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洲的大学里,有一种学霸的野心,叫征战奥运...

2016年08月05日 澳洲时间


文 / 天月


些天临近里约奥运会开幕,看了不少澳洲媒体对本国出征的奥运代表团的报道,看的多了,最感慨的一点是:这支代表团里,很多选手竟然都是“业余”的。


今年澳大利亚的奥运代表队共有400多名运动员。其中40%都是来自大学的“业余”选手,也就是说,他们不是“专职”运动员,而是澳洲各高校的大学生。


这小伙子叫胡海明,华裔,22岁,来自墨尔本大学,专业是科学教育,奥运代表团里的男子乒乓球选手。


昆士兰大学有6名本科生和4名硕士生,代表澳洲参加本届奥运会的田径、跳水、体操、游泳、帆板和橄榄球项目比赛。


他们的专业也五花八门:体育教育、科学、应用科学、商业管理……一位橄榄球选手还有工程学和商业双学位。


堪培拉大学的女篮国手Marianna Tolo

 

堪培拉大学有16名学生代表澳洲出战里约奥运会。跨栏选手是学心理学的,竞走选手是学视觉设计的,游泳选手是学广告的……

 

对了,上届伦敦奥运会上,堪培拉大学拿回14枚奖牌。

 


如果细想一下,一边当大学生,一边当运动员,是一件非常有挑战性的事。


一般来说,在澳洲的大学,每周在课堂上所用的时间为15-30小时,若算上课后的学习时间,这个数字还需要乘个2


另一方面,要备战联邦运动会、奥运会这样的赛事,每周所投入训练的时间可能有30小时。


不用说,想要在学业和运动之间达到一个平衡,绝非易事。最坏的结果可能是双输:运动成绩没达到目标,学业也耽误了。


所以,对这些能文能武的“全才”,咱们除了羡慕,更多的还有好奇——他们需要在体育训练上投入大量的时间,他们的“文化课”是不是比较弱?


NO

 

澳洲格里菲斯大学的统计结果表明,顶尖的大学生运动选手的学业成绩,比大学平均成绩(GPA)要高。在格里菲斯大学,有运动特长的学生GPA4.6,拿到运动奖学金的学生GPA5.1,而该校平均GPA4.0


当然,这些“文武全才”的存在,和澳洲的高等教育体制是分不开的。澳洲的多数大学都是“精英运动员友好大学”(Elite Athlete Friendly University)的成员,这些高校构成了向国家输送体育人才的重要渠道,所以澳洲的大学对于有运动专长的学生,提供非常全面的支持。


比如各高校有相关的体育项目规划、时间安排,对文化课的灵活调整、延期考试,特别安排的补课等。如果某个学期训练任务比较重,学生可以只选修两门课,赛事过后再将落下的课程补回来。


大学生运动员的养成,另一方面就要具体到个人层面了。


一般来说,优秀运动员都有这些特点——极为有条理,极为自律,时间安排极有效率。这些能力,他们不仅运用在运动方面,还运用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中,这就可以解释,为何他们比常人获得成功的概率更高。


拖延症——这个年代流传最广、最难治愈的病,为什么运动员不容易得?


英国巴斯大学体育运动总监Stephen Baddeley说:“也许你写东西的时候总在神游,但如果你通过运动练习集中注意力,并且学会有效利用时间的话,你就可以将这个能力运用在各个方面。”


Drew Ginn,澳洲史上最成功的赛艇运动员——获得过亚特兰大、雅典和北京奥运会赛艇项目金牌,以及伦敦奥运会赛艇项目银牌,曾在一篇文章中说,他从上学时就学会了如何管理时间,达到运动、学业和生活的平衡。


“我运动生涯之长,和所取得的成功,都归功于我懂得如何在生活中保持平衡……时间管理能力不仅仅对运动生涯的成功至关重要,还使人更多享受到运动本身,及运动之外的快乐。”



我曾问过一个当地的朋友,为什么他们要从普通大学中选拔“业余”运动员,而不是培养更多的全职运动员,她的回答是:因为政府没那么多钱。


所以你经常可以在澳洲的媒体或者各个地方看到,一些“业余”运动员向社会募捐,用于支持自己参加体育赛事。


不过,虽然这个社会不“养”很多专业运动员,对体育教育的投入却是慷慨的。按照教育部的说法,体育教育不仅能使孩子从小养成更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社交能力,还有助于识字和算术等文化课的进步。


在这里的中小学,体育课是很重要的课程。学校很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体育团体,校园里比较常见的体育项目有游泳、篮球、足球、网球、板球等。



澳洲政府专门发起设立了一个叫做“sporting schools”的全国性基金会,基金的规模为1亿澳元,基金会的任务就是专门帮助全国的小学获得更充足和优质的体育教育资源。


有需求的小学,不仅可以在这个基金的网站上申请资金支持,还可以寻找专业体育教练。反过来,有合格资质的体育教练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寻找合适的执教学校。


在我女儿所在的小学里,二年级学生就开始学基础的体操。她这学期每周都上体操课,任教的就是学校从外面请来的专业体操教练。从三年级开始,他们会上学校开设的游泳课程。


澳洲人非常热爱水上体育项目。在历届奥运会的游泳项目上,澳大利亚是仅次于美国的夺牌热门国家。这项运动在澳洲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据我所知,现在悉尼所有的小学都开设了游泳课,这里很少有孩子不会游泳的。


另外,在学校里,学生会有比较多的时间在户外玩耍和运动。我女儿刚入学头一个星期,有几天放学回家后是这么跟我说的:“我今天在树下呆久了,都有幻觉了,现在老觉得头顶上有树叶。”



 每天放学后,很多孩子都会去参加课外体育班,多是网球、游泳、跆拳道等。


有些上班的父母不能按时放学接孩子,会把孩子交给after school care(类似于国内的托管班)照看。


然而这里的托管是没有“辅导作业”一说的,他们吃完点心水果,老师就带着去户外活动了。作业?回家再写,反正小学阶段没多少家庭作业。



我上高中的时候,是个体育表现平平的女生。但是作为一个身在南方的北方人,我的身高引起了学校一位体育老师的注意。有一天放学我在校园里走向我的自行车的时候,那位体育老师问我:“你打过篮球吗?”


我茫然地摇了摇头。


他说:“我在组建学校的女子篮球队,周六下午你来试试吧。”


那个周六的下午,我带着几分忐忑出现在学校篮球场,在体育老师的指导下,很努力地练了一下午上篮和投篮。


训练结束的时候,体育老师对我说:“以后你每周六下午都来训练吧。”


虽然在那天以前,我从来没对篮球发生过兴趣,事实上我连篮球赛都很少看。但被老师“看上”,到底是一件让我开心的事。从那以后的每个周六下午,我都去学校打篮球。


大概一个月后,有一天老爸对我说:“你都高二了,还是专心准备高考吧,别去打篮球了。”


我短暂的篮球学习生涯就这么仓促地结束了。


我相信,我这段经历不是特例。当我们认为爱好和学业之间有冲突时,往往习惯于放弃其中一个,全力以赴地去追求一个单一的、纯粹的目标。


不过呢,就是有人不信这一点,偏要千方百计地在运动、学业和生活之间找到那个平衡点。


所谓时间管理,这四个字看似简单,其实背后需要的,是超乎常人的意志力、自律性、抗压能力和挑战极限的勇气。


一个经过长期磨练,对自己的这些特质和经历拥有自信的人,还会被困难轻易打倒吗?


所以,我的想法是这样的:


要是有一天,女儿跟我说:“最近功课多,可我还是很想去打篮球。”


我会对她说:“别放弃,试试看,也许两样事你都可以做的很好。”


— END —



这是澳洲时间(Aozhoushijian)分享的第23篇原创文章,联系请发邮件:[email protected]喜欢的长按下边二维码~~


均为原创文章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

ID:aozhoushijian


如需转载

请后台留言

分享朋友圈请随意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