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家长比孩子成绩吗?

2015年09月19日 伦敦日记



有一个朋友问我,西方的家长更看重孩子的什么?国内一开口就是成绩好不好,那么在西方他们会互相比吗?


我在写了两天后,觉得应该求助理论知识,为什么人会有攀比心,因为写了重写,又写又重写,让我觉得不知道自己的想法到底说中要害没有。


在英语里,攀比被称作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是个心理学术语。所以,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攀比是一种心理行为,而不能控制地样样都要攀比那就是一个心理疾病了。


我有一位朋友,我这么写或许会得罪她,但是希望她不要往心里去,我就是就事论事。我的这位朋友是个非常热心的人,有一份崇高又体面的工作,丈夫颇有社会地位的人,女儿也非常聪明乖巧,在沪上一所大家都想去却很难考上的学校。可是,当我第一次发现她早就是主任医生的时候,我却是吃了一惊,因为从我认识她开始,她一直让我觉得她的工作很不如意,而且机会似乎都被别人抢走了。她描述下的生活听上去其实都挺好的,可是她势必要找一个人出来比一下,于是又变得似乎是不好的了。


在心理学上是这么解释“社会比较理论”的:人们通过和其他人的社会和个人价值相比较来确定我们自己的。这样一来,我们在各个领域不断地和其他人做着比较(比如,吸引力,财富,智慧和成功)。我们大多数人具有对社交和冲动的控制力,以保证我们能在心里暗暗地妒忌和做着比较不被人发现,但事实上,我们真实的情绪却会在很细微的地方显现出来。


但没有自制力的人何其多呢。所以,攀比才会让人心烦呢。尤其是针对孩子的,对家长来说,如果刚好处在一个有那么几个爱攀比的家长带头的群,或许更多有种走不了却不得不在里面的被强迫又无奈的感觉,好像替父还债的童养媳。


而实际上,攀比性话题在很多人中间是很流行的。有的在言语中得到胜利的喜悦,有的在物质和行为的展现中摘取凯旋的奖杯。我听说,这种攀比在有同样背景的人群集中的地方就分外活跃,比如学校,比如机关,比如医院。 现在,还有一个地方叫做微信圈。


其实,我也差一点进入一个攀比的环境。朋友好心,看到我写了不少孩子留学后的感慨后,把我拉进了一个大群,里面的妈妈都是孩子准备出去读书的妈妈,大家交流很充分,但是就大概1、2天,在我看出这些妈妈们的期望和我的想法不能交集后就退出了。其实最关键的是,他们的孩子都好用功啊,妈妈都好有毅力。就那么1、2天,让我看到了一个我以前不知道的世界-- 在国内有多多少少这样的家长,从幼儿园开始搬家买房开后门就为了一个好的学区的学校。放了学之后,志同道合的妈妈们就不仅互相接其他人的孩子,还组织一定的人数请可以请到的最好的老师补课。我曾经问过为什么要三四个孩子一起上课。人家长是非常有智慧的,说不仅可以分摊老师昂贵的课时费,还可以让孩子之间有个竞争,不然他怎么知道自己学得好不好呢? 这样的补课从只有语文数学,到了几乎所有的重点课程;从本年级的补到了高出年级水平至少一年的。看到我下巴掉下来的吃惊样子,朋友告诉我,这是沪上的流行做法,理科补课高出一个年级水平算差的了,最好能高出2~3个年级,那么到了国外不仅可以拿奖学金,学习也会非常轻松,将来的一切就会相对顺利。除了补课程课,沪上妈妈还流行补时髦的课外活动,从乐器到绘画,从国际象棋到围棋,从高尔夫到骑马,从中国古诗词到西方的文艺复兴,几乎一样也不会拉下,还样样都拿得出手。反正,孩子的确也出落得很体面,在学校也很活跃,在读书这件事情上,就是非常有自信。但缺了什么吗?还是什么不对吗?或许都对,就是我这种自己没有毅力和决心的妈妈觉得做不到吧。


开口闭口比成绩的确是件很令人心烦的事情,尤其是孩子不那么聪明或者不那么用功的话,当成绩成了父母被比下去的原因时,家长的联想力是多么的丰富,就觉得将来孩子的各方面都没有那个现在成绩高高在上的孩子好。想着想着,似乎看到了自己的老年生活是多么的凄惨,不仅不能享儿孙的福还要继续为他们做牛做马。当然,这样的怨气要么就是化作一股劲,回去给孩子报一万个补习班,不逼死孩子誓不罢休,要不就是一顿骂。


外国的家长不比成绩吗?我觉得至少在英国,孩子光成绩好是没有用的,孩子将来有没有出息,还要靠家长的能力。所以,如果有什么好比的,就是比家长实力。因为,只要孩子不是太笨,成绩都是可以靠补课补出来的。而一般为了准备入学考请的家教至少100英镑一小时。一般平时的补课,都是30镑一小时起。最近发表的几个长期跟踪的统计调查都显示了在英国,在比较富裕的家庭的孩子或者在私立学校的孩子,他们未来在大学毕业的时候取得较好成绩的可能性,还有获得薪水比较高的工作机会都比其他孩子。尤其是医学院的学生,似乎都来自中产阶级以上家庭。因为家长没有一定的能力,都没有办法帮助孩子联系实习的医院,而没有这个实习医学院就不收。从这点看,至少表面上,中国的孩子通过读书获得改变家庭赋予的社会地位的可能性要比英国孩子多。难怪在中国,无论什么样的家庭背景,家长在比较孩子的时候,都是谁的成绩更好些,谁更爱学习。


可是攀比有个头吗?如果一旦沾上了攀比的心,一辈子都会觉得不幸福,因为永远都有人比你好。所以最近又提出个理论,鼓励大家向下比,说,向下比幸福感更高。


可是我觉得,无论是向上比还是向下比,都不能把这种比较当作生活的风向标,更加不能把别人的生活当作自己生活的目标。“向某某某学习,做个象某某某一样的人。”这个是我们小时候的口号,现在说给孩子听,他们一定觉得非常可笑,他们也从某种意义上比我们活得更加自在。可是现在的孩子就没有想活得和某某某一样的口号吗?有些地方他们已经完全超越,为了追求一样而忍受刀刃之苦,也不管自己的底子,只为了和自己的偶像长得一样。可怜的是,偶像也不是真的长得那样,也是刀划出来针缝出来的。如果没有攀比的风气,这个国家的电视机怎么一打开就像是机器人在演戏呢,每个人都长得几乎一样的呢,还都很难看。


可是外国孩子就不干这些事情吗?我的感觉,外国孩子还是有攀比的,只是比较种类繁多,没有那么千篇一律。或许是他们的电视节目种类比较多,所以,可以让孩子找到的让他们可以自己感觉:哦,那就是我想要做的事情,或者,那就是我想要过的人生。因为实在是太细分,所以,就没有办法找到普遍的攀比内容。这大概是在中国比较容易做生意的原因吧,中国人不知道为什么从众心理特别重,非常容易形成风潮。什么消息,有的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也会被传来传去当个新鲜事情。还是那句话,电视剧太low,大家实在无所适从。


那英国孩子到底会不会比读书成绩呢?在英国,好像没发现过会因为这个孩子书读得特别好而被大家崇拜的。你可以是因为知识非常丰富被崇拜,却绝对不会因为成绩特别好而被崇拜,因为没人知道你到底考试考了几分。当然,在英国到了高年级是会分级的,但这个是根据每门功课分的。大家上的课并不一样,和你早上一起点名的人和实际和你一起上课的人也不一样,所以,最后,你的学科的综合表现到底是怎么样的,就是不会有任何人会知道,除了那个写你的总体评语的老师。


那么,家长间会问成绩互相比较吗?好像没听说过,这个会被看作很私人的事情,如果互相打听的话,也是非常不礼貌的。再说了,班级的存在只是为了早上点名和参加学校集体活动的时候的一个组织,所以同班同学朝夕相处这件事情也是不存在的,家长那是要向谁打听,如何比较呢?如果是不同的学校就更没什么好比了,每个学校教的课程都是学校自己选的,教材也是学校自己定的,除了高中会考和高考,考卷也没有什么一样的地方。似乎这样杜绝了很多无聊的比较。


还是有人不死心,那么,不是还是有统考吗?不是也可以比一下吗?如果是在普通的公立学校读书,学生都是为了义务教育去上学的 (好点的孩子都会慢慢进入好的重点高中)。而进入好的私立学校,入学要求是高中会考成绩都是A或A*,那个基本上就是大家都好,也没什么好比的了。然后,学校会比较学生自己的能力,选出学生最喜欢和最擅长的功课,那样孩子就能以他自己最好的情况发挥和表现出来。


我眼中的英国人都比较务实,不会因为要和人比而特地开特别贵的车。在郊区近千万镑的房子里也未必都停着豪车(当然日本车好像的确也没人开,不好意思),大家还是根据自己的喜好置业和生活。


这是个势利的社会,经济越发达,越势利。如果你有和人比较的心,也在乎其他人的想法,那就完了,你将永无安宁之日。 但如果能够定下心来,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鼓励和支持孩子做他自己喜欢的事情,那么关注点不一样的时候,即便出现有人和你比,或你周围的人在那里比,你也不会太在意的。千万不能为了家长的利益或为孩子将来假设的利益而把孩子和自己放在一个差别非常大的环境中,那么一旦发生比较,就会因为显著的差异而让孩子和自己难堪。


如果真的要把自己的价值建立在和其他人的比较才找得到北,那也一定要找个合理的参照物,比较健康地进行比较,但是最好,比较不要是为了找寻自己的价值,而只是比一比,更好地是,要比也是和自己比,最最好的是,和自己都不要比,舒服地做每一分钟该做的就好了。舒服就是,这一分钟努力是舒服的就努力,偷懒是舒服的就偷懒,不过分强迫自己做什么。


攀比,尤其是明显地攀比或炫耀,那是暴发户干的事情,因为以前缺乏优越感才需要现在加倍地和人积极比赛。我的因为周围那些攀比的人而烦恼的朋友,你给我的命题作文我并没有按照预期给出答案,可是,我想对你说,再有人攀比,不要心烦,鄙视他们。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