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学美国】美国:择校择的是居住地

2014年08月15日 美国旅游专家



美国公立中、小学的教学质量千差万别,让子女进入软、硬件条件相对较好的学校,成为许多学生家长的愿望。根据本报记者在美国近4年的观察,在美国中产阶级家庭中,像阿维琳一家这样有意为子女“择校”的不在少数。不过,美国虽然也有择校现象,但没有像中国那般成为社会热点问题,更没有成为一股风气。

  这是因为在美国,一般来说亚裔和白人对子女教育更为重视,也更愿意搬到较好的学区居住,在大洛杉矶地区,教学质量测试中排在前面的公立学校,大多来自亚裔聚居的社区。而人口比例处于上升趋势的其他族裔对孩子上哪个学校则看得比较开。

  在美国择校,实际上择的是居住地点。美国公立学校都是划片就近入学,报名时提交家庭住址证明即可,可以是房产证、租赁合同,也可以是话费、水费、电费等任何包含家庭地址的单据,十分简单。但房屋主人还需缴纳房产税,这一税款中的大头就在于“学区税”,说白了就是所在城市公立学校的经费,因此美国学区优劣,直接体现在当地的房价上——学区越好,房产税越高,房屋租、售价格也便相应上升。

  为了实现教育公平,美国不同地区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尽量缩小学校之间在环境、质量和生源方面的差距。比如,加利福尼亚州便有意把一些较差学区的学生调配到较好学区,并免费提供接送服务。在亚利桑那、佛罗里达等10多个州和首都华盛顿特区,实行了一种名为“教育券”的制度,向学习困难生或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提供教育券,这些学生可以凭券入读私立学校。

  美国加州国立大学华裔教育专家吴仲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美国家长择校不似中国那么“疯狂”,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美国大学招生时,会从多角度考查学生,绝非单纯看重考试成绩。任何一所学校成绩排在前10%的学生,报考大学时都会得到优先对待,因为在美国大学眼中,哪怕在一所“很烂”的高中读书,成绩达到前10%的学生也是人才。尤其在那些深陷打架、斗殴、吸毒等问题的学校,要使成绩脱颖而出,更需克服环境带来的挑战,而具备这种超强自制力的学生,反而会受到大学青睐。

  “很多美国家长择校时,可能反而有意避免优秀学生聚集的好学校,因为孩子能否在这所学校进入前10%,也是家长必须考虑的因素。” 吴仲和表示。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