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温彻斯特公学】带你们走走国民老公王思聪来时走过的路...

2015年11月09日 英国留学中心


前段时间因为国民老公王思聪火了一个BBC纪录片,然后主页顺着老公的英式英语扒了扒他的留学背景以及后面引起的UCL到底好申不好申的话题。。。最近正好英国教育周刊的小伙伴有采访到王思聪中学曾就读的温彻斯特公学招生官Andrew Shedden,所以也趁机带你们走走国民老公曾经走过的路。。。

秋天的温彻斯特同样也是萧瑟的,只是走在这样六百年历史从未中断的古老校园里,你会发现,原来秋天和深沉的底蕴真的可以配一脸。。。

温彻斯特公学培养了不少社会精英,温彻斯特校友被称为“Old Wykehamists”,以此纪念创始人威克姆。中国人熟悉的嘛,刚才说了有国民老公,以及另一个熟人——霍启刚(不认识的自行百度)


和伊顿公学的些许渊源以及现在的Collegeman


在最初创立之时,温彻斯特公学招生的结构是这样:70名免学费的贫困生(Scholars)+10名收费的贵族学生(Commoners)。。。四年后,牛津大学新学院成立,“七十学者”从公学毕业以后进入新学院学习。这样也就开启了英国享有盛名的公学教育传统,温彻斯特公学也成为后世公学教育的模范。


亨利六世注意到温彻斯特公学——牛津大学新学院这样的模式效果不错,想要效仿,所以也就建立了伊顿公学和剑桥大学国王学院。而为了建立伊顿公学,亨利六世还曾数次造访温彻斯特公学,并借鉴了后者的章程,甚至还挖走了它的校长和几位“学者”。。。不得不说真是挖得一手的好墙角啊~~哈哈

只是,贫困生免费的入学优待只是过去,现在就读的学生基本都是普通学生,规模也是成倍扩张,‘学者’的优待条件已被取消--即使获得该名额的学生也需要支付一部分费用。。。


But,尽管现实已演变成这样,“学者”的头衔仍然可遇而不可求般的高大上,七十位“学者”仍然住在最古老的宿舍楼(College Hall)里,而这些楼层往往被外界认为能真正代表温彻斯特公学,住在里面的“学者”也被称为“Collegeman”,久而久之该词成为一种象征——温彻斯特精英的象征。


不可不知的校训--Manners makyth man



Manners makyth man大概看过电影《王牌特工》的都知道,贯穿电影格调始终的一句话。。。英语专八级别以上的翻译是‘不知礼,无以立也’。。。


作为校训,这句话为温彻斯特公学学术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奠定了基调。“风度”可不仅仅是笔挺的西装礼帽、黑色长柄伞、养尊处优的生活,优雅的“女王英语”、衣香鬓影的酒会、下午茶传统、高尔夫球、马术或者狩猎能概括的。更多地,它指向传统精英教育的核心--超越功利的智性追求,严格的道德准则和强烈的公共责任感。


教学的核心目标从来不是名校录取率的温彻斯特公学

按照确切的数据,温彻斯特每年有近1/3的学生被牛剑录取,15%-20%的学生进入北美的顶尖名校,然而温切斯特公学从来不把名校录取率作为自己的“卖点”。


因为温彻斯特致力于培养独立与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智性的探索与对话,从而使他们对个人生活、更加广阔的世界和新的挑战做好准备,所以,毫无疑问,顶尖高校青睐温彻斯特的毕业生,但升入名校并不是温彻斯特的目标,只是其培养体系的一个副产品。。。注意,最后一句话是重点。。。


温彻斯特公学的教育体系


温彻斯特公学采用的是广博的通识教育体系,其课程设置的重心是“Division”(Div),安德鲁表示,Div是温彻斯特公学独特性的体现,“温彻斯特、伊顿和威斯敏斯特都非常优秀,但把温彻斯特和后两者区分开来的便是Div,它使温彻斯特成为温彻斯特”。

而所谓Div,是贯穿于整个五年的必修课程,它并不以任何考试为纲,学习本身便是目的。学生们被置于一个广阔的文化框架里,需要进行大量和广泛的阅读。对此,“‘学习’在温彻斯特并不是死记硬背知识,而是智性的探索,它培养的是看到事物之间关联的综合能力和客观、全面地审视事件的能力。而Div是这个培养过程的核心。”


Div包括的课程有文学,历史,科学史,宗教,伦理学,哲学,音乐和时事,“那些重要的、塑造了人类历史的领域,理解它们才能理解我们这个时代。五年以后当年轻的男士们离开温彻斯特时,他们拥有的不仅仅是优秀的成绩,更是广博的知识存量、开放的心态和广泛的适应力,他们对这个世界有清晰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正是这些,而不是一个漂亮的分数使他们成为全面、有趣和智慧的人,使他们对未知做好充分的准备。”


除了广泛的阅读以外,温彻斯特的学生也永远被鼓励去进行独立思考并且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们期待每一个男孩都能为课堂作出贡献。一个课上可能有12个男生,老师会问每一个人问题,他会期待每个人都给出自己的答案”,安德鲁这样说。


在Div的课程设置中,每组学生五年里拥有一个固定的教师(Don),这位老师不一定教授自己的领域,因此可以是一个科学家来教历史,或者是一个数学家来教哲学。安德鲁这样解释,“是一个领域的专家并不意味着你就只能被限制在这个领域里。我们的老师也被要求保持开放的心态,去拥抱未知的领域。这也是另一种培养学生开放心态的方式,学生可以看到他们的老师和他们一起在探索未知,而不是一个领域的权威来单向地告诉学生应该是什么样。”


教学之外的男校寄宿生活是怎样的


温彻斯特公学是现存的四所全寄宿公学之一,所有的学生都是寄宿,老师同样也住在学校里,也就是说,十三岁还是小小男孩的国民老公孤身一人来到温彻斯特,过得是全面寄宿生活。


一直以来大家对于寄宿生活存在的误区就是生活的孤独闭塞与清苦,尤其是男校。。。但是只要你行走在温彻斯特校园,你就能感觉到路过的每一个boy的那种神采飞扬 “温彻斯特的男孩们是非常快乐的,他们的生活永远忙碌但有趣。”安德鲁对学生们的状态很满意,“温彻斯特人永远是积极投入各种活动,戏剧、合唱团、体育、社区服务”。

作为一个全寄宿公学,温彻斯特还有一套完善的教牧关怀(pastoral care)的系统,“教牧关怀”原指宗教活动中牧师霍主教给予教民在精神上的关心与帮助,但如今的语境中泛指在学术以外对于学生的关怀。温彻斯特的教牧关怀被称为PSHE(Personal, Social and Health Education),注重在生活技能、性与情侣关系、生理与心理和药物使用这几个方面给予学生以指导。温彻斯特的教牧关怀并非是保姆式的照顾,而是在对年轻男生进行有效引导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对自我和他人的责任感,使他们更好地面对日后更为复杂的社会环境。


在这样的寄宿环境中,学生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学生与老师之间同样如此,这种关系可能贯穿温彻斯特人的一生,也为他们日后游刃有余地处理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里的选拔体系:并不适合所有人


温彻斯特的独特性决定了它并不适合所有人, “对于适合的男生而言,这是一个完美的学校;但如果不合适,这可能会很煎熬”。


而温彻斯特的选拔体系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被录取的学生可以享受温彻斯特的生活。温彻斯特的选拔不基于统一入学考试(Common Entrance Examination ),而是采取独立的测试。它分为两部分:面试(45%)与笔试(55%),男生们11岁时参加面试,温彻斯特将为通过面试者提供位置,两年后,通过面试的男孩们需要参加笔试,如果通过面试,他们将被温彻斯特正式录取。对于居住在中国的学生,面试地点在香港,除此以外,面试与在英国的面试无异。


面试在一月进行,时长达45分钟,面试官着力考察面试者的三个方面的素质。首先是天赋(natural intelligence),这和第三点——学习热情与能力相联系。“男生们必须对学习有着极大的热情”,安德鲁表示,“面试官会获得面试者目前所读学校的报告,因此,面官可能会问关于课程的问题。”接下来,面试官会与面试者讨论一些后者没有接触过的领域,“这里我们能够考察一个男生他的天赋,他是否能够阅读,是否能触类旁通,他们如何应对未知和陌生领域”,安德鲁解释道。


与此同时,面试官也会与面试者讨论他们对自我的认识,他们希望男生们认同自我身份,对自我感到满意,也能清晰的认识到自己在某个集体中扮演的角色。。


面试结束后,申请者将在这一年六月收到结果:通过面试,候补,或者未通过面试。通过面试的申请者在两年以后参加笔试,笔试内容包括数学、英语、科学史、物理、生物、化学、历史、地理和拉丁文。如此的流程走下来,国民老公看来不仅仅是现在,当年也是有好几把刷子的。。。


对于中国申请者的小建议


“对于中国申请者而言最大的障碍是语言,并且将在很长时间里都是最大的障碍。”安德鲁给中国申请者的建议是,可以在申请温彻斯特公学之前,来英国的预科学校就读,以提升语言能力,“在录取中,尽管我们不会把学生来自哪个学校作为考虑的要素,温彻斯特没有偏爱的学校,但很显然,读过预科学校的中国学生在语言上更胜一筹,而且预科学校的寄宿环境也有利于他们适应温彻斯特的全寄宿生活,”


温彻斯特公学,大概就是这样一个概念。。。


改编自《英国教育周刊》,微信公众号【英国教育思维】


英国留学中心(liuxueyingguo)


有态度的英国留学媒体,有温度的英国大学资讯,有深度的英国专业解析!有态度更有深度,有温度更有权威!

欢迎添加英国留学中心微信,每一次私信都会让你的英伦更近一步,留学梦想,从这里开始!!!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