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 VS 房产

2016年10月11日 医悉尼



01
人民日报:失去奋斗 房产再多我们也将无家可归

这段时间以来,房价问题备受关注。面对不断上涨的房价,有人冷眼旁观,有人莫名恐慌,有人犹豫观望,有人则不惜借高利贷凑首付,房价就像一面多棱镜,映照着不同社会群体的多样选择。快速城镇化的推动,上涨预期的助力,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可能存在的金融风险……经济学的专业分析,从各个角度展现出房地产市场的复杂。高企的房价,对经济的影响还有待观察,但对社会心态的影响已经显现。


早在深圳房价上涨时,网上就流传这样一个段子:一个商人10年前卖房创业,经过10年的艰辛奋斗,又用赚来的钱把当年卖掉的房子买了回来。这样一个虚构的故事,用一种近乎寓言的方式戳到了现实的痛点:在快速上涨的房价面前,奋斗者最终又回到了起点。于是,有企业主关厂炒房,直言"开工厂不如买几套房";而有房一族则从房价涨幅与工资收入的对比中发现,"房子升值秒杀努力工作"。这些社会现象潜藏着这样一个逻辑,即快速上涨的房价,会令奋斗的价值贬值,解构奋斗的意义。这或许是高房价对社会心态的最大影响。


"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这句话应该是一个社会最为牢固的共识。只有人们相信奋斗与劳动,并愿意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未来,一个社会才能充满生机活力。而当努力奋斗还不如投机房产,就可能树立一种错误的导向和价值观。据央行公布的数据,今年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4636亿元,其中住户部门新增贷款占比近99%,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企业新增信贷为负增长。有人感叹:美的、海尔、苏宁、国美做地产,娃哈哈、喜之郎、五粮液做地产,连长城床垫都在做地产,房地产让72行最后都殊途同归。如果公众把更多精力放在房地产投机的短期收益上,就会挤占为长期目标努力奋斗的空间;而如果企业偏离实体经济的主攻方向,则有可能丢失最为核心的竞争力,最终威胁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

   

房价涨跌有其自身规律,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也有自身路径。但无论怎样,都不应该让房价消解奋斗的价值。否则,没房的人为房子日夜奔波,成为物质上的房奴;炒房的人则梦想着躺着把钱挣了,成为精神上的房奴。其结果,则可能是房价在高歌猛进中,消解了社会的活力与创造力。当每个人都相信依靠奋斗能够改变命运,当每个企业都相信坚持主业才是人间正道,我们这个社会才能释放更强发展动力、开拓更好发展前景。


纵览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历史,房地产可以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绝不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最为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因为房价高企而失去对奋斗的信仰,相比于房子,我们更应该相信自己的双手;相比于炒房,我们更应该激发努力奋斗的士气。否则,失去奋斗,拥有再多的房产,我们也将无家可归(来源:人民日报)


评:《失去奋斗,房产再多也将无家可归》,字里行间充满了一种叫做正能量的东西,但恰恰就是这种正能量是人们所无法接受的。一个充满理想的女性,卖掉了北京的房子,来大理洱海边买了一个大房子定居,结果一段时间后,听说自己卖的房子凭空涨了100万,此时的她也无法做到心平气静了,看着洱海的风光也没有那么好了,开始后悔自己当初的决定。我们就是俗人,正能量的东西再好,也说服不了我们追求物质生活的步伐。



02
抑制需求难治本 内地房地产泡沫暂不会破裂

9月26日,在香港举行的媒体展望会上,法国兴业银行企业及投资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师姚炜上指出,内地房地产泡沫不太可能破裂。


姚炜解释称,短期来看,不少大城市的房地产库存已经很低,这将使楼价继续面临上涨压力。但目前各地政府的主要调控政策仍以抑制需求为主,此举无法治本,未来几个月内,将有更多的城市出台类似的调控政策。


其续指,中长期来看,缓解房价上涨的关键仍是增加供给,而非一味的打压需求。但内地限制土地供应已经有一段时间,主要问题在于大城市人口过多,基础设施等跟不上,因此无法增加土地供给。


“我们认为内地现在还不至于房地产泡沫破裂,因为在资本管制的大环境下,资金仍出不去,但房价持续上涨很危险,应尽快解决,因为货币政策仍有放松的需求。”


兴业银行预计,内地2016年的GDP增速约为6.6%,“硬着陆”风险正在减少,但长期来看,经济仍面临较大的信贷风险。同时,内地经济过于依赖基建投资,政府未来或将出台减税以及增加社会开支等政策,以拉动经济增长。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由于房地产市场火爆,包括厦门、杭州、南京、苏州在内的多个城市均先后发布了相关的限购政策。


9月25日,南京发布了关于在主城区实施住房限购的措施,主城区(不含高淳、溧水、六合)将暂停向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出售住房,包括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暂停向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出售新建商品住房。


最近发布限购政策的城市为苏州吴江。9月26日,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政府通知,非苏州籍居民家庭申请购买第2套住房时,应提供自购房之日起前2年内在苏州市累计缴纳1年及以上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或社会保险(城镇社会保险)缴纳证明。(来源:观点地产网)


从上海开始,逆长江而上,苏州、南京、合肥、武汉都在蠢蠢欲动,杭州更已经是风云激荡。最近为抢在限购前囤房,杭州一家售楼处的大门都被挤破了。

啊……不好意思,上面的图放错了,那是韩国丧尸电影《釜山行》中丧尸破门的片段,杭州的应该是下面这张。


不过单从画面上看,视觉冲击力并不输给《釜山行》,可见中国电影输给韩国并非单纯因为管制,而是对现实的取材还远远不够重视啊。

我们也奋斗了,也努力了,可在大潮面前,个人的努力显得微乎其微





03
持续繁荣?大顶已现?分析师激辩楼市未来

今年8月以来,我国房地产掀起新一轮热潮。不少券商分析师开始留意提醒投资者关注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和风险。


针对楼市疯狂,海通证券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日前撰文《人性在楼市上的疯狂度无法计算》称:“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房价实际上都已经步入泡沫区域了。当前楼市其实是结构性牛市,即一二线城市房价上涨,三四线基本不动,但去年是一线城市房价上涨凶猛,今年则传导至二线城市。”


兴业证券是典型坚定看好房地产后市的券商。该券商表示,房地产的本质是货币现象,银行在利率市场化、金融自由化之后,一定会持续大幅度增加对于按揭的配置,大幅度提升对于按揭的偏好。这一部分按揭的超发,对于房地产的复苏,最核心的因素还是在资金供给端。因此银行持续增加按揭配置必然带来房地产持续繁荣。


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表示,目前房地产市场大幅透支了未来需求,出现调整是个大概率事件。尽管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持续火爆,但房地产投资在过去几个月已呈下降趋势。


李迅雷表示:“不管怎样,楼市终将会迎来繁华落尽的那一天,只是早晚而已,因为中国早就成为自有住房拥有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当投机的力量耗尽,人们会幡然醒悟,原来购房刚需会随着房价的下跌而突然消失,土地稀缺的故事是那么不靠谱;若干年后,当独生子女们把四位老人送进了养老院,会面对那几套空置房产发愁,房地产也会成为钢铁、水泥、煤炭等过剩产业之后的又一大过剩行业。”


今年是房市大顶?海通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宏观及债券分析师姜超在研报中表示:“我国的地产过热已难以持续了,今年大概率是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大顶部,未来面临极大的下行风险。”


姜超认为,中国青年人口拐点已现。25—44岁是消费住房、汽车、家具等耐用品及烟酒饮料、服装和娱乐等快消品的主力人群,我国该年龄段人口在2015年已达到峰值的4.49亿人,之后将长期下行。


姜超分析,2013年是中国住宅新开工的顶部,从人口角度看,2016年住宅销售将超过1400万套,中国住宅新开工于2013年见顶,销量或于2016年见顶。今年上半年,我国新增房贷和公积金贷款占GDP比重已达8.6%,不仅较去年暴涨,而且均接近或超过美国2007年的历史峰值,表明中国居民购房或已将杠杆用到极限,今年或是中国地产市场的历史大顶。


在姜超看来,今年地产销量激增与人口角度的需求无关,而是金融加杠杆下的投机现象。本轮房价上涨始于2015年,以北上深一线及周边城市领涨,是彻头彻尾的金融现象,房价涨幅与GDP增速无关,与存款增速高度相关。目前,一线城市房价涨幅远超GDP增速,但目前北上深的存款增速已基本归零,意味着流动性拐点或已出现。(来源:证券时报)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