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 | 汗颜:加拿大华人如今变成了不梳辫子、开奔驰车的"清客"?

2017年10月22日 北美报告


加拿大头条(微信ID:canadanews)编辑

华人形象要告别梁启超的观察。

\/


【高度周刊(Riseweekly)特约撰稿人丁果撰写】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多次提出,提升华人整体形象,需要有“顶层设计”的规划,要有累积性的提升发展,防止“人走政息”的偶然性和起伏性的参与,更要防止参政议政只是满足“政治花瓶”的“政治正确”需要,但对游戏规则(立法)制定毫无影响力。为了要达到这个目标,有分量的高端智库是必不可少的“政治和头脑基础”。



除了这个途径之外,我认为还是要有第二个途径,那就是花费力气,解决在我们当中已经成为“集体思维惯性”的一些盲点这对我们有信心、有计划的推动参政议政的“顶层设计”,具有重要作用,也会让我们的坐而起行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前的思维盲点之一,就是华人分裂的劣根性太强,一盘散沙无法改变。不错,百年前梁启超游历美加两地,写的《新大陆游记》,就把华人的“一盘散沙”劣根性,描述得栩栩如生。更令人惊叹的是,这些描述历经百年而依然切中今天的现实,令人不胜唏嘘。梁启超比较中西社会,列出中国人之问题有四:一曰有族民资格而无市民资格;二曰有村落思想而无国家思想;三曰只能受专制不能享自由。四曰无高尚之目的,此实际中国人根本之缺点也。均是国民也,或为大国民、强国民,或为小国民、弱国民,何也?



梁启超提的这些问题,今天的华人社会依然照单全收。说老实话,我们虽全力反驳种族歧视的说法,即“清客滚回中国”。但平心而论,读一下梁启超《新大陆游记》,不禁脸红、冒汗、心虚,觉得一百年的时间仿佛静止,我们不少人只是不再梳辫子、开着奔驰车的“清客”而已。如果觉得我这样说,太过耸动,只是煽情而已,那就再看一下梁启超谈的华社社团问题:


“吾见其各会馆之规条,大率皆仿西人党会之例,甚文明,甚缜密,及观其所行,则无一不与规条相反悖。即如中华会馆者,其犹全市之总政府也,而每次议事,其所谓各会馆之主席及董事,到者不及十之一,百事废弛,莫之或问。或以小小意见,而各会馆抗不纳中华会馆之经费,中华无如何也…若其因议事而相攘肩、相操戈者,又数见不鲜矣。



这就是说,百年前华人在加拿大登记社团,用的是社团法的规条,但实际所行,均为相反,而是酱缸文化这一套。将梁启超的话对照今天的社区社团,不禁哑然。


因此,有华人社区认为,国民性如此,百年改不了,这是一个思维盲点。这个盲点的背后,其实是没人愿意出来做出改变的表率。其实,改变是可能的,也是必须的。以往难改,或者改不了,有两个原因:一是自己认为是“游子过客”,反正要落叶归根,因此,亚洲的现状,就是我们华社的现状。中港台不同心、不同调,我们来自三地的移民也只能不同心、不同调,这样才对得起故乡。这个想法是错的,历史的发展证明,华人在加拿大不是“游子过客”,而是加拿大国家建设者,这个历史是我们所有加国华人的共识,也是我们团结的基础。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孩子们在加拿大出生成长,加拿大是他们的祖国,他们无法回亚洲“落叶归根“,他们需要一个团结的加拿大华人社区,而不是一个按照亚洲传统分裂的社区。



这个让我们孩子可以引以为傲的华人社区,就必须告别梁启超当年描述的华人社区。梁启超当年用华人在街上走路的方式,点出了华人社区的一盘散沙:西人数人同行者如雁群,中国人数人同行者如散鸭。我们需要“行者如雁群”,让高端智库,成为我们的领头雁。我们的祖国,用三十年改革开放创造的经济奇迹,改变了中国人发展现代化不如西人的习惯思维,我们华人,应该用未来十年时间,改变梁启超百年前观察、至今仍然延续的华社陋习,在加拿大创造出“新华人”的新社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欢迎交流。


感谢《高度周刊》授权转载,未经允许请勿转发。


出品:高度周刊

来源:加拿大头条
微信ID: Canadanews





欢迎来稿

[email protected]

广告合作

[email protected]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