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人物】亿万富豪Koch兄弟 加拿大疯狂捞金记

2016年02月18日 北美报告


点击上方即可关注加拿大头条

加拿大头条(微信ID:canadanews)编辑

他们富可敌国,在资本市场运筹帷幄。

【《高度》(Rise Weekly)周刊梓涵撰写】美国科氏兄弟

他们,靠家族资本扩张成为美国第二大私人企业。

他们是令奥巴马最头疼的亿万富翁。

他们私下以重金资助反气候变化组织,试图颠倒黑白。

暮年壮志,雄心勃勃,仍然在资本市场与政治领域运筹帷幄。

他们还是加拿大阿尔伯塔省油砂产业的绝对大佬,欲建立大型石油管道,虽困难重重,却誓不罢休。

《高度》周刊特为大家带来他们那些不得不说的故事。

| 双方对峙,是非难辨

2011年冬季,埃德蒙顿杂志记者Karen Kleiss写了一篇关于科氏工业集团在阿尔伯塔省雇佣一名说客的故事。故事阐述了阿尔伯塔省能源巨头的真实身份,正是美国亿万富翁Charles Koch与David Koch兄弟 (科氏兄弟,Charles现年80岁,David现年76岁)。

该报道登出后,科氏工业集团没有任何人出面回应Kleiss提出的问题。然而,在网站kochfacts.Com(科氏事实)上这篇文章被抨击为“倾向性报导”,并声称这只是人云亦云的党派政治言论和对事实的扭曲。科氏工业集团的代表总结说,这只是一篇博客或者推特上的边角评论文章,并没有登上具有客观事实的新闻版面。

对于Kleiss的文章,唯一没有逐字逐段受到争议的说法就是“美国能源巨头的拥有者是两个强大的亿万富翁,他们是茶党(Tea Party)的支持者,同时也是抵制应对全球变暖的倡导者”。

这次的抨击是如此的强烈,以至于杂志社的首席主编觉得非常有必要写一个长篇文章来捍卫她手下记者的工作。而公司得到的是报纸上进一步的肆意抨击。与此同时,同样的情况发生在一篇路透社的报道上,该报道名为“Keystone XL石油管道的批准会使科氏兄弟成为最大赢家”,文章详细说明了科氏工业集团在加拿大的私有财产,讲述了Keystone XL石油管道建好后科氏兄弟将会怎样从中受益。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记者David Sassoon ,主要负责撰写与环境气候内幕有关的文章,曾在获得普利特奖的网站上发表过很多作品。这篇路透社的文章最终引来了科氏集团公关部门的强烈反击,该公司指责Sassoon作为一个“环境活动家”向大众发布了“谎言”,而路透社却支持这样的信息传播。

科氏工业集团甚至在脸书和谷歌上刊登Sassoon的照片,并在标题上注明“David Sassoon的欺骗”。再一次,路透社编辑部不得不进行干预,以一长篇文章捍卫本社记者的尊严。这样的攻击持续了几个月,如今Kleiss和Sassoon都拒绝就这件事情发表任何言论。

一直以来,科氏工业集团对媒体的抨击并不稀奇,在他们的网站KochFacts上曾经抨击过《纽约时报》、《纽约客》、《琼斯母亲》、《华盛顿邮报》以及《彭博商业周刊》。

今年一月份出版的一本新书又把科氏兄弟再一次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这本书名为《暗钱》(Dark Money),作者是资深研究员与《纽约客》著名撰稿人Jane Mayer。书中重述了现代保守运动的兴起,描述了少数富有的捐款者利用“权钱交易”,通过组织活动干预政治,以谋得有利政策。作者揭露了科氏工业集团创始人Fred Koch,即科氏兄弟的父亲,曾帮助纳粹德国建立第三大炼油厂,这个项目还受到了希特勒本人的批准。

正如这本书的书名“Dark Money”,美国政治上这个词用来形容个人、企业或组织向非盈利机构提供源源不断的金钱,并且把这些钱用于影响政治选举结果,而这些组织并不会揭露他们捐款人的身份。

当然,由于这本新书涉及到很多敏感问题,有看不惯或是不喜欢作者的人肯定会站出来抨击Mayer,不过真相到底是怎么样的,总有一天会大白于天下。

| 科氏王国,富可敌国

科氏工业集团是美国第二大私人公司。2011年时,科氏兄弟在世界富豪排行榜上并列第六,两人的身家均达到423亿美元。根据2015年的福布斯富豪排行榜显示,兄弟俩仍然保持并列第六,身家均达到了429亿美元。

科氏公司到底累积了多少财富?到目前为止,科氏工业集团的年销售额为1150亿美元,产品销售到全球60多个国家,集团雇用员工达到10万多人。在过去的十二年里,曾有70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他们从事的行业领域十分广泛,包括化肥、石膏板、地毯、纸巾、纸杯、化工产品以及光导纤维。

除了这些,科氏工业集团还掌控着100多万甚至到200万英尺的阿尔伯塔省油砂,相当于4500平方公里的土地,从而保证了公司几十年的繁荣不衰,他们的油砂资产价值数百亿美元。

科氏兄弟的雄厚实力可以证明他们是无比精明的商人,他们也被人们称为“强硬派”,不管是做事风格还是思维远见都表现得十分强势。


1968年年轻的兄弟三人,从左到右,William(Bill), Charles, David

| 因油而富 兄弟反目

科氏工业集团的创始人是Fred Koch,也就是科氏兄弟的父亲,他出生在1900年德克萨斯州。他受训成为了一名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程师,发明了一种新的工艺,可以将原油提炼成汽油。在20世纪30年代时,曾帮助俄罗斯的斯大林升级油田,之后他搬到了堪萨斯州威奇托,创办了一家工程公司,这家公司就是科氏工业集团的雏形。

Fred Koch和他的妻子有四个儿子,他们是Frederick Koch、Charles Koch、还有双胞胎David Koch与William Koch。50年代末期,Fred成为了右翼组织John Birch协会的成员,而这个组织正是茶党运动的前身。他也曾花时间呆在当时的苏联(苏维埃),正是基于这段时间的影响,他写了一本论共产主义的邪恶,在那个时代,这是一本畅销的小册子。

Fred最明智的商业决策就是在1955年购买了三分之一的明尼苏达州松树湾炼油厂的股份,并且细化每天提炼25, 000桶加拿大原油。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科氏家族就已经开始购买和销售油砂了。

Fred在1967年去世后,二儿子Charles接任了公司CEO,他接任后的第一个大动作就是以30.5亿美元完全彻底地购买了松树湾炼油厂的控股权,这是个风险很大的决定,现在可以看出这也是获益最高的交易。这次的购买为科氏工业集团未来的发展创造了很多新的机遇。此后科氏工业涉足其他产业,通过家族资金收购不断扩大,不断积累财富。

Fred去世后,他的四个孩子并没有向他想象中的那样和谐相处,而是引起了家庭内战。科氏四兄弟变成了两个派别,Charles与David站在一边,Frederick与William站在一边。这种分歧最终导致Frederick与William于1983年以8亿美元出售其手中的科氏工业集团份额给自己的兄弟。

1985年,William再次提起诉讼,因为他们发现另外两个兄弟在收购股份时故意低估了该公司的资产,在随后的法律诉讼中指责他的兄弟欺诈。诉讼的关键问题是松树湾炼油厂在阿尔伯塔省的石油持有价值。

法律文件显示,1982年时科氏工业集团的整体估价为15亿美元,净收入为3.09亿美元,以另一种估算方式估算的价值则在16亿到23亿之间。William聘请的专家证人表明松树湾炼油厂的价值约为6.6亿美元。

另一位专家证人在1983年的法庭上则认为松树湾的估价为12亿美元,Frederick与William声称他们的那两个兄弟刻意隐瞒了公司的炼油能力,并且以更低的价格评估了加拿大石油。

法庭记录还显示,松树湾炼油厂是该公司拥有的最有价值的单一资产,它的收入几乎全部来自精炼加拿大石油,1985年的炼油厂炼制原油每天达到152,000桶,这样就会产生11亿美元的净利润。截止到2010年,松树湾炼油厂80%的石油都是从加拿大来的。

这起诉讼透露了该公司在阿尔伯塔省的石油储量程度。William注意到,八十年代初,董事会会议表明“加拿大在这一刻看起来非常鼓舞人心”。虽然当时石油价值很低,可是Charles却说,加拿大的石油只值10美分。

到了1999年,科氏兄弟之间的官司终于在堪萨斯州判决,陪审团赞成Charles和David一边。那时候,松树湾每日提炼石油285,000桶,科氏工业集团已成为加拿大的石油出口国的石油巨头,领先于美孚和阿莫科石油公司。

如今,松树湾炼油厂每天可开采加拿大原油32万桶,占地面积一千英亩,道路16公里。加拿大石油管道的源头在阿尔伯塔省的哈迪斯蒂(Hardisty),那里有科氏工业集团自己的石油码头管道系统,可容纳67万桶的石油容量。该集团还控制一个864公里长的管道系统,这个管道系统用于输送产品给客户。

美国华盛顿气候调查中心的执行董事Kert Davies表示,科氏工业集团从加拿大炼油厂不断输送石油已有几十年了。据统计,每天130万桶出产石油中有有四分之一都出口到了美国。

但是,松树湾也有存在一个令人不安的环境问题。从90年代末以来,这个公司一直被美国环保局与联邦调查局调查,原因是由于他们向密西西比河非法倾倒百万加仑的计氨废水与60万加仑的燃油。而且,科氏公司曾试图在夜间倾倒污染物,伪造记录,隐瞒其环境犯罪事实。

| 输油管道 加国福祸

各种迹象都表明,科氏工业集团在石油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不仅筹集了资本,这资本还源源不断的创造财富。值得注意的是,科氏工业集团虽然似乎已得到油砂的控制权,可是阿尔伯塔的土地权会一直保持不变,所以理论上来说科氏并不完全拥有油砂的控制权。有专业人士猜测,科氏正在努力将油砂占为己有,方法就是修建Keystone XL运输管道,通过管道把油砂运送至美国。

科氏在加拿大的七个子公司之一的KOSO正在计划新项目,这个项目的目的是通过修建设备,从地下开采沥青,计划每天可以开采六万桶,这个工程的预算将高达24亿美元。

可以看出,这是科氏工业集团的一个战略性变化。从历史上看,科氏的财富累积不仅仅是石油的勘探和开采,之后通过运输和提炼,将其转换成其他产品,如喷气燃料或沥青。

事实上,在2011年以来,KOSO已经向阿尔伯塔能源监管机构申请了几十个探井工程,并建立了至少一个沥青回收项目,这个项目被称为双子星油砂项目。

如果这一切属实,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科氏兄弟想要建造Keystone XL管道,为什么油砂对于公司的未来如此重要,以及为什么他们在美国政治方面的影响力作用重大。

| “权钱交易”利益驱动

通过精炼加拿大石油产生的财富,不仅帮助科氏兄弟扩大自己的帝国,也给了他们资金去追求自己的思想抱负。

可以说Charles与David也继承了父亲的思想抱负,资助并建立了右翼基金会、游说集团和政治游说团体,建立了一个庞大的人际网络。这个网络至少包括17个不同的组织,包括美国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美国繁荣委员会(Americans for Prosperity)以及美国传统基金会(Heritage Foundation)。

由于科氏工业集团都是在私下里对这些组织进行投资,所以无法弄清楚到底有多少资金的投入量。不过,2009年茶党的地位持续提高,科氏在背后支持的美国繁荣委员会成为了反对应对气候变化法的一股势力,直到后来绿色和平美国研究主管Kert Davies开始对不承认全球变暖事实的科学家进行调查,从一系列事件看来,科氏在背后提供的资金是非常强大的。

在2010年的报告中,绿色和平组织称,科氏工业集团在2005年到2008年间花费两千五百万美元质疑全球变暖的存在问题,是在用庞大的资金颠倒事实。绿色组织的最新研究显示,自1997年以来,科氏花费在否定气候变化的科学团体身上的资金已经累计达到七千九百万。

科氏工业集团在石油开采加工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可想而知,如果让所有人相信并没有全球变暖这件事,那么他们修建Keystone XL管道运输石油的事办起来就极其简单了。可是人们就会这样轻易的相信吗?

有分析人员指出,科氏将计划采用原地钻探技术开采石油,原地钻探开采与露天开采相比,原地碳钻产生的温室气体每桶高于露天开采的2.5倍。

对于修建连接到墨西哥湾的Keystone XL输油管道,科氏工业集团声称他们并没有注入资金,他们可能确实没有投钱进去,可是修建这样的输油管道是合理的吗?

在石油价钱走跌的今天,科氏兄弟似乎不但没有受到任何影响,而且还对未来的新计划充满信心,Keystone XL石油管道的建立不只是为了提取大量的石油,更主要的是设立一个有利的开发沥青的基础设施。

从成本和容量的角度来说,修建Keystone XL管道从长远角度来看确实是个便宜的选择,Veritas投资研究石油分析师Sam La Bell表示,相比起支付每桶高达20美元的运输费用,石油管道的运输成本每桶只有8到12美元。此外,通过铁路或者陆运运输沥青有很大的局限性,长期使用Keystone XL是最经济最划算的选择。

科氏工业集团的目的可以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目前,美国政府并没有批准通过修建Keystone XL管道开采阿尔伯塔油砂的项目。去年11月份,奥巴马再次否决了Keystone XL管道项目。分析人士指出,这一做法不只是考虑到Keystone XL对环境污染造成的重大影响,另一个原因是考虑到科氏兄弟的势力太大。

| 正面形象 金钱打造

从1979年到现在,科氏兄弟从未放弃过跻身政坛,他们一心想凭借政治力量来保护和维护家族实业的庞大实力。他们推崇大幅度削减对个人和公司的公司征税、将穷人的社会福利降至最少、政府应该减少对工业的监管等等,为此他们还成立了智能团卡托研究所。他们支持的茶党源于2009年示威者打出的横幅“税收已经够多的了”(Tax Enough Already)的首字母缩写,茶党是共和党右翼的分支,曾阻挠民主党奥巴马的当选,在他们看来获得政治影响力至少是在政治领域内与权势进行斗争。

据透露,该科氏兄弟正打算和他的亿万富翁朋友投 8.89亿美元在2016年的总统大选上,这一数字已经超过2012年时花费在美国总统大选一倍的支出。

如今,科氏兄弟正在摩拳擦掌应对新一届总统大选,为公众树立新形象似乎从来都不晚。科氏兄弟推出了非盈利组织LIBRE。这个组织为拉丁裔选民提供一系列的免费活动,如西班牙语驾车培训和英语语言培训等等。去年感恩节,科氏背后支持的很多机构组织向美国的低收入者宣传“健康饮食”的生活方式,还为他们提供实惠的营养菜谱。科氏还向联合黑人学院基金会(United Negro College Fund)捐赠了2500万美金,并制定大部分的钱用于教育那些对创业、经济和有改革创新精神的黑人学生。当然,他们做的不止这些。不过,之后美国大选的结果是否能在他们的掌控之内,就不得而知了。

文/梓涵,出自加拿大头条(ID: Canadanews)

《高度》(Rise Weekly)周刊独家授权发布



 欢迎来稿  

[email protected]

 广告合作  

[email protected]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