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教育-227】时装秀的艺术总监是种什么体验

2018年11月10日 新西兰教育



两周前的周三晚上,女儿学校的年度时装秀盛大上演!先来看看我女儿剪辑的两分半钟的视频吧。有彩排,有表演,有花絮,您要是不知道,恐怕很难想象这是中学的时装表演吧!那布景,那灯光,那音乐,那Logo,那服装,那模特,看起来都是现代商业水准!



在这段视频里有女儿的身影,她在这次时装表演中担任了很重要的角色:Production Designer (艺术总监),兼可穿戴艺术参赛设计师(Wearable Arts Designer),并为自己的作品做模特 (Model)!光这些名头看着就够累人的,女儿在各种兴奋、纠结、挣扎,崩溃和幸福的五味杂陈之中体验了一次组织时装表演的喜怒哀乐。



虽然上演在10月,但策划活动早就开始了。5月,辅导老师开始招兵买马建立核心小组,女儿就自告奋勇报了名,被老师选中进入了核心团队。而且,因为老师对女儿的艺术能力有些了解,女儿被委以重任(Production Designer),负责各种和时装表演相关的视觉艺术的部分,包括整体概念设计,海报,宣传册,舞台设计和节目单设计等等。

这些任务都是相当艰巨和具有挑战的,女儿在准备过程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很多个不眠之夜。


概念设计


最开始的任务就是要进行概念设计(Concept Design)。这次时装表演,有四位老师参与,和主力学生一起进行筹备,概念设计对于一个时装表演来说至关重要,老师把这个重担交给了女儿。这听上去容易,真做起来比想象中要难很多。


女儿思索了一些很有深度的问题,比如,什么叫做概念,如何把概念体现出来。我还记得,我和夫人想帮助女儿理清思路,用我们理工科的脑袋和女儿一个艺术生的思想进行碰撞,其间涉及到一些有意思的讨论。女儿认为用视觉的方法来表现这个概念是最好的方法,而我却认为,只有用语言能够描述才算思考的够清楚。但后来我发现,我和女儿的思路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

 

筹备组经常要利用早上的时间开早会,就是在上课前的半小时,几位辅导老师和同学一起的碰头会。这样的会议在筹备阶段几乎是每周都有,临近表演的时候则更加频繁起来。

 

我还记得5月末的一个早上,女儿怀着忐忑的心情,带着自己做好的四套方案去和老师开早会,这是约定好的概念设计的交稿日期。这是女儿第一次做这样大型服装表演的整体概念设计,没有经验,心里打鼓,老师会不会失望呢?如果她们不喜欢怎么办?



早会结束不久,女儿通过微信给我们报告,说“概念”讲得很成功。老师四套她们都喜欢!好像完全超出了她们的预期。她们看看这个,说,真棒啊,我喜欢!再看看那个,又说,这个也很不错啊,太棒了,喜欢!就这样喜欢来喜欢去,女儿也被说得幸福到了极点。这时,老师对女儿说,你看这几个概念设计我都很喜欢,你能不能把设计融合一下?


老师的建议还真是不错!最后女儿确实是把几个方案中各抽取了一些元素进行的了设计,主体的logo就出现了。在紫色的背景下,霓虹灯管弯出了DesignZlogo,旁边漂浮在絮状的烟云。紫外线色是权威机构发布的今年的流行色,被女儿揉入了她的整体概念设计中。这个logo我也很喜欢,简洁复古有内涵,很有些我想象中的时装界的味道。


 


可穿戴艺术设计


艺术作品不止能在桌上陈列,在墙上悬挂,还可以穿戴。这也是我跟着女儿在艺术领域前进的脚步得到的新认知。女儿今年开始学习IB,在艺术类的课程中,她选择了视觉艺术课程,里面就包括可穿戴艺术品的内容。她们IB艺术的辅导老师正好也是这次时装表演的四位辅导老师之一,她要求所有选IB艺术课的学生都参加这个时装设计比赛,以自己的可穿戴艺术作品上台走秀!


这对女儿来说是个令人激动的任务。自从去了伦敦参加了夏校,她对伦敦圣马丁毕业的一个叫做亚历山大麦昆的学生顶礼膜拜。麦昆是一个曾经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时装设计师,在一些大牌做过设计总监,比如纪梵希,拿过很多大奖。女儿还特意拉着我们到电影院看来一下麦昆生平的纪录片,虽然她在伦敦已经看过。下面一张图是一个可穿戴艺术品,可以了解一下这是怎样的存在。


     Viktor & Rolf Fall 2015 haute couture



这次女儿要自己做一次设计师,也是第一次设计可穿戴艺术品,而不只是像在伦敦夏校时做的那种头饰。


女儿主要是被镜子中的镜像所激发,想表现的是光的通透感,以及在不同材料上,在不同环境里,在视觉上产生的扭曲和幻觉。


选材料是个令人纠结的难题!开始女儿选了一种类似纱窗那种的材料,怎么看搞在身上都像婚纱。都已经进展到一半了,最后只能放弃。老师说,用那些材料做出让人想不到婚纱的可穿戴艺术品是相当有难度的。最后的作品,女儿使用的材料是一种透明的PVC材料,其实就是我们熟悉的比较厚点的透明桌布。夫人买回来的塑料桌布,正好让女儿看到。女儿灵机一动,“这材料不错!“ 她利用了材料的质感,反应出对光的折射,然后再想办法对其进行固定。材料的边上还细心地缝上了荧光布质材料,这种材料可以在舞台的荧光紫外灯下发亮,在黑暗中产生特殊的视觉效果。



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家里有个房间就像是裁缝店。里面有个女儿从学校搬回来的人形模特,女儿围着这个模特转来转去还真有点设计师的模样。


最后,设计师的心血没有白费,上台走秀效果不错,最后还出乎意料地获得了专业评委授予的特别提名奖。时装比赛的四位评委都是聘请的校外专业人士,有布料与创意专业的大学老师,时装设计专业的研究生,服装品牌的总经理和有18年经营历史的时装品牌的设计总监。这些评委不仅专业而且是相当认真的。走秀结束后,她们几个还特意走到后台,找到女儿,对她的那件设计作品大加赞赏。有一位评委还对女儿说,你一定要去学设计,有前途!这这让女儿像打了鸡血一般心花怒放。


经历风雨


成功的背后都有苦与泪。没有谁能想到,整个时装秀的艺术总监在走秀开始前半小时还自己躲在卫生间里哭了一鼻子。


几个月来的紧张准备纠结挣扎都挺过来了,到了临场最后一刻她被最后一根稻草压倒了。


这最后的稻草是节目单的打印。女儿的任务是设计节目单,她开始接到这个任务还很激动,因为老师说要搞一本漂亮的小册子,而不是简单的一张纸。


美术设计提前就结束了,但是内容上迟迟凑不齐。可以理解,百多位学生参与到这个时装表演中,每个学生设计师都还有一段设计思想要提交,结果到时装表演那天早上内容凑齐,但是打印的任务没有安排到具体的人。女儿自己勇挑重担,拿着老师的打印卡,端着自己的和老师的两台电脑,到学校的打印机上打印。


但是打印的过程中间出现了各种情节,比如卡里余额不足,打印机缺墨,打印格式对不上,等等。在离开场不到一小时的时候,节目单还没有打印完全,女儿有些绝望,忍不住掉下眼泪。但是最后还是咬着牙把100多份节目单打印好了。女儿心里暗想,下次再做绝对不会再出这样的状况!


教训不止这些,在我和女儿的访谈过程中,她还提到了一些事项要更早进行。比如,和学校礼堂舞美人员的第一次碰头时间要大大提前。女儿还有一个遗憾,就是节目日程上面没有安排答谢环节。她觉得很多参与后台工作的同学们很辛苦,应该在表演结束时对她们表示感谢。另外,自己也应该在被认可和答谢的行列中,自己为这次时装表演付出了很多,值得被感谢。



在这次时装表演秀的策划和组织中,女儿绝对是一个出色的可以依靠和信赖的团队主力,不但提供了很多好的创意,还进行具体操作。其实最开始的时候,老师只是希望她做一些视觉设计的工作,做做海报什么的,但是女儿在过程中显示出来的创意加上脚踏实地的风格,让老师越来越放心把更重要的任务放在她肩上。甚至到了舞台设计的实际布置阶段,女儿简直变成了总指挥。老师手里捧着白色的大灯笼问女儿说,“这个放在哪儿?” 老师说,我们听你的,你说怎么放就怎么放,我们就是干活的..." 这样的老师真不错!


这次活动的组织,前后5个月,女儿说她花在上面的心血至少超过100小时,有时候连做梦都想着设计的事情,那份纠结和煎熬恐怕只有她知道,但煎熬之后的喜悦也是写在脸上的。


成功组织了这次学校的DesignZ时装表演秀,女儿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又增添些了自信。回首整个组织过程,她所担任的那些工作其实就是艺术总监的工作。这是一次惊喜的体验,恐怕也是应了那句至理名言,不经风雨怎见彩虹!这是学校给女儿提供的优异成长平台的又一体现,也是女儿高中生活的一次靓丽美好回忆。



 

 

 

作者简介


Sherman Wang - 在外企工作了二十年,曾任全球五百强美资企业中国区服务总监。因希望为孩子寻找更好的教育环境,全家移居新西兰。


Sherman创办了提供教育服务的公司,并在奥克兰理工大学教育系学习,获得教育学士后文凭。


Sherman著有《更好的教育给孩子》一书。点击原文链接了解更多。


联络请留言或发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