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把钱存入银行,是补贴富人(越看越触目惊心!)

2015年02月21日 澳洲房产资讯



前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林毅夫一针见血地指出:“穷人把钱存入银行,实际上是补贴富人。在中国有一个奇怪的现象:穷人到银行存款,富人到银行贷款。结果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中国的老百姓只要把自己账户里的钱取光,坚持3个月之内不存钱,房价将跌穿,银行破产。中国的很多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平心而论,林毅夫有关“穷人将钱存到银行,实际上是补贴了富人和大企业”的观点并没有错,是苦口良药。

  穷人过多存钱给银行,自己并不受益,反而受害。

  成都的汤玉莲婆婆就用活生生的事例解读了林毅夫的话。

  据广州日报报道,1977年汤婆婆在银行里存了当时可以买下一套房子的400元钱,一忘就是33年。33年后,这400元存款产生了438.18元的利益,扣除中间几年需要征收的利息税2.36元,汤婆婆连本带息仅可取出835.82元。此事遂在网上引起热议。

  在通货膨胀预期再次抬头的今天,我们能够从汤玉莲婆婆的事例吸取到什么经验呢?

  汤玉莲婆婆的400元在1977年确实是一笔“巨款”了。“当时全国人均存款只有20元。”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金融系教授王燕鸣表示,“1977年一个普通工人的工资是36元。”当时这400元,足够买一套房子。

  有媒体用万科的股票来为汤婆婆算了笔更“狠”的账,“1991年万科的配股价是4.4元,如果汤婆婆当时再添40元钱,就可以买100股。她若持股‘睡大觉’至今,算上万科近20年以来所有的配送转和分红,她持有的股票市值将达到惊人的152238元(复权价),投资收益为345倍。”

  很多读者可能不清楚,存款准备金制度很多时候其实是让“商业银行合法地造钱”。在这里给读者列举个例子,相信能让读者更理解这句话。

  例如众多穷人们在商业银行存款了10亿元,假如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必须有10%的存款准备金率,其余90%可以用于放贷的话,读者千万不要以为这个存款准备金率是表示商业银行只能借出9亿元,保留1亿元。事实上,由于货币乘数效应,商业银行借出的钱可以多次循环,最终银行借出去的钱可以是数十亿,甚至是可以借出90亿元,保留这10亿元,两者总数是100亿元,10亿元正好是100亿元的10%。

  也就是说,穷人有1万元的存款,只能开出1万元的支票,但收取1万元的存款之后,商业银行却可以循环释放出数倍的资金,穷人们要扩大财富,就必须辛勤工作、省吃俭用,但商业银行却可以不劳而获轻松放大财富。因此,穷人过多存钱给银行,受益的并非穷人,而是银行。而且,越多往银行存钱,越会对穷人带来伤害。

  这是由于穷人对银行运作体系的不了解,使得银行可以在任何时候轻而易举地凭空造钱,钱的价值因为造钱增加而被稀释,购买力就会下降,这用大家都明白的话说,那就是物价上涨了,穷人们存在银行里的钱就越来越不值钱了。

  在物价上涨下,虽然穷人受损,但富人和大企业却能得益。因为与穷人并无多少资产不同,富人和企业有各种庞大的投资,在温和的通胀下,他们的资产都能受益、价格出现上涨,令富人的财富增加。

  此外,如果穷人过多存钱给银行,将导致资金过度储蓄,消费减少,市场需求因此疲软,会冲击经济的表现。因此,在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善的情况下,穷人把钱用于投资、进修,可能比单纯把钱存入银行更好。


--采编自网络,供大家参考--



想关注更多的澳洲地产信息和资讯,敬请关注《澳洲房产资讯》

www.awproperties.com.au


微信公众号:realestate_australia

微信&QQ: 178047081

联系方式:(David)盛先生 0424076377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