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大学申请已结束,招生官告诉你录取胜算有多大

2015年12月02日 美国留学快报


11月30日一过去,加州系大学申请就算告一段落,同学们可以稍微松一口气了。不知道你们是否好奇UC招生官是如何审核材料。小编是挺好奇的,所以给你们扒出来这么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让我们了解到美国名校招生办的幕后操作情况。


《纽约时报》刊载过一篇文章:一个招生官员的自白(Confession of an Application Reader),作者是伯克利教授Starkman。他曾参与2011年伯克利的招生工作,职务是外围阅卷官(application reader)。


当年伯克利招募了70名application reader,他们经过集中培训,为伯克利审阅了53000份的申请材料,每份阅读时间只有8分钟。他们需要为每份材料打分,分数范围为1-5分。1是最高分。得分4-5的就不用想录取了,得分3的还有点希望,1-2.5分的孩子有希望,但也不能保证。


外围阅卷官打完分数后要交给更有经验的主管再审一遍,最后才交给伯克利内部招生官择优录取。


本文信息量很大,但是因为太长,又需要翻墙,可能大家没耐心读完。这里取其精要,与大家分享。


1、案例:一个印度裔美国高中生,GPA 3.95 (满分为4),SAT 2300,5门AP课均满分,会乐器。给他的评分是2,够好,甚至应该能够进入伯克利,但还不是最好。另一个墨西哥裔学生,GPA3.4,SAT不到1800,他上的高中根本不开AP课程,他打工和学习之余参加了田径比赛,他得了2.5分。印度裔学生考下一堆满分,最终就赢人家0.5分。为什么?因为伯克利,就像其他竞争激烈的美国名牌高校一样,是全面的考察申请人,而不只是考分,而这个印度孩子的高分显示不出他的学术潜力以及领导才干


2、作为 application reader,花在每份申请材料上的时间只有8分钟。这8分钟内,她要考虑申请材料中的所有信息:成绩、课程、课外活动、文书。(这意味着,申请人必须尽可能的突出自己想要表现的内容,而不要将重要信息埋藏于一堆无关痛痒的材料中。减法反而是有利的。)


3、引用作者的原话:"the process is confusingly subjective"--令人迷惑的主观!作者举例:一个看来没什么特别的申请人,只有3.5GPA,但是却被打了高分。作者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或者说迷惑了吧。是因为他不是加州居民(将会支付更加高额的学费),并且老爸很有钱么?(看来美国也拼爹)


4、又一个案例:亚裔学生,作者认为足够评分2,但是却只得到3。原因是这种孩子太多了。“这种孩子”是指亚裔申请人么?


5、特殊照顾-- 这些是指那些成绩不够好的学生,但是他们经历了经济社会等等的困境。这些学生会被特殊考虑,因为他们给学校带来多元化(diversity).


6、文书中,表现出家庭殷实背景,未必是件好事。去非洲做义工?这反而可能因为表现出你家庭的优厚条件,另你其他的成绩和成就不那么出众了--钱堆出来的么。(对中国学生来说,如果你的文书中所写的是你在美国做交换生的经历,这可能不是一个一定给你加分的选择)。

以上是我从此篇长文中所截选的要点。虽然这是一家之言,但却是少有的从幕后发来的美国名校招生流程的描述,颇多有价值的细节。


文章来自豆瓣,作者何峰


附去年UC系9所分校的本科申请及录取数据

校区

申请数

录取数

录取率

UCB

78923

13330

16.9%

UCLA

92722

16027

17.3%

UCSB

70565

23074

32.7%

UCI

71788

27796

38.7%

UCD

64626

24670

38.2%

UCSC

45550

23284

51.1%

UCR

38515

21582

56%

UCM

18860

12178

64.6%

USSD

78091

26495

33.9%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