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评论:澳大利亚媒体向华商道歉,华人的一堂启示课

2020年06月26日 澳微帮



大洋评论:澳大利亚媒体向华商道歉,华人的一堂启示课

(资料图)

【大洋特约评论员骆亚6月26日报道】在被告上法庭后,澳洲一家知名媒体终于在6月24日公开向悉尼华商袁先生道歉,承认此前报道失实,错将该华商的抗疫义举扭曲为发“国难财”。该媒体的这篇报道曾让不少澳人信以为真,一些人还将不满与愤怒转到华人身上。如今这件备受澳洲华人社会关注的案情终于真相大白。而这并非在澳华商首次蒙冤受屈。此前一家澳媒还曾暗示某华商贿赂前任联合国官员。所幸,该华商也通过法律途径证实了自己的清白。

华商是澳洲经济的重要贡献者,也是实现澳中友好的民间大使,还是澳洲慈善事业的积极参与者。比如华商魏基成,不仅在澳洲播爱的种子,慈善足迹还延伸到了全世界,被认为是全澳华人骄傲。而在去年的澳洲山火爆发时,华商也四处采购物资提供给消防人员以及受灾家庭。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华商们更是各展所能,既为中国抗疫贡献力量,又出钱出力出物资投身澳洲战疫。但近年多起被抹黑、被扣帽子的案例说明,有担当、有责任感的华商并未打消澳洲社会一些固有偏见。

其实,不少海外华人在社会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显性或隐性歧视。比如澳洲职场中,华人一直面临着“竹子天花板”,很难跻身企业管理高层。当经济形势不好以及瘟疫来袭时,华人更容易成为被歧视对象。自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后,在一些西方国家政客和媒体的推波助澜下,纵然华人在澳洲战疫中的表现受到总理莫里森点赞,纵然华人近期又通过捐助“爱心包”等方式帮助了很多身无分文的澳洲人,但澳洲社交媒体或公共场合,依旧有不少歧视华人的言行。

追本溯源,一个重要原因是种族歧视在作祟,在某些时候,它会通过泼脏水、污名化、言语暴力等形式释放出来。

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之道强调公允折中,不温不火,以和为贵。而在具体执行层面,不偏不倚、不走极端、不斤斤计较等,常以一个“忍”字呈现。受此影响,不少海外华人在遭遇歧视时经常选择压抑个性、放弃维权。但事实说明,低调、隐忍只会让自身继续蒙冤受屈,助长歧视之风。

对一些污蔑抹黑言论置之不理、隐忍不发,可能导致“三人成虎”,让华人整体形象受损。相反,通过维权为自身正名,才能避免其他族裔误解华人,有助华人更好融入当地社会。

相较之前,澳洲华人经济地位有了较大改善,在政治领域的参与度也有所提高,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也发生质变,也不代表着那些歧视、排外之风就此销声匿迹。华人要彻底远离排外歧视之害,首先需要华人意识的觉醒,遇到不公要通过抱团发声、法律诉讼等途径维护权益,让挑事者付出代价。其次,华人还要积极参政,从制度层面遏制种族主义蔓延的漏洞。由于华人参政率不高,往往导致政策法律制定时会忽略华人诉求,进而为各种歧视言行提供可乘之机。

针对澳媒抹黑,华商积极维权,为澳洲华人上了一堂启示课。希望更多华人勇于对任何形式的歧视说“不”。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