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谁学”CEO陈向东:离开新东方,我为什么一定要找跨界的人搭班?

2015年05月28日 美国房产网



如果您尚未关注我们,您可以点击主标题下方“美国房产网”或者搜索微信公众号:fangchanus加关注!

43岁不离开,就晚了


在新东方时,接到很多猎头或各类资本的电话,他们挖人不可能挖俞敏洪,会来挖我。任何猎头电话,不超过5秒我就挂了;有老板说来凑个局吃饭聊聊想法,我直说“没有任何想法”。生命那么短,比起自己做公司,大家一起做一家伟大公司不是更好吗?2008年到2011年,我发自内心这么想。在新东方10多年,每天和3万多人一起努力,就希望把新东方打造成更伟大的公司。


后来怎么会离开新东方,自己创业呢?


非常简单,人到了每个阶段会检讨自己:“你是谁?往哪儿走?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希望在别人的心目中是什么样的印象和位置?”夜深人静时我问自己——如果不创业,这辈子会不会后悔?慢慢地,我觉得可能会后悔。


真正的转变在于2012年年底。


那年10月,我参加哈佛大学的一个领导力课程。项目导师曾经是美国医药公司CEO,十几年来将公司市值从10亿美金做到600亿美金,在57岁时觉得生命应该干别的事,辞了CEO,在哈佛每天和我们探讨领导力。我写邮件问他,那么早离任CEO后悔吗?他说后悔,后悔离开得晚。当时他是这么说,“65岁可以离开,45岁也可以离开,但是45岁离开有无限可能,65岁的时候已经老了。”这给我很大刺激,我是1971年生人。


总结来说,创业首先是内心的不安,有一种追求不同生命体验、追求理想生活的渴望;其次是和哈佛教授聊天时的感悟:你被别人定义成功的时候,能否回归原点重新出发?每个人都拥有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力量这五种东西,真正的差异就差在勇气上;第三是移动互联网加上IOE(Internet of Everything,万物互联)时代的爆发,教育行业有巨大的机会。


我离职创业,有三样别人不知道的:第一,我离任新东方的消息在2014年1月发布,好朋友们不知道,埋怨这么重要的决定太突然;第二,决定离开新东方时没有想过要做什么,当时俞敏洪问我将来的计划,我说不知道,只是坚信,那么多年的经验、领导力,只要认认真真去做,什么都能做成;第三,我没想到这么快、这么早就重新出发走向战场,本想休整一会,刚开始到美国休假有点小兴奋,在美国因为孩子睡得比较早,晚上10点-11点多逼着自己休息,后来发现自己有点睡不着了,男人是需要战场的,很快就做了今天的事。


“跟谁学”只做一件事


有位哈佛商学院教授在2005年时说,全球化加IT等于成功,如果一家大公司要想成为伟大的公司,就要在全球拓展,并且借助IT让拓展连接得更有效。


在新东方时,我认为最需要培训的是IT和信息化架构的负责人,如果教育有大机会,一定是IT在中间起到更大的连接作用,提供更高的效率。2014年,我在美国听说苹果即将推出大屏幕手机,以及微信推出红包,我发现移动场景正在成立,那么,移动互联网对教育的结合改造也可以成立,这是一个机会。


我研究国外各种各样的产品。女儿当时在美国读小学五年级,老师布置的作业中,一部分是让孩子通过iPad看教学片段,到学校再结合教学。当时我就知道技术对教育的重塑改造开始了。在美国,刚巧要帮女儿找英文老师,怎么找呢?一是通过学校的老师介绍,二是问熟悉的朋友。就觉得找老师这件事好玩,我还研究了智能手机的更换和使用,中国智能手机一点都不落后,甚至有点超前,把移动和教育结合的想法就成立了——能不能有一个平台,把学生和家长连起来?连接的核心点是找好老师。


我来自农村,没上过大学,后来到人大学习时,已经27岁,在学校我看到柳传志、樊纲演讲就冲过去听,半年听了80场讲座,好老师的印记在心中根深蒂固。如果平台把有知识技能的老师都迁移到上面注册,而要老师的人能在平台上找到老师,那会是非常伟大的产品。


所以,“跟谁学”就做一件事——找好老师。好老师在哪呢?要么是个体,要么是机构,我们希望帮助教师和机构成功,逻辑上大概就是这样,后续就是将低频变成高频度,增加黏性那是后续的商业布局。


我擅长的地方是懂教育、懂运营,能够激励人心,但要成就颠覆性创新,要找的搭档一定和我不一样,一开始就想得很明白,要搭档跨界的人组合起来才能成功,我非常幸运遇到了百度出来的伙伴,最初的6位创始人中3位来自百度。最早想找百度的人,因为既然帮别人找到好老师,应该与搜索相关,就想到百度搜索,找产品的总负责人;再后面需要大数据,百度大数据部的总经理肯定靠谱;再需要商业变现这部分的,就找到理解搜索变现技术和产品的专家,就这么简单。


9点22分上线


本来规划2014年10月PC版上线。9月21日,我们邀请部分粉丝家长和种子老师来体验产品。当时参与体验的家长都很兴奋,表示太需要这样的产品了,参加产品体验的老师本来计划交流1个小时,结果3个小时不愿意离开。那天下午,2个小时的会议开了3个多小时。他们说身边很多家长找老师很艰难,都是通过朋友介绍来找他们,很多时间凑合不起来,这个平台让他们觉得新奇。


之后我跟团队开会,决定22日要把产品PC测试版推出来,当时有争论,说风险太大,万一推出来砸了我的牌子怎么办?我说自己有什么牌子,当我决定从总裁的位置退下来,已经把自己归零了,推出去吧,没事。


最后就定到2014年9月22日9点22分,稍微押点韵,容易被记住。21号那天,特别忙,真的很紧张,真个团队不过七八十人,各个部门,比如设计、市场、推广,都在策划上线。蛮不容易的,最后倒计时5、4、3、2、1,就这么上线了。


发布PC测试版时,我坚持要求把我的个人邮件公开[email protected]。我希望用户能够直接找到我,直接和我对话。现在的时代,用户能直接找到你,就相当于找到了很多粉丝,找到了种子用户,找了很多测试者,等于很多兼职员工。


我收到了大量的邮件说“跟谁学”应该怎么做,每天都收到很多的邮件说有这个创意、创想,还有说跟谁学做这事了他自己就不做了,将当年自己的计划、流程甚至产品图都分享给我了,这样的邮件我收到的超过200封。后来发现,当我们端着的时候,其实别人也端着,当我们将自己放下的时候,别人就会走进你,当你把别人放在心上的时候,别人的心里面才会有你。


“大而全”的商业逻辑


跟谁学平台的核心是找老师,举个例子,PC端可以通过输入找老师,比如输入“语文”,可以找语文老师,也可以找到中介机构课程,由中介老师的老师服务。入驻的机构由我们自己来挑选,他们可以打造自己的品牌,提供有老师的课程等。我们希望未来成为一个老师和机构都方便入驻的平台。


从用户而言,跟谁学有三类——老师、家长和机构。目前除了PC版本之外,我们还有M站,手机端的产品有机构版本、老师版本、学生版本,以及android、IOS不同系统,同时再加上我们的视频网站,这一切蛮复杂的。在线授课视频技术是“跟谁学”独家研发的,在这中间我们全部打通,布局全链条的产品服务,很有挑战性。


在平台上,可以在线上课、视频播课,有一对一教学,也有一对多的在线课程,这些都要通过平台,加起来就很复杂。市面上有纯粹的一对一授课,相对的场景简单得多,我们做的是适合各种场景的教学,这个难度就大很多倍。不仅在于找到老师对接就行了,还要形成一个闭环,后续有在线支付等。


很多平台刚开始做的时候很垂直,我们不是。小学、中学、文艺等都有,就是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的考虑。规模经济指的是当你用户越来越的时候,单位成本下降;范围经济是当品类增点后,你可以形成交叉销售。我们希望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能助推产生更大的场景。如果一个人只做K12细分,他要推广一个APP要多少的成本?我们APP推广之后,综合成本才是他的多少分之一?这是大商业背后的判断逻辑,我觉得很多人没有真正的认识清楚。


目前“跟谁学”聚焦三类领域:艺术体育的,K12类,还有出国留学类,其他品类还没开始引入。做多品类会很累,正因为累,有资格进入的人才少,当然这需要你的能力,因为一个大团队需要做很多整合,许多团队没办法做到整合。


我们获取第一批用户大概有三个路径:第一个是团队有一些线下的资源,比如任职的老师,这是第一批用户;第二通过员工去联系用户进行测试和传播;第三个是上线之后的粉丝,就是真正热爱你的用户。


短时间内有那么多的老师入驻,怎么来的?第一“跟谁学”已经影响了在市场具有比较大话语权的老师,在心智上形成认知;他们认为加入“跟谁学”是一个好选择,很多意见领袖吸引其他老师的入驻;第二现在是移动互联时代,老师影响老师,相互介绍,老师就来了;第三我们在全国有十几家运营中心,也在帮着找老师。


我们是做平台的,中国目前纯粹为教育学习者提供的平台很少,再加上我这样背景的,就更少了。“跟谁学”未来会有很多场景,采用快速迭代的互联网法则进行开发。比如在线直播课程,2月底测试时最多就放到500名,现在有的课程都是2000-3000名的规模。“跟谁学”产品的初心是提供最好的平台以及最好的体验,帮助用户找老师,找到之后,就是线上线下的关系,线上找老师,线下教学或者在线视频,从撮合到完成交易形成闭环。


在“跟谁学”,我帮老师搭平台,最后老师带学生进来,帮我带动整个平台。举个小例子,一个老师4月初决定开课,第二天报名量就达到300人了,过三四天就满500人,这些学生到底是我们帮忙招的,还是他们自己招的?我觉得都有。


都是钱来找我们


从去年10月开始,产品的大量讨论会我就不再参与全程,第一,没时间;第二,希望给产品研发人员更大的创新空间;第三,我更希望从用户方面去驱动产品进步,我不可能再将自己变成一个产品经理。


现在工作最重要的就是找人,现在特别需要IT人才、教育人才、电商人才、平台人才。我要布局更大场景,这四类人才的选择很重要。其实我们已经开始储备人才,专门组建了移动事业部,负责人来自BAT中的一家;现在推进全国的布局和开拓,也是一家教育培训机构的资深高管。


第二,每天在寻找新的商业机会,商机的捕捉非常重要。“跟谁学”是一个非典型的创业公司,现在有大量的合作商机,每天都有很多的咨询电话,在这上面我要判断哪一个是机会,利于快速整合资源,进行战略布局。


第三,就是文化,因为快速发展的公司,我们现在400人团队,怎么样大家才能相互信任,目标能够一致。我经常讲的,目标认同之后的目标协同,能力达标之后的能力协同,最后就是文化认知之后的文化协同。如果我们做这件最牛的事,目标协同,找到最牛的人,能力协同了,最后就要靠大家团队一致,相互信赖,相互依靠。


我们和别人不一样,没有出去找过钱,都是钱找我们的,很多人在讨论我们什么时候B轮,其实我们A轮还没怎么花钱,在融资上没花那么多精力,人才、商机、文化,这三件事对我才是最重要的。


文章源自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作者:陈晓平


如果您尚未关注我们,您可以点击主标题下方“美国房产网”或者搜索微信公众号:fangchanus加关注!

如果阁下喜欢所读内容,欢迎您分享!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分享到腾讯微博。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