故我。天地,依然是那个不为我们而生的天地。困境,还是那个看见我我们掉泪也不会同情我们的困难。


在人心与环境之间,只要当事人愿意反思、反省、低头和改过,挽回曾经让我们头疼的亲情,既是希望,也是未来,更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在这对小夫妻的故事中,没有“骗PR”的桥段,也没有“不能找漂亮女人”的忠告。


一句话,当感情没有的时候,即便是两个人有PR,该分的还是会分的。当尊重没有的时候,即便是两人初心是真诚的,该走的还是会走的。当改变没有的时候,即便是曾经的梦想是美好的,该破的还是会的。


对于婚恋,无论是婚恋选择,还是婚恋相处,又或者是婚恋发展,过好两个人的日子,保存好两个人的真心,维护好两个人的环境,只要双方好好努力,一切的风险或问题,那都不叫事。


祝福每一位单身朋友!

祝福新西兰婚恋群!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