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课改的目的不是应付高考,而是输送全面发展的人才

2016年12月23日 东莞教育



  新一轮高考改革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扩大了教育的选择性,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和考试选择权,而这也要求高中建立新的课程体系,转变教学方式,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学习选择。在新一轮高考改革引发的新课改中,主动拥抱改革的学校必将在新的秩序中占据优势。广东的中学是如何迎接这个新课题的?先来听听华南师范大学附中朱子平怎么说!


华附校长朱子平:

课改的目的不是应付高考,而是输送全面发展的人才

  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将在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中逐步完善。新一轮高考改革必将引发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面对这一必然的变化,广东各中学将如何应对、如何规划?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朱子平校长这样回答:“新一轮的高考改革,基本原则一定要把握好,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扭转片面应试教育的倾向,克服唯分数论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克服一考定终身给学生带来的过重学习负担,否则将会进入新一轮的应试模式。因此,中学在未来的教学中不能仅仅只看怎么应付高考改革,而是要真正输送全面发展的人才。”


课改一直在路上

构建“规定性课程与选择性课程相结合”的校本课程体系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华附大力推行课程改革,积极探索,逐步完成了国家核心课程、校本选修课程、特长发展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发展指导课程、大师讲坛课程、大学先修课程、社团活动课程的开发和构建,形成了“规定性课程与选择性课程相结合”的校本课程体系。

  朱子平校长在接受采访时强调,“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最为重要的载体,我们坚持课程改革,从没有停止过对课改的探索。”目前,华附的校本课程体系已经非常成熟。据悉,精品的校本选修课多达80多门,课程涵盖自然科学类、人文科学类、体育艺术类、社会实践类等多个模块,绝大部分由本校教工根据学生需求自主开发,而对于语言类、运动类学生需求旺盛,但缺乏本校师资的课程,则通过外聘专家来实现。

  为了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华附通过优化和整合基础课时为学生们腾出选修课时间。同时,华附制定了《选修课程学分制管理条例》,要求每位学生通过网络选课的方式完成144个学分档案,考核和学分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报告书》中,以此引导和促进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开展探究性、讨论式学习。


用心建设学生数据库 

《学生综合素质报告书》跟踪学生三年成长轨迹


  今年,广东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办法》,要求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进行观察、记录、分析,主要任务是要整体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客观记录高中学生成长过程的突出表现,为学生毕业和升学提供重要参考。

  朱子平校长透露,早在2004年华附已经开始为每位学生制订《成长的足迹》记录本,全程跟踪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成长轨迹,内容包含学科成绩、日常表现、心灵驿站、活动登记表、获奖记录、课程记录、德育评价表、自身回顾与展望、导师寄语等,并于每学期末形成《学生综合素质报告书》。

  因此,当大家都还在苦恼于如何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数据时,华附现有的学生综合素质数据库即可直接转换。据悉,华附从1997年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数据系统以来,根据实际需要,已升级更新了三套系统,现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数据已可做到实时入库。


稳步探索人才培养的新做法 

建立大学先修实验班打通高校和中学课程

  

  如何打通高校人才需求和中学人才培养的对接通道?华附也有着前沿的做法。

  朱子平校长介绍,从2014年开始,根据大学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华附与北大、清华、中科大、东南大学、中大、华工、华师、华农等高校签署了正式的人才培养协议。整合出“微积分”“微观经济学”“英文写作”“统计学”等四门课程作为先修课程,建立了大学先修实验班。

  大学先修实验班为学有余力的华附学生提供了发展平台。目前,华附每个年级有两个大学先修实验班,每个班有40名学生,学生可通过申请、递交材料、面试考核等环节进入大学先修实验班。进入该班的学生除修读国家基础课程外,还需另外先修四门大学课程。

  大学先修实验班的建立,是华附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速而探索出的一条新路径。据悉,在大学先修实验班中已有不少学生在高二期间就已被香港大学、中科大等高校录取,优先毕业进入大学继续学习,有的已经获得大学的优惠录取资格。


  朱子平校长透露,面对多元化的招生录取规则,中学人才培养模式也将趋向更加多元化,从2018年秋季开始,华附或将考虑探索以语数英为行政班和政史地理化生为走班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目前学校正在进行调研之中,2017年将形成具体的实操性和可行性的方案。


(来源:“广东考试”微信公众号)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