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妈坏妈妈

2015年03月21日 伦敦日记



曾经有不少朋友问我,为什么要牺牲那么大自己带孩子出去上学。包括在英国也会被当地的人问,为什么让孩子来伦敦读书。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被问的次数的增加,我的答案也越来越接近我内心的想法。翻出去年刚开学时写的一篇感叹怎样才是好妈妈的文章,又添加了我们从孩子幼儿园到现在的择校道路,和天底下为孩子操心的妈妈共勉。


我自问不是一个很有耐心,并能每天奉上亲手烘培的饼干笑脸迎接孩子回家的妈妈;我也不是个自我约束力很强的妈妈,常常给自己各种理由把种种事情留到不得不做那一刻;不仅不能时刻表现淡定,有时候还要倒过来让孩子安慰我。

但我知道孩子的能力和潜力,也知道他需要什么样的学校教育和什么样的老师。这种知道不是仅仅“我觉得”,而是在他出生后,就细心地留意他的点点滴滴。在婴儿阶段的吃喝拉撒睡纪录表是定时去见儿保医生时准确地给出各种数据的依据,也是调整他的作息时间和饮食内容的保证。要知道这是个从小不吃任何荤菜,也几乎不吃蔬菜和水果的孩子,确切的描述是他对食物没有太大的兴趣和需求,从某个角度看他似乎是喝白水长大的,所以,要让他健康成长其实并不那么容易。

到了他上幼儿园的时候,所幸他遇到了非常爱他的老师。因为自己和他的老师也比较合拍,所以就聊得比较多,于是,一些不是告状内容的事情也会出现在和老师交流里。老师告诉我:他从不睡午觉、也常常不坐在椅子上。当大家认真听老师上课的时候,他在教室里晃来晃去,望着窗外自由飞翔的小鸟,做着他的白日梦。好在每次老师提问题,他还能突然从窗口回过头来,给出答案。这样的状况一直到小学一年级还在发生,当然不会在教室里走动,但“低着头自顾自看书”是当时1年级语文老师的担心,“可是,接龙朗读他又能迅速又正确地跟上去”,老师也觉得很疑惑。其实,在幼儿园老师提出“他会不会有多动症”的担心后,当时就找了儿童心理专家,专家根本不把这当回事(现在想想医生也是担心她说重了家长会有压力然后又传递到孩子身上),但是她说,一定要给孩子找一所环境宽松的学校,如果老师或学校管得太严,这个孩子会比较不容易接受。都说中福会系统下各幼儿园的小朋友去上小学会非常不适应,因为幼儿园管得太松了,而这位小朋友又是这个幼儿园里几乎最散漫的孩子,那可怎么办?(关键是作为家长,我压根儿也没有想过让他要“端正态度,认真坐好,乖乖午睡”)。这个时候中福会决定办小学了(救星)。

当离开中福会幼儿园选择宋庆龄学校时,那还是一所只有两年历史,三个年级的学校,老师不停地换,成绩也不是最好的,课外活动很多但得奖也不显著,可直到今天,我还是觉得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因为这是一所符合孩子需求的学校,学校要求的是考虑了孩子需求的要求,我深深感激。虽然学校的应试成绩不是上海名列前茅的学校,但看到孩子无论在世界任何国家的学校都能马上适应并很容易就赶上进程且自然表现出自己的能力,应该说宋庆龄的教育是成功的。当然经过了7年之后,现在的宋庆龄已经是一所具备高中资格的国际学校了。

那么,在宋庆龄学校的那几年,老师和家长是怎么对待这位“散漫”却有着自己无穷想法的孩子的呢?为什么我会那么感激这所学校?

刚才说的当时1年级语文老师对我说的那份担心,我后来找了个时间去学校,和老师花了不少时间把现象和原因以及他过往幼儿园的表现、医生的建议说了一下,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他因为认识在教的所有的字,所以对上课的内容没有任何兴趣。为了不打击他的学习兴趣,当时的语文老师和他约定了一个课堂阅读的条件,在课堂上他可以阅读老师指定的课文,在下课的时候回答老师的简单提问,但作业要和小朋友做一样的。这样的约定其实是有损失的,损失的是小朋友对中文书写笔划的了解,所以后来他的语文成绩的扣分都在基础部分,他的中文字都是按照图形记忆的,所以少一点或多一点就常常发生。但是,和学习的动能相比,显然不那么会写字似乎对整体的影响小一点。(当然,这个是自由散漫妈妈才会做的决定,因为书写不好其实后来也慢慢显示出危害来,比如作文成绩比较差,因为字写得不对或者不会写。在后来的国外学习中,平时作业都好好的,因为作业都是电脑上完成的,而考试的时候就比较吃亏,因为都是手写的。)

转眼到了2年级,孩子的交友问题越来越严重了。虽说来自一个幼儿园系统,但宋庆龄幼儿园在浦西,中福会幼儿园在浦东,所以,除了我们这种为了孩子上学搬家的,小朋友的绝大部分幼儿园同学留在浦东的各所学校。当时的宋庆龄学校并没有像现在这样比较完善,所以在读的学生还是宋庆龄幼儿园的孩子居多,尤其是来自和小学在一个校园的宋庆龄幼儿园的寄宿部的小朋友。从三岁开始就朝夕相处的孩子们的那种融洽,在一个心灵比较敏感的孩子看来就是一种排外。于是种种不愉快的事情就发生了,然后我就被老师叫去谈话了。这里要感谢一下当时小朋友的班主任,一位美国小伙子。在老师看来,他希望我们为小朋友找一所他能够找到有共同语言小朋友的学校,理由是小朋友的兴趣爱好和大部分孩子不一样,在一所最高就是小学四年级,全校学生人数加起来还没其它学校一个年级多的学校,很难找到一个听得懂他在说什么的孩子。他说的情况我们在幼儿园老师那里就听到过,当时中班的他拉着小朋友非要让他们听他说各种星系,哪里会有人理他。到了小学他更上升到和小朋友说相对论(其实他也是乱说,但在看了好几本相对论的书,以及把初中生的百科全书看完好几遍后,他的乱说变得非常内容丰富),可以想象没有人要听他的论坛,确切地说没有一个小朋友能够知道他到底在说什么。于是我们开始考虑上哪里去找一所老师口中的学校,在反复考虑之后发现只有把他送出国才有可能找到合适的学校。

这个找学校花了近两年,其中包括了安排搬家到纽约的时间。在找到合适的学校之前,我们对孩子的交友和人生态度作了积极的干预,安排了一个非常好的儿童心理医生给他做心理辅导,一些父母没法教给他的如何考虑人和事的方法。这个时候他人生的第一个要好到不行的朋友出现了,那个阳光的小男孩温和豁达的性格让儿子看到了友谊的魅力。数学老师也同意了我的建议:与其每天做不完作业,不如把他的作业减量,基础部分减到最少,留出时间和心情把挑战部分做完。在人际关系大大好转,作业也不再是纠结的时候小朋友觉得他的三年级非常美好,他的考试成绩也开始变得有突出表现了,妈妈第一次感受到孩子的心情对学习的影响有多大。

在儿子四年级的时候,我们搬到了纽约长岛,在暑期学校过渡了一个半月后,小朋友基本上就适应了语言环境,但在阅读能力上他大大落后四年级水平,因为学校对阅读有一个系统要求,覆盖各种内容,也有一套测试阅读成绩的标准流程,对一个只看科技类书的孩子,让他记住看过的小说里哪天下雨了实在不是件容易习惯的事情。老师作为老师都有他们的一套,在第一个学期结束的时候,小朋友的英语阅读能力从小学1年级水平提高到了四年级基础水平,然后,当我们因为在他5年级又回到上海的时候,他当时的英语考试成绩已经排在了全纽约州同年级测试成绩的前5%以上了。在美国的一年我们看到了西方教育中对孩子的尊重,所有的老师都那么可亲,都是蹲下来和你的孩子在同一个视平线上说话(孩子和小狗的心理是差不多的,狗为什么和孩子比较友好是因为他们的眼睛交流在同一平面上。这是我的理解哦。)。

为什么我们又要搬去伦敦呢?在英语教学的国家里,给与教育最宽松环境的是英国,而英国最好的学校80%在伦敦。我们的小朋友偏科非常严重,在他擅长的科目上,如果没有一个成熟又灵活的分级教育去符合他的求知欲,那么他的多出来的脑力马上就会被各种游戏或其它无聊甚至有害的事情占据。如果说家长和孩子之间有一个斗智斗勇的博弈过程,那么在孩子做出什么不可收拾的事情之前为他找到一个比较好的替代品就是家长的分数。所以说,我们是在为了培养一个天才在努力吗?每个家长都可以抱着这个希望,但几乎每个孩子都是有他自身特点和优于他人的地方。我想我们更是在找一条形成他人生的道路,在他形成气质的时候,在他建立他这一生兴趣的时候,在他可能走弯路的时候,家长冲到前面完成危险因素测试,然后把一条相对安全的道路指引给这个非常敏感又散漫的孩子。对一个非常叛逆的孩子,强硬地要求他做什么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会适得其反,对这样的孩子的引导很难用语言,只能用一个大的比较难改变的环境。

在花了好几个月时间看英国妈妈论坛上对各所目标学校的评论后,唯有对目前就读学校的评论非常一致,没听到任何孩子抱怨过这个学校的任何一点,并且听到的评论都是"很开心"。这和我们择校的原则比较一致:一所愉快的好学校。当学校选择了,并也顺利考上后,学校陆续就各种事项和家长的联系内容和方式,以及对各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目的的阐述,更加增添了我的信心,我们选对了。学校有足够的资源让孩子学习,有足够好的老师愿意和家长和孩子沟通因材施教,有足够健全的系统保证养成孩子对时间的管理和对自己思想的梳理--我或许没有亲手烘培的饼干,甚至忘记给他带足点心,但我能保证他的学习是愉快的、满足的、充满向往的。

离开写这篇文章的感叹部分差不多有两个学期了,在经过了学校的各种之后,再回来看到底这是不是所好学校,当然是;那是不是足够好了呢?在小朋友的某些学科能力远远超出其他同学的时候,我会后悔为什么把报读就在家门口的全英国最好的学校的机会浪费了,尤其是当小朋友早上起不来的时候。可是当小朋友喜滋滋地回来和我说他和好朋友们的各种趣事时,尤其是有一天他和我说,“妈妈,下周三是我好朋友生日,和我考级是同一天啊。我的好朋友说他要把他的生日许愿送给我,他要许愿我考过。”我被孩子们之间纯洁的友谊重重地击倒了。我要帮我的孩子守护他来之不易的友谊。

或许有不少象我一样的妈妈,不能事事都能干,这样的妈妈需要做到的就是敞开心多听取专家的意见,让教育者做教育的事,妈妈只管爱孩子和看到孩子的心,为孩子的心找个舒服的地方。

孩子有孩子来这个世界的目的,我们只是个引导者,当我们愿意当个旁观者时,我们能够更清楚地看到他们人生目的的方向,我们要做的就是为他的方向扫清障碍。随时随地待命满足他们的所求,无条件地爱他们的时候,其实选择就会变得清晰而容易。

值得吗?那么想一想为什么生下他?或者想象在人生终点当我们回顾整个人生时,什么样的错误可能会让我们遗憾。

妈妈就是妈妈,无论是否烘培了饼干,是否温柔可亲,只要有一颗深爱孩子的心,就是好妈妈。


收藏 已赞