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个不焦虑的家长,让你的孩子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2018年07月09日 澳洲广角镜


当你听到别人家的孩子才4岁就会背多少唐诗,认识多少汉字,甚至英语都溜溜的,此时心中一紧,我家孩子还在愉快的玩耍,大字不识一个,以后学习跟不上怎么办?


当别人问到你家孩子以后读什么学校?你想了想,不好意思说也许就只能读那个菜市场小学。


当各种幼儿学习班才艺班的小广告推销电话夹带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标语铺天盖地的向你袭来时,你心中更是紧张,赶紧查查账户余额。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们家长焦虑心态的来源,无形中,你会把这种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


每天吼着逼着孩子学习,觉得孩子怎么就从小天使变成了小恶魔,天天操不完的心,做不完的题。


过去美好的假日不复存在,孩子也渐渐远离大自然,每天只与习题为伍,却怎么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

这种挥之不去的焦虑弥漫在大多数家庭心中,让人难受,到底如何缓解?

其实引起以上焦虑的心态无外乎以下几种: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滋养了多少学前教育机构。可是人生不存在输在起跑线上,因为人生是一场万里长跑。


而且每个孩子的成长速度不同,有的孩子早慧,有的孩子可能要慢一点。


不代表学得越早,就越好,也有不少孩子过早的学习后,确实取得了过人的成绩,然后满足于自己在同龄人的优越感,产生自满情绪,学习反而停滞不前,江郎才尽。


有不少家长想要通过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实现阶层上升的目标。这里深层的原因是家长内心的危机和没有安全感,自己做不到,所以只能寄希望于下一代,要求孩子一定要出人投地。


可如今阶层固化越来越严重,要想拥有高一等的教学资源,即使投入大量财力物力甚至关系都可能很难如愿,更是一般的家庭无法承受的。记得原来有一篇网络爆文《月薪三万撑不起孩子一个暑假》的文章,就是这样一种畸形心态的写照。


对于没有经济基础去争那些高价资源的家长,就不要打肿脸充胖子了,如果一个小康家庭的孩子读了贵族学校,由于家庭背景差异大,他会到处感到一种格格不入的隔膜,如若产生了自卑的情绪,反而会影响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发展。


我们要明白,一个人的成功不光靠早期学业的成功,更包括了诸多个人特征的发展、人生经验的积累、机遇和偶然性。


作为一个普通人,往往能全面掌控的事情很少,但是对于相对弱势的,而且是“属于”自己的孩子来说,却可以完全掌控。通过这种掌控的感觉,仿佛对这个世界也有掌控能力一般……


但现实是,连孩子的行为和结果最终都没能在你的掌控范围内,于是你就会加倍的焦虑。


其实如果我们想清楚了:

究竟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

我们对孩子未来的人生,又能决定多少?

哪些是我们能起作用的哪些是我们一厢情愿的奢望?

想清楚,人生究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就不会被外界的纷扰所纠缠,一旦了解心中所需,拥有了确定的感觉,焦虑自然会少很多。


最后,也许《父母的觉醒》这本书里的一些话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

本文选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亲,今天的新闻分享到朋友圈吧!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